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压抑的恐惧和焦虑,终将演化为"负面"情绪,这就是心理阴影

朗朗部学钢琴 2025-03-29 13:12:47

如同三原色构成了所有色彩一样,人类是由原始情感构成的:愤怒、悲伤、喜悦、情欲,当然,还有恐惧。它们一起造就了人生中的各种经历。

恐惧是制作"内疚"这个蛋糕必不可少的面粉,是烘烤"卑微"这块饼干所需要加的糖霜。或者如果你喜欢冰棍的话,恐惧和嫉妒就如同做冰棍用的冰和香精。

其实我的意思是,"恐惧"就是那五千个"坏"员工(坏情绪)的幕后元凶。"嫉妒"总是因恐惧而生,而"恐惧"永远是罪魁祸首。

这倒也说得通,如果不想感受或承认自己受到恐惧侵扰,那么你或许会像对待恐惧一样对待诋毁、内疚、羞愧或是能力欠缺等"坏"员工。你把它们全都扔进了地下室(身体),表面上装作对它们毫不在意:"我才不是这样的人,我的内心充满爱和阳光。"

在一万名员工之中,只要有一个员工被困在地下室(身体),它就会把你的生活搅得天翻地覆,那么想象一下,要是有五千个这样的员工被困在地下室(身体)呢?嫉妒、内疚、羞愧、妄想、软弱无力、卑微低贱、能力欠缺、诋毁、消极否定,和其他数千名同事一起关在里面。你也许会想:它们和恐惧有什么关系?接下来会怎样?

问得好。准备好听答案了吗?

首先,它们全都挤在一起。因为空间只有这么大,一旦超出了耐受限度,它们就会立刻爆发。

这些情感也会相互合作,采取能够实现共同利益的战略措施。虽然遭到你的忽视,但它们彼此扶持,它们会利用团结起来的强大力量去实现目标,此时,它们的目标就是冲出地下室(身体),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尽到应有的职责。

作为领军人物,"恐惧"将此视为一个绝佳机会。它和"嫉妒"结盟,劫持"思维",扭曲"观念",然后与"嫉妒"携手冲出地下室(身体)。无论是肤浅、贪食还是闲言碎语,恐惧可以和任何一个受到同样压抑的员工(情绪)合作。结果呢?也许你再也感受不到恐惧,但你会开始对一切都产生嫉妒,经常说三道四,变得肤浅无知,或是暴饮暴食。这些依然是恐惧在以一种隐蔽方式发挥作用,而这也是身陷囹圄的它唯一可用的方式。

随着时间流逝,这种方式会逐渐演变成恐惧所依赖的唯一途径,并潜移默化地成为一种习惯。通过反复使用,"恐惧"和其他所有地下室(身体)里的员工都能有机会各司其职。被压抑的时间越久——也许从童年时代就开始了——就让它们越团结,越聪明,也越隐蔽。

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可能会聪明到将你置于一个随意发泄情感的理想境界之中:也许你只和背着你偷情的男人约会,这样嫉妒就能评头论足;也许你上班将要迟到,那么一旦遇到挡路的人,愤怒即可爆发;也许你四处寻找证据,证明自己饱受伤害,毫无价值;也许你也会给"自以为是"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让所有那些困在地下室(身体)里的员工得以释放自我。

这就是压抑种种负面情绪的后果。抑制情感会产生无比重要的影响,因为任何你不愿关注的"坏"员工都会逐渐演化成心理阴影,而这片阴影会永远伴随你左右,侵扰你的人生。虽然你自己无法意识到,但你身边的其他所有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如果你不愿承认自己有时会行事鲁莽,如果你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时常感到恐惧,却又总是极力抗拒着这些"负面"情绪,那么这其实都是它们在表达自我,而这种表达将通过以下三种阴暗方式体现出来。

1.你感受到了这种情感,它正在毫无理智地侵扰人生。如果抑制嫉妒(我不想有这种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会越来越没有理由地嫉妒他人。如果压抑自认为是负面情感的情欲,反而会造成更加变态的行为,比如沉迷色情电影、时常受到反常的事物吸引或是形成恋物癖。这便是为什么有些神父会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跌落神坛的原因。如果你想要摆脱卑微低贱之感,反而有可能会感觉自己在逐渐变得更加卑微。夜以继日,这些感受会一直延续下去。

2.你会感到某种情感貌似消失不见了﹣﹣你完全感觉不到它﹣﹣但它会改头换面,以出乎意料的面貌再度现身。其中的一种面貌是,无论你抑制了哪种情感,那么对这种情感的厌恶也会随之转嫁到他人身上。如果你抑制软弱,那么你也会讨厌流露出软弱之情的人;如果你摒弃批判,你就会对喜欢评头论足的人非常苛刻;你也许会憎恨那些总是在憎恨别人的人,不断炫耀自己有多么不喜欢炫耀,甚至会粗鲁地说:"我一点都不粗鲁,你才是!"其实你已经完全被所压抑的情感包围,但你却对此一无所知,否定事实,一心沉浸在妄想之中。

