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元宵节之后,我们开启了2025新白茶的预售。
茶友们都跟我们一起摩拳擦掌,期望着再次收获新一季的优质好茶。
某天晚上,来了一个茶友。
想预订太姥山的荒野银针。
问了一下价格,没声音了。
良久,回过来一句,我觉得植物不应该这么贵。
这下轮到村姑陈失语了。
茶友的这句话,只有短短11个字,却是深深地,深深地震撼了我。
这是一个从小喝茶长大的胡建人、这是一个深入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一线的茶人,所不可想象的,另外一种思路。
那一刻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竟然还可以有人,把茶叶想成跟大白菜,跟上海青,跟包菜一样的,单纯只供充饥裹腹的植物叶子。
没有嘲笑这位茶友的意思,正如同我清楚地明白他也没有贬低茶叶的意思。
于他,茶叶真的只是一种植物叶子,跟他日常买的白芸豆,莴笋,荠菜,春菜同属一类,是农作物。
所以在他的认知领域里、价值体系里,并没有赋予茶叶,很高的价值与价格。
跟我们第一次在山姆遇到有机黄瓜时的心理如出一辙——不就是根黄瓜么,至于卖这么贵?
说白了,还是信息不对等所引起的认知谬误。
因为不了解,所以质疑。因为质疑,所以踌躇不前。
《2》
且让我们回到植物本身,给茶叶返璞归真一下。
同为植物叶子,茶叶为什么不能跟大白菜卖一样的价格呢?
因为属性不同。
虽然它们都是植物,但植物与植物之间,功能属性是不一样的。
大白菜的功能,是充饥,是饱腹。
人们购买大白菜的目的,就是为了日常三餐的食用。
但同时,植物界和动物界,跟大白菜一样具备充饥与饱腹功能的动植物产品,是很多的。
大米也是植物,它可以饱腹;小麦也是植物,它也可以饱腹;青稞也是植物,也能饱腹;竹笋是植物,它也可以饱腹;甚至莲藕、黄瓜、香蕉、苹果、西瓜.....都是可以令人饥饿感消失的,植物。
这些可以让人腹内饱满的植物群体,种类繁多,队伍庞大,且随时可以被替代,并没有独一无二的特性。
是以,它们的价格,都比茶叶低得多。
如果说大白菜黄瓜们,最主要给到我们的帮助,是肉体层面的东西的话,茶叶最主要给到人类的助力,便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茶叶的功能,是享受感官、愉悦精神。
茶叶泡出来的茶汤,可以让我们的唇舌,享受到美妙的物质冲刷的过程,以及各种芳香物质缭绕味觉嗅觉的美感。
喝茶可以让人暂时放下心中的烦闷,一汤入喉,块垒顿消。
喝茶还具备社交属性。
想要约见一位长辈,一位客户,最好的方式就是,请人喝茶。
品茶,是每一个国人皆认可与接受的风雅之事。
在一些敏感的岗位,你请人家吃饭,送人家牛肉羊肉海鲜,恐怕是会被拒之门外的。
但你送人家一小盒茶叶,体积不大,也不显眼,并声称是家乡手制的土特产,就很容易被留下。
毕竟,人类的味蕾对芳香物质是无法绝缘的。
只会沉溺其中,越隐越深,并为其超越其它植物的价格而买单。
故而,大白菜可以5块钱一斤,但茶叶肯定是它的百倍之价。
《3》
同为植物叶子,茶叶为什么不能跟大白菜卖一样的价格呢?
加工程度与加工成本不同。
我们定义的大白茶,指的是菜市场里的生菜。
那种地里摘下来,运到市场上来售卖的,新鲜的,生的,大白菜。
没有被加工过,没有被煮熟,被炒熟,被炖熟,被焖熟。
这时候的大白菜,还是大白菜本身。
它的价格,自然就是蔬菜的价格。
而一旦它被加工了,比如,成为了饭店里猪肉炖粉条中的一员、被炒成了醋溜大白菜、与苹果丝胡萝卜丝辣椒面一起被腌成了辣白菜、与虾米淡菜干木耳丝一起煮到了粉干里、与螃蟹干贝煮成一锅海鲜汤.....它的价格,就会变化了。
变成了一般成品菜肴的价格,而不再是生菜的价格。
普通的饭店里,醋溜大白菜一盘38元,辣白菜一斤30元,白菜螃蟹干贝汤一碗88元。
如果是星级的饭店,价格还要翻上去一些。
这就是“加工”的价值。
茶叶也是一样的。
茶叶采下来之后,并不是马上就可以吃的——生吃茶叶只在神农尝百草的上古时期,经过了唐朝的煮茶,经过了宋朝的点茶与茶百戏,经过了明朝的改碗为壶,经过了清朝的盖碗回归,时人对喝茶,已经有了精致精细的高标准严要求。
茶叶从茶青到成品茶,送到我们手上之前,也需要生产,需要要加工,需要制作,需要粗制精制等各项工序。
而这些加工茶叶的工序,繁琐,细致,专业程度高,尤其,外行还看不懂,了解不了,不觉得其中的技术含量有多高,不知道其间花费了多少人力与时间成本。
是以,不懂得制茶内幕的人,多数会认为,不就是一片树叶吗,晒干就能喝,为什么卖这么贵。
如果真的只是普通一片树叶,如果真的只是晒干就能喝,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争相去买它呢?
