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泡茶保姆级教程,记住5个步骤,0基础新手也能学会

小陈茶事 2025-04-28 09:55:06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生活越来越便捷。

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

近几年比较有前景的行业,无一例外,享受了时代红利。

从之前的直播带货、电商直播等,到现在的短剧产业、播客复兴后的“耳朵经济”,反映了大众喜好的改变。

网络是把双刃剑,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人们可以快速获取任何信息,却也被过多的信息裹挟,一味接收外界的信息,但无法真正地消化吸收。

本人深有感触的一点,便是网络上有许多美食教程。

不用像从前那样,要专门买一本食谱,只需提前准备好视频里提到的各类调味料、食材即可。

一个厨房小白如果成功掌握了调味的秘诀,那这道菜算完成了一半。

买菜、备菜、洗菜、做菜,沉浸在烹饪的过程中,心情会放松许多。

做完几盘美味的菜肴,同家人朋友一同品尝,便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

不求速度与速成的方式,比起加热预制菜,更有“烟火气”,回归到生活本身。

最近和一位00后茶友聊天,他说,身边的茶友都不爱泡茶,嫌麻烦还费时间,他们都是用茶包泡着随便凑合喝。

细想原来泡茶和做饭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可以纯粹地享受过程。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茶包泡出的茶,相比用盖碗泡的,绝对逊色不少。

今天,就来分享一下,盖碗泡茶的5个步骤,看完后秒变泡茶高手。

《2》

第一步,选择一个合适的盖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合适的茶具泡茶至关重要。

市面上的泡茶茶具有很多种,玻璃壶、紫砂壶、陶壶以及各式各样的盖碗。

泡茶首选万能的盖碗,六大茶都可以用盖碗泡。

一个人喝茶的话,只需一只白瓷盖碗,再搭配一个玻璃公道杯和一只白瓷品茗杯。

选择白瓷盖碗是因为它的优势更突出。

它的表面光滑不吸香吸味,能真实还原茶汤的香气与滋味,是冲泡各类茶的首选。

此外,白瓷导热性较低,使用起来没那么烫手,同时盖碗的开口大方便清洗。

想要买到一款不烫手的盖碗,要挑碗沿宽大、盖钮高、薄胎且大小适中的。

《3》

第二步,称取合适的投茶量。

称取合适的投茶量是保证茶汤口感的关键,投茶量过多或过少,会导致茶汤过浓或过淡。

一般来说,标准110毫升盖碗适配5克干茶,红茶、白茶都是按这个比例。

冲泡体积较大、较蓬松的寿眉时,可以用120-130毫升宽口盖碗,避免茶叶溢出。

目测或者仅凭手感取茶的话,干茶量会过多或过少。

因此,建议茶友们买一个电子克秤,用它来称取投茶量。

每次冲泡都要严格按照比例来取茶,可以依据个人口味,适当增加或减少投茶量。

若买的是一袋5克的红茶,或5克的紧压白茶片,便可直接投放,无需称重。

在正式冲泡前和投干茶前,要先烫壶温杯,保证茶具足够干净。

烧一壶开水,将冲泡时会用的茶具,包括盖碗、公道杯、品茗杯等,通通烫洗一遍。

《4》

第三步,用环壁注水法注水。

关于泡各类茶的水温,是茶圈中争论不休的话题。

可以很肯定地告诉大家,优质的茶叶,均用烧开的沸水冲泡。

正所谓,好茶不怕沸水烫。

只有沸水才能激发出茶叶内各个沸点的香气物质、滋味物质,泡出一杯好喝的茶汤。

注水的手法很重要,一定要用环壁注水法。

拿起水壶,沿着碗沿打圈,就像在画一个“の”。

注水时,水壶不用举太高,注水高度需靠近盖碗,避免水花飞溅。

等到水线接近盖碗时,停止注水,然后合盖出汤。

环壁注水法能让干茶可以充分被浸润,后续释放出来的香气和滋味,也更加富有层次。

相较定点注水法,会导致茶叶局部浸泡,无法完全浸润碗中的茶叶,导致茶汤寡淡、香气单薄。

尤其是冲泡饼茶这类紧压的茶,不使用环壁注水法,根本无法泡出茶叶的滋味。

这里还有一个小细节,冲泡寿眉散茶时,可一边旋转,一边轻拍碗身,让盖碗中的散茶更规整,然后再注水。

不然蓬松到“溢”出碗身的散茶,待到合盖时,盖子拢也拢不住,后续便无法顺利出汤。

可见,泡茶这件事,讲究环环紧扣,一步都不能出错。

《5》

第四步,合盖后快速出汤,是避免茶汤苦涩的核心技巧。

核心技巧是注水与出汤同步进行,减少动作间隔。

合盖时留出一点缝隙,不大不小,防止茶叶堵塞。

注水完成后,不要停顿和犹豫,快速倒出茶汤。

从注水到出汤控制在7-8秒,最多不超过10秒。

前几泡务必快进快出,避免闷泡,影响茶汤的口感和耐泡度。

出汤时,采用三指握碗法抓盖碗,能有效减少烫伤的风险。

具体方法如下,伸出右手,大拇指和中指自然伸开,稳稳握住碗沿上方,无名指与小指自然地搭在中指之后。

然后食指轻轻搭在盖子凸起处,用于控制合盖开口的大小。

需要注意两个小细节,一是别让手指头触碰到碗壁,因为注入沸水后的盖碗,碗壁汇聚着热量,十分烫手。

二是别将食指扣进盖钮,合盖后盖碗的盖子很烫,盖钮处自然也很烫。

《6》

第五步,沥干茶汤,这步是确保后续冲泡口感纯净的重要步骤。

所谓“沥干”,就是将盖碗底部的茶汤,尽量倒干净,不剩下茶水。

虽说只是一小部分的水,却会影响代后续几冲的口感。

如果这部分的茶水长时间地停留在盖碗底部,便会接触茶叶,让其不断地释放物质。

继续泡茶的话,便会发现汤水有明显的苦味、涩味,难以消除。

因此,倒出大部分茶汤后,需要多翻转几次手腕,或者将盖碗放平后,重复出汤的动作,将茶汤彻底沥干。

直至确认了盖碗底部没有残留的茶汤,我们再去分汤品尝。

所以说,泡茶出汤不仅要快,更要把细节做好。

每个步骤都尽量做到完美,才能品味到好茶的精髓。

《7》

有人说盖碗冲泡很简单,说简单其实不那么简单。

冲泡时需要注意许多细节,才能泡出一杯好茶汤。

盖碗用起来烫手的问题,掌握技巧后,自然迎刃而解。

胡乱泡,随心泡,不遵循茶的特性的泡法,实在是暴殄天物。

熟悉每一款茶的风味,深谙它们不同的冲泡细节。

平日里勤加练习,认真琢磨,想必不久便能成为一位泡茶高手。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