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白茶也有干仓、湿仓、自然仓吗?南方这么潮湿,该如何存茶?

小陈茶事 2025-04-29 15:11:24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各行各业,都有一些专门的概念,有的可能不是概念,而是一些新兴的网络词汇。

不知是谁先开始说的,后面就变成了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

有一位在广场舞江湖混久了,闲聊时总会和我分享一些“专业行话”。

如“踩点狂魔”、“队形杀手”“音响霸主”,这些词年轻人听不懂,但舞团老江湖秒懂。

第一个词指的是节奏感超强,一直卡在拍子上的人,第二个词则指的是永远站错位置还带偏隔壁队的阿姨,第三个就是拉着音箱,音量爆棚的人。

这类相对“小众”的词,没有刻意去了解的话,是令人费解的。

与广场舞的江湖类似,茶圈也存在一些易混淆的专业术语。

想必不少人在喝白茶时,或多或少听过身旁的茶友说过一些专业名词。

如回甘、生津、层次感、挂杯……

这些词对老茶客来说,是耳熟能详的。

而对于刚入门的茶友而言,初次听到这些词,则一头雾水。

除了前面提到的品茶的专业名词,居然还有一些存茶名词。

如陈化、干仓、湿仓、离墙离地等等,看得新茶友心累。

喝白茶正如一门课程,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才能有所提升。

忽然想起来,之前后台有位茶友来问,“你们家的茶是属于湿仓茶吗?”

当时,感到很困惑,连忙向他解释不是的。

后面多聊了几句,才知道这位茶友是从喝普洱茶过来的。

这样似乎就能说的通了,背后的原因且听我细细说来。

《2》

目前主流的三种仓储方式分别干仓、湿仓、自然仓。

那么,刚入门的茶友肯定会问了,干仓、湿仓、自然仓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区别呢?

从字面上来理解,其实是茶叶存放仓库的湿度条件。

干仓,顾名思义,干燥仓储。

茶叶存放在湿度较低、温度适中、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茶叶转化缓慢,以自然氧化为主。

湿仓则指高温高湿的存储环境,茶叶存放在湿度高、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人为加速茶叶发酵,模拟“老茶”口感。

干仓存出的茶叶,经过长期的自然陈化,保留清晰的花香、蜜香、木质香等天然香气。

而且,茶汤干净、透亮,口感清爽,无仓味或霉味。

虽说高温高湿的湿仓会加快茶叶转化,在3到5年内就能达到“老茶”的醇厚感。

但湿度过高的环境下,茶叶容易滋生霉菌,从而产生“仓味”“闷味”,甚至含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

自然仓则介于干仓和湿仓之间,湿度、温度适中,依靠自然气候微调,让茶叶缓慢转化。

相较于前两种存茶仓库的湿度条件,自然仓的人为干预较少,主要受当地气候影响。

想必喝过普洱的茶友,想必听过一些茶掌柜在卖的“干仓普洱茶”或是“湿仓普洱茶”。

在普洱茶圈里,的确有干仓茶和湿仓茶之分。

因为熟普的后发酵,要依靠微生物和菌群来引起物质变化的,比较依赖存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适当的湿度,能赋予普洱不一样的风味。

《3》

那么,白茶储存有没有分干仓和湿仓呢?

但凡了解白茶特性的人,这个问题都不需要经过思考,便能得出答案。

严格来说,白茶储存没有干仓与湿仓一说。

干仓湿仓的分类,仅限于普洱茶,不涉及白茶,之前提问的那位茶友。

想必是将普洱茶的那套理论知识,生搬硬套在白茶身上。

普洱茶依赖微生物发酵,而白茶需严格防潮,二者存储逻辑截然不同。

白茶的存储讲究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

白茶工艺中的萎凋和干燥都是为了让茶叶失水,让茶叶变得干燥,才能保证后期能长期储存。

按照白茶国标中的规定,成品的白茶,含水量必须低于8.5%。

当然,白茶的含水量肯定是越低越好,含水量低就意味着受潮变质的风险越低。

因而白茶的天敌是水汽,白茶干茶吸附周围的水汽后,便容易受潮变质。

若是湿仓储存白茶,只需几个月的时间,老白茶就会变成变质茶。

白茶受到湿仓内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受潮变质,甚至是长毛发霉。

在储存过程中,还会产生难闻的异味、杂味,如巧克力味、梅子味、酸味……

因此,白茶的储存,不存在什么湿仓、自然仓,一律是干仓。

《4》

既然南方潮湿,那要如何维持“干仓”?

既然自然的天气无法改变,只能靠人为改变存茶仓库的温度、湿度了。

专业的存茶仓库里,藏着很多小细节。

干净、整洁、宽敞,是基本要求。

墙壁和地板都用防潮的材料,以隔绝水汽的入侵。

同时还要在地面上铺上一层十公分高的木板,让白茶远离潮湿的地面,睡在干爽的木板上。

当然,为了维持恒温恒湿,空调和抽湿机也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确保白茶能安心陈化,不受任何季节、任何天气这类外界气候变化的干扰,很有必要24小时开启抽湿机。

再说包装,一定要用三层包装法,一层铝袋,一层食品级塑料袋,一层出口级的瓦楞纸箱。

只有做到这样严丝合缝,才能防止水汽侵袭白茶,影响茶叶的香气、滋味。

而家庭存茶,比专业的存茶仓库要来的简单一些,不过要点相同。

一方面,不要将白茶放置在落地一楼、地下室这些相对潮湿的地方。

另一方面,碰到回南天、梅雨天这类极端天气,尽量门窗紧闭,更能有效防潮。

家庭存茶同样需采用三层包装法,包装好后尽量不要频繁开箱,打扰白茶的陈化,同时让水汽有机可乘。

北方的茶友,不能因为天气干燥,而掉以轻心。

只是免去了抽湿这项工作,密封工作同样要做到位才行。

《5》

看完这篇文章,想必大家了解了干仓、湿仓和自然仓这三个概念。

如果你平常喝普洱茶的话,还是很有必要区分这几个概念。

但对于喝白茶的茶友来说,请你们一定要把干燥、密封、避光牢记在心。

干仓才是存储白茶的唯一选择,买茶时若听到了湿仓白茶,一定要多留几个心眼。

毕竟在一个干度达标,温度适宜、设备齐全的仓库里,才能存出好白茶。

这样的仓储环境,需要投入不少的资金,如抽湿机、防潮材料成本。

当然,只有爱茶之人才会投入自己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

一款白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好产区、好工艺的基础下,用心存储才能存储惊艳的老白茶。

学茶之路要脚踏实地,喝多久学多久,知道的知识越多,便能更好地喝茶、喝懂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