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浅方营养师。从业八年,我指导过上千名减重客户,但去年遇到的一位女士让我对早餐有了全新的认知。
这位客户身高160厘米,体重长期在105斤徘徊,尝试过多种方法都无法突破瓶颈。她每天早餐只吃一个鸡蛋和一杯黑咖啡,午餐和晚餐严格控制主食,结果反而频繁感到疲惫、情绪低落。
调整方案后,我让她把早餐改成燕麦片搭配鸡蛋和半根玉米,同时减少晚餐的碳水比例。仅三周,她的体重降到98斤,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

这让我意识到:早餐吃够碳水,可能是突破体重平台的关键。
近年一项针对超重人群的研究发现,早餐摄入适量碳水的人,全天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更低。
研究跟踪了超过2000名参与者,发现那些在早晨摄入全谷物、薯类等碳水的人群,在午餐和晚餐时更倾向于选择清淡食物,整体热量摄入也更稳定。
早餐碳水选全谷物,别碰精制糖
许多人误以为“碳水=发胖”,却忽略了不同碳水对身体的差异。精制糖和甜点会快速拉高体内能量,但随后又急速下降,导致饥饿感提前。
而全谷物中的缓释碳水(如燕麦、糙米、红薯)能提供持续能量。我的建议是:早餐用一碗杂粮粥代替白粥,或用全麦面包替代蛋糕。若时间紧张,即食燕麦片加一勺坚果碎也是高效选择。

搭配蛋白质,延长饱腹感
单纯吃碳水容易饿得快,加入蛋白质能形成“双保险”。比如煮燕麦时加一个水煮蛋,或全麦馒头配豆浆。曾有客户反馈,把早餐的纯碳水改为“半根玉米+一杯牛奶”,上午工作效率提升了30%,午餐前也不再惦记零食。
早餐时间别晚于9点
人体的能量需求在早晨最旺盛,此时摄入碳水更易被消耗。如果拖到10点后吃早餐,身体可能将多余能量转为储备。
建议起床后1小时内进食,上班族可以提前准备便携食物,比如蒸好的紫薯或全麦三明治。一位坚持“7点前吃早餐”的客户告诉我,调整后她的排便规律了,下午犯困的情况也减少大半。

晚餐碳水减半,给身体“留余地”
早餐多吃碳水的前提是调整全天比例。晚餐的主食量可减至早餐的一半,用豆腐、绿叶菜等填补空缺。比如早餐吃一碗荞麦面,晚餐就改为一小拳头的杂粮饭。
一位男性客户通过“早70%、晚30%”的碳水分配法,两个月减重12斤,腰围缩小了6厘米。

八年的经验告诉我,减重没有绝对禁区,只有不合理搭配。那些常年体重卡在三位数的人,往往在早餐犯了两个错误:要么完全不吃碳水,要么选择高糖精制食品。
需要提醒小伙伴们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作息不同,具体比例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