持这种观点的茶友,不如亲自实验一次。
茶苗现在网上都能买得到,网购50株才多少钱?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种上一排,到春天把芽头采下来晒干,看好不好喝,看能不能喝,不就知道了?
几片叶子一壶水,说起来轻松,但这“几片叶子”,可不是谁都能做得好喝的。也不是随便一个阳台都能种得出来的。
尤其,如太姥银针这样的高端茶,产量极低,假货横行,放眼全茶圈,亦只有20%左右的人喝过真货。
能买得起高端茶的,都不是普通人。难道这些人也是傻子不成。
傻子可拥有不了大量而持久的财富。
历朝历代的兴衰成败,早已经讲透了这个真理。
《4》
同为植物叶子,茶叶为什么不能跟大白菜卖一样的价格呢?
资源稀缺程度不同。
大白菜之所以便宜,是因为它粗生粗养。
它耐寒,它耐旱,它高产,它适配大多数的植物与动物食材。
全国各地都可以种大白菜,甚至自己家楼下的院子,顶层的天台上,垒上一层不必太厚的土壤,就可以种植并且小有收成。
至少全家人吃的量是可以保证的——我们楼下的林阿姨已经身体力行地论证过了。
有了这种落地生根的繁殖属性,大白菜,就不可能买出贵的价格来。
毕竟,它种植成本极低,定不了太贵的价格。
但茶叶就不同了。
茶叶并不是随处都能种的。茶叶的生长,有喜阴,喜湿的特性。
当下,国各地,大江南北,只有中原地带与南方大部,气候适宜,有茶叶生长的版图。
而在每个茶区,茶树们也不是随处都能生长的,它们要生长在日晒时间适中,日晒强度适中的地方。
最好是高山上,有云雾能补水,有云雾能挡光,有云雾能调气温,给它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天然的生长环境,以便于积累下大量的有机物质,生成丰腴华美的口感。
另外,大白菜与茶叶的文化传承属性也不同。
茶树分为许许多多的品种,分为各种不同的加工制作工艺,于是茶叶当中就有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技法,生成不同的香气,不同的口味。
比如绿茶就分为十几二十种,红茶也分了十来种。
这两种茶是建国后大力推广种植,才拥有的广泛覆盖率。
武夷岩茶光茶树,有名字就有几十种,没名字的、洇没于茫茫茶海的还有上千种。
其它的茶类,也是无数种茶树,无数种工艺分类,不同的工艺,又有不同的技法,有不同的传承方式,以及技艺传承人。
故而,当下留存下来的每一种茶树品种,每一种茶类,都有它数百年的工艺演化史,以及技术传承。
有听过大白菜种植技术传承人么?黄瓜种植技术传承人?黑豆种植技术传承人?
蔬菜的品种改良,只有科学研发,而非技能工艺。
这是它与茶叶最核心的区别。
再让我们往前数上千年,可以看到,每一代,都有制茶师在为该茶类的种植,品种改良,制作技艺提升与发明,做出努力与贡献。
这些人类文明的璀璨精华,是普通的植物们,所不具备的文化符号。
毛爷爷能把茶叶当成国礼赠与外宾,试问,当时若是换成一棵大白菜,会怎样?
《5》
其实,植物当中,也并非都是大白菜这般的平民姑娘。
也是有凤凰的。
比如人参。比如金线莲。比如石斛。
大家买人参的时候,几千块几万块一颗的人参,有人认为它不应该值这个价吗?
不会。
近些年才风行起来的金线莲与石斛,同样是金贵的,量少的,日常炖汤的良伴。
价格是比寿眉还贵的。
但为什么大家认可与接受它们的价格,却不能接受茶叶的价格呢?
这就是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
其实,人参,金线莲,石斛,与茶叶之间,只是功能性不同罢了,珍稀属性是一样一样的。
前者是药用价值,而茶叶,除了能让我们吸收到各类养分之外,还可以愉悦精神,参与社交。
另外,它还具有强大的人文,历史,文化属性。
它绝对不是一片普通植物叶子。
它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文化的载体与魂魄。
海外的华人,异国他乡遇到了,南来北往的口音交错间,坐下来喝一杯茶,文化与种族差异带来的排斥感,便荡然无存了。
因为有了茶,我们血脉相连。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