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到紧急情况,反抗还是逃跑?这曾是恐惧所具备的应激能力,能让人立即行动,而不至于动用耗时耗力的额外步骤:思维头脑。
但到了今天,思维头脑牢牢占据着首席运营官的位置,它管理一切,处处插手,提出自己的意见,因而恐惧的智慧无法立刻实施,而且还受到了曲解。
所以恐惧被扭曲成了这副样子:它变成了另一个你需要决定去反抗还是弃之而逃的事物。问题不仅是突然冒出的蛇(现状),现在恐惧本身也成了一个问题。你的感受成了问题所在,而这种情感上的不适变得比情况本身更加严重。
你不再是反抗或者逃离现状,你需要的是反抗或是逃离恐惧。
那么对人类而言,就需要在当前语境下重新定义"反抗还是逃跑"了。过去应对突发状况的方法,现在也要用来应对恐惧了。新方法并不只局限于两种,它包括以下的多种方式。

逃避:你或许会逃避任何有可能造成恐惧的事物,以此来躲开恐惧。比如说,你不会再和剽窃了你的创意的同事说话,或是你不会再称体重。但如果好好研究之前那张"如何判断你是否在抑制情感"的清单,你会发现逃避可能体现在更细微的地方:如果家庭生活反常可怕,你也许会每天上16个小时的班来逃避回家;或者你可能会每天跑步10英里,这样就没有额外力气去感受恐惧;你保持单身,以此逃避受到伤害;你力图掌控周围所有人,因为你不想丧失对恐惧的控制力;你过度分析所做的每件事,确保生意规模不会太大,这样就不用担心成功带来的种种麻烦;为了逃避孤单,你不断出门旅行;为了逃避改变,你守住一段糟糕透顶的感情或是工作不放;害怕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聪明,你放弃了发挥才能的机会,以此逃避残酷的现实。类似的例子哪怕写上一百页都写不完,而这种种举动,都不过是为了逃避恐惧。

停滞:我在滑雪生涯中见过不少这样的场景。如果斜坡太陡,滑雪选手会突然静止不动,解释说是恐惧造成了这样的反应。身体僵硬是面对威胁的一种高度低效且无意识的反应,造成这种反应的原因并不是陡坡,而是恐惧。停止呼吸,保持不动,也许这样恐惧(恐惧比斜坡更糟糕)就不会注意到我,就会自行消退了。但恐惧却对此嗤之以鼻:"我知道你在那里,我就待在你身边。"

昏厥:喜欢夺人眼球的人经常会用这一招。突如其来的恐惧让人心神不宁,只要它一声令下,"啪"的一声,一部大戏就该上演了。

烦躁:这是我最喜欢的方法之一。关在马厩里逃不出去的马匹会以此来表达情绪。但对受到礼教束缚的人类而言,可能会转而以紧张的笑声、过度健谈、接二连三地打哈欠、摆弄头发或是像踩老式缝纫机一样不停抖腿等形式来展现。
终于到了最后一种……

抗争:这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或许也是几乎所有恐惧导师提倡的方法,因为这是对付恐惧最"强大"的武器。所有激励成功的警句都包含类似"抗争"的字眼:"成为勇士,击败这头野兽!不要让它战胜你!面对它,征服它,打败它!举起那巨大的利剑,赢下这场战争!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摆脱恐惧这条毒蛇!"

当然,所有这些其实都不会发生。你难以想象小鹿斑比会满心忧虑地说:"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或者犹豫不决地说:"哎呀,不过就是灌木丛发出的沙沙声嘛,有什么好怕的!"它绝不会这么做,但是我们会。最重要的是,我们正是因为害怕而感到害怕,这正是恐惧的职责。恐惧现在困惑不已,它害怕起了它自己。进而彻头彻尾地陷入疯狂。
这不过只是身体公司里万分之一的员工,却已经引发了如此多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