3.另一种面貌则是拼尽全力补偿这种情感,这甚至能彻底扭转一个人的个性。比如你想要摒弃嫉妒﹣-"我一点也不嫉妒别人"-﹣那么它就会转化为指责或是急躁地对待他人;你想要摒弃卑微低贱,所以你就会极力地提出需求,并以此维护自身权利;你想要摒弃软弱无力,于是你就变得争强好胜,狂妄自大。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你想要摒弃讽刺挖苦,所以就过于和善地对待他人,但随后,你发现和善的本质也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挖苦而已。

所以,虽然你觉得自己控制住了"坏"员工(坏情绪),但事实上,却是它们在你毫无意识的情况下控制了你。无意中,你成了它们手中的提线木偶,无论你想对它们做什么,最后都会反作用到你自己身上。

压抑情感的另一个副作用是你无法体会真正的情感,不明白自己到底是谁。你会去过度关注自己不想感受到什么,不想成为怎样的人,你思考的不是"我觉得害怕"或是"我觉得卑微",而是"我不想觉得害怕","我不想觉得卑微"。不知不觉之中,你的人生就被各种"我不想"所占据。

所以,每当有人由于某种原因陷入困境时,我首先都会让他们思考自己不想感受到什么,而不是正在感受到什么。这对于任何情况都适用。如果人生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唯一要思考的就是:你不愿回想的心理阴影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你不愿承认的潜在恐惧是什么?仔细思考这些,所有问题最终都会迎刃而解。

恐惧"伴侣理论"

恐惧还有另一种阴暗的表现形式:虽然你自己体会不到恐惧,但可能无形之中你会让伴侣或者家人感到极度恐惧。

这是因为摒弃恐惧如同在房间里随手丢脏衣服一样,最后,你的脏衣服总会有人捡起来,总会有人来替你收拾这个烂摊子。

满不在乎的丈夫和过度焦虑的妻子是这条理论的一个经典例子。丈夫越是不在乎,妻子就越是焦虑。如果丈夫不愿意面对,妻子只好把两个人的恐惧都扛在自己肩上。不管怎样,家里总得有个人负责处理生活中的这些麻烦事,对吧?

循环往复

一位凶残好斗的日本武士要求拜见一位禅宗大师。大师允许了。武士一来到大师面前便吼叫说:"告诉我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

大师上下打量武士,淡定答复道:"绝不。你粗鲁无礼,倔强无知。还请立刻离开吧。"

武士一脸惊讶。他举刀相向,正要砍下大师的头颅,这时大师说:"这,就是地狱。"

武士停住了。他收刀入鞘,跌坐在地上,流下了悔悟的泪水。他俯身亲吻大师的脚,口中连连道谢。大师轻声说:"这,就是天堂。"

无论何时,一旦你想要挥刀斩断"坏"员工(坏情绪),你便会堕入地狱。

在禅宗文化中,日语的"地狱"可翻译为"狭隘","天堂"可翻译为"宽广"。换句话说,假如向恐惧或是其他身陷囹圄的员工(情绪)敞开心扉,让它们各司其职,你就可以升入天堂。

如果受到了妥善对待,这些员工(情绪)本不该变成问题,因为它们都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生命没有了它们便是不完整的。假如予以善待,它们会诚恳地建言献策,让人领悟到真正的自我。

假如能坦诚地对自己说:"我觉得害怕。我觉得能力有限。我滥用权力。有时候,我也非常无礼。"这样的话,日子该会变得多么简单啊!现在你能够体会抗拒内心的"阴暗面"要耗费多大的精力了吗?

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对吧?由于经年累月的囚禁,恐惧和其他坏员工的智慧和能力早已遗失,现在它们只剩下了在地下室(身体)里的那副可怕模样。讽刺的是,这会让人更加抗拒它们,从而决心更加努力地压抑它们。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恐惧和它的伙伴们变得更加隐蔽,更加盲目,也更加绝望。

可是,如果你愿意放下屠刀,仔细审视它们,就会发现所有这些情感本身并不阴暗。

情感,仅仅只是情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仅仅是因为你对它们缺少了一丝理性地对待,才会让它们受到压抑,才会对你的人生造成如此大的困扰。

正如野兽男孩乐队( Beastie Boys )所唱的那样:"黑暗不是光明的对立,而是光明的缺失。"'如果将阳光照射在所谓的阴暗情绪之上,阴暗情绪也会变得明亮,阴影将会被驱散,光明随即到来。

现在你是否开始明白,种种看待和控制"负面情绪"的方式有多么复杂和疯狂?你是否也意识到,它们本不应承担造就心理阴影的罪责,而把它们投进黑暗的你才是罪魁祸首?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处境。人类文明陷入了循环当中,如同在一条没有出口的跑道上无休止地绕圈。坦白来说,这是因为一直以来我们并没有发现自己处在这条无限循环的跑道上。

但现在一切都明朗了。想要摆脱“坏”情绪循环的解决之道便是承认恐惧和其他情感的关系,承认抑制恐惧正是造成问题的原因。处理好此时此刻你与恐惧的关系才是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

如果你受到毫无理智的卑微、内疚、无知、愤怒和羞耻——随便什么情绪——的困扰,那么只有正视恐惧才能解决问题,否则你将深陷其中永远无法脱身。所有问题的终极解答,再次落到了由你自己引发的那场无法取胜的战争之中。

0 阅读:8

朗朗部学钢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