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鸡杂,永远不会欺骗胃。

情庆新花 2024-03-02 16:38:10

一盘鸡杂,一碗米饭,横扫黔江,火遍重庆,虏获味蕾。

以鸡胗、鸡心、鸡肠、鸡肾等鸡内脏,

佐以土坛泡椒、萝卜等辅料,加上花椒海椒,盛入煨锅之中。

一道地道美味的鸡杂便形成。

黔江鸡杂,100多年的历史。

18世纪中叶,川、渝、湘、黔等地的资源商品,大都在阿蓬江畔的黔江濯水汇集转运。

当时流行吃歌乐山辣子鸡,剩下大量内脏没人吃,但是腥味极重怎么办呢?

要祛膻腥味,普通的辣椒、花椒不行,

必须大量使用当地土家族人特制的泡海椒、泡萝卜,猛火混炒,

酸能去腥提味,辣能驱寒祛湿,这两种极致的味道通过泡菜融为一体,

成为了土家族的味觉地标,也成就了黔江鸡杂的独特魅力。

实际上,黔江早就有吃鸡杂的历史了。

大约在1800年前,鸡肉、鸡蛋成为人类的食物,却少有人吃鸡杂。

直到清光绪时期,《黔江县志》记载:“五年(1879)夏四月……大木乡……疾疫果作,人死过半。”田地荒芜,饿殍遍野。有不择食者炙食动物内脏,倍觉鸡杂味美,由是流传。

黔江鸡杂用的泡菜,都泡在用了几十年的“老母子水”里,

泡菜坛类似酵池,每年只打捞沉淀物,不能换水,

“泡菜水里加的都是植物根系的香料,有10余种,

另外还要加麻糖,作用是让泡菜变得更脆。”

这种“老母子水”味道清新酸口,还可以饮用它来止肚子痛。

不时再添点麻糖,使泡菜变得更加爽脆。红艳艳的泡椒、粉嫩嫩的泡萝卜……

让一锅黔江鸡杂色香味俱全,散发出“魔性”的吸引力,吃得人欲罢不能。

黔江鸡杂是一道鸡胗、鸡心、鸡肠、鸡肝深谙自己在口感上的优势的美食,

它们可以脆韧也可以软嫩,聚力一处回味无穷。

郡肝作为鸡杂的头牌,嚼劲超乎想象;

鸡肠脆嫩又劲道;

泡萝卜既能压住鸡杂原本的腥味,又能让鸡杂酸辣爽口,口感瞬间升华!

鸡杂在煮熟后,可以用文火边炖边吃,

越煮越辣,脆嫩鲜香、麻辣兼备,诱人胃口大开,没有两碗米饭根本降不住。

想要鸡杂地道正宗,就必须严格遵守黔江鸡杂的几条规定:不加汤、不烫菜。

黔江鸡杂,是智慧,是历史,是底蕴,是黔江人对生活的热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