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改变自己
人类是世上唯一拒绝接受命运的物种——阿尔贝·加缪( Albert Camus )
一位男士坐在公园长椅上,一只鸟跳到了他身上。他低头看了一眼说:"哦不,你本不该是这副样子。"

他抓起这只鸟,拿出一把剪刀,修剪了鸟的尾巴和翅膀,又把鸟嘴剪掉一截。他把鸟放回地上,宣布说:"看!这才是你应有的样子。"
这故事听起来很荒唐,对吧?可这就是人类喜欢做的事情。树叶也许落在了正该落下的地方,我们却想着:"要把它扫开了。"

如果人类变成了老虎,恐怕整个一生都会想着要怎么把那该死的斑纹从身上弄掉。
渴望变得不同
一次,在向1200位青少年做演讲的时候,我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有多少人觉得世界和自己所想的一样?"
没有人举手。
接着我问:"有多少人觉得自己成了理想中的样子?"
这次有人笑了。但还是没有人举手。
这些问题的答案反映出我们对所有事情都不满意的本能。这种感觉来源于思维头脑,它总是渴望一切都变得不同。哪怕有一天真的过上了想要的生活,思维头脑也会让你觉得要是能有些不一样才会更好。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想要变得更好、变得与众不同,这能够给你带来极大的动力。不过这种动力是存在黑暗面的。如果我们希望恐惧能变得不同,这表明恐惧是一种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因为恐惧是你与生俱来的一部分,这也就是说,你也变成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关注点变成了你自己到底有多衰弱,你到底出了什么毛病,于是你会觉得疲惫不堪,内心挣扎,自尊心一落千丈。所有痛苦的核心便在于此。如果你无法面对当前人生﹣也包括恐惧﹣﹣那么你就无法面对自己。或者说白了,如果不能接受恐惧,你就不能接受自己。

别担心,无数书籍和研讨会能够保证说:"你虽然颓丧,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向人们不断讲述恐惧是一件坏事,无疑是个生财之道。恐惧是邪恶的,如果出现恐惧(一定会出现的),说明你变得衰弱,你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但是你吃再多的药、喝再多的酒、参加再多的研讨会,都不如你试着静心阅读我的文章,在阅读中用心感受,找到文章中能够与你的内心共情的文字和信息,这样你就会感觉好起来。
嘿嘿,我相信你也是因为这种理念开始阅读我的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