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海官方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方案,随后的几天,各区各校陆续发布了官方招生简章,细化了具体的入学要求。
宝妈宝爸们应该都关注到了,浦东几所原本入户年限要求已经高达4年的热门初中,要求进一步提高到了恐怖的5年。
之所以说恐怖,是因为别看5年和4年只相差1年,是有天壤之别的。

5年=户籍对口形同虚设
浦西市区的初中都是学籍对口,也就是户口绑定小学,小学绑定初中,选了小学就几乎确定了娃未来9年的升学规划。
浦东、闵行以及郊区是户籍对口,初中直接和户口绑定,和小学没有直接关联,娃可以在其他地方上小学,再通过户籍选初中。
很多宝妈宝爸给娃做升学规划时,也正是利用户籍对口的政策,可以把小学和初中分开规划,娃上了小学后,户口迁到户籍对口的学区,锁定好的初中。
但当户籍对口的学区年限达到5年,就意味着娃在小学报名时,户籍就要迁到初中所在学区。这就变相把娃的小学和初中绑定在了同一区域,户籍对口政策形同虚设了。
这也是今年入户年限要求提高和往年最本质的不同,入户年限达到5年的初中学区,和学籍对口没有实质区别了。

卷户籍、拼房价,上好学校真的难
浦东初中最强的,是这两年崛起的浦东三杰——张集、华二前滩、建平实验地杰,以及传统的公办五虎将——建平西、上中东、建平实验、进才实验、进才北。

这8所学校,上中东因为招生特殊,不在此列。
进一步梳理其他7所学校,会发现浦东的一梯队初中准入门槛越来越高。
价格上车门槛低的,入户年限要求高,直接拉满到5年,卷到把户籍对口都架空了。
入户年限要求低的,上车价格门槛又很高,像华二前滩、进才实验650万起步,次新为主的张集上车门槛更是达到900万+,而且近半年张江、前滩、联洋的成交都很活跃,价格还在往上走,近半年涨幅超过了10%。
入户年限和高预算,就像进入好学校的两座大山,对学校有要求的宝妈宝爸们,至少得要翻过其中一座山,真的是太难了。

学区格局大变天
自中考改革以来,学区的变化调整就没停过。
公民同招、中考名额分配,初中学区更香了,小学单学区不紧俏了,公办实力能顶半边天了。再加上一些学校民转公、名额分配机制下各校中考成绩出炉,出现了不少新的强学区,也有不少原来的强学区变成了伪学区。
学籍对口的区域在悄然改革,静安、徐汇、普陀这两年多校划片的趋势越来越强,像原本很热门的徐汇四大公办小学,建襄、向阳、高安路一小、汇师,因为初中派位摇号,现在都已经没有入户年限的要求了。反倒是升学路线稳定、房子也相对新的交小,入户年限要求年年涨,已经到了3年半。
户籍对口的浦东,价格门槛低的一梯队初中,入户年限要求逐年提高,直到今年把户籍对口政策都卷没了。价格门槛高的,又超出了很多普通家庭的预算范围。
这些变化叠加在一起,学区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变。

学区房还能买吗
学区的变化已经让宝妈宝爸们焦头烂额,再加上楼市调整的不确定因素,宝妈宝爸们最想知道的是,现阶段学区房还能买吗?
如果你确定想要给娃规划好的升学路线,我的答案是不得不买。
因为在当前的规则下,学区房仍然是确定性最强、最直接有效、普通人唯一能够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方式。
只不过当下买学区房难度大了许多,要做很多的功课,千万不能乱买。这里给宝妈宝爸们两点普适性的建议:
1、学区要趁早买
确定要买就一定要趁早,早买早落户,提升自己的确定性是应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最好方法。
也不要心存侥幸去买不满足官宣入户年限要求的学区,这所学校赶不及了,就去找其他选项,买学区房要的是确定性,又花钱又等时间,最后上不到学,所有的努力都归零。
想明白了抓紧行动,争取更多主动权和确定性。
2、减少学区溢价投入
很多宝妈宝爸买学区房的另一个顾虑是学区房价格会往下走,买了砸手里。
确实,在弱化学区概念的教育政策背景下,纯学区的价值依然面临着下行风险。
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减少学区溢价投入,选择学区溢价低的房子。
预算有限,选择挂户口的老破小,那种20平以下纯挂户口的尽量不要去碰了,要选择在居住属性、地段、或者其他配套方面,多少有些支撑,并且学区溢价低的房子。而且买这一类产品也要调整心态,把买学区房当作教育投入。以前买了老破小上了学、还能大赚一笔的行情,不会再有了。
如果预算充足,次新房是现阶段比较合适的学区选择。现在很多强学区的次新,反而是没有学区溢价的,即便拿掉学区属性,产品依旧能打,安全垫比老破小高的多。
学区政策在变、中考卷王在变、房价走势也在变,学区房买哪里、怎么买,欢迎后台私信,我们结合您的情况,好好做个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