回锅肉的前身——油爆猪?

情庆新花 2024-04-08 10:38:57

回锅肉的起源大有可能在明朝,明朝中叶,一位有钱的吃货大爷宋诩和他儿子一起写了本很有名的《竹屿山房杂部》。书中记录了宋府的各种美食做法,其中一款“油爆猪”,据说就是回锅肉的前身。

录“油爆猪”全文如下:

油爆猪:取熟肉细切脍,投熟油中爆香。以少酱油、酒浇,加花椒、葱,宜和生竹笋丝、茭白丝同爆之。

看上去是有点像回锅肉——肉先煮熟,再在油中爆香,再加调料、俏头爆炒。

但是,有人说,这不是回锅肉,因为回锅肉必须有豆瓣。

但是,也有不用豆瓣酱的回锅肉呀,比如说泡椒回锅肉,也是泡椒。

那是不是有“回锅”就叫“回锅肉”?

我的观点,回锅肉,是在“回锅”这道工序基础上,结合川味调料,都是的。

凡是三十年以前的川菜菜谱,关于回锅肉的描述,都高度统一:肉用二刀腿子,煮后切片,肉片一般长约5-7厘米,宽约3-5厘米,厚约0.2、0.3毫米。

佐料也高度统一,豆瓣基本都用郫县豆瓣——我只看到一例用元红豆瓣,即1974年出版的《重庆菜谱》。

除了豆瓣,必不可少的就是甜面酱和酱油。

最后,炒回锅肉的俏头,必须是蒜苗、蒜苗、还是蒜苗。

酱香饱满,回甜清晰,微辣利口,加上刚刚断生的青蒜苗,配上脆爽的肉质——这才是最正宗的古典回锅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