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叔是父辈中最年轻的一个,也是给我们印象最深刻,他在四十八岁时早早地走过了短暂的一生,但是在我的心目中,他是我们最为可靠的人。

五叔能力超强,办事公道,长年担任村支书,事无巨细,家里家外都离不开他的身影。况且心灵手巧,在农村一切活计都拿的起,放的下,木匠,泥水匠样样在行,是生活的的多面手。公有明,廉生威。之所以五叔能够服众,这与他公正廉明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记得刚刚实行责任制时,五叔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动员族里的全体成员,积资购买打麦机,为此五叔费尽心血,苦口婆心,终于购买了一台二手打麦机,如此一来,麦收大大提高了效率,他总是吃苦在先,不计较个人得失,遛到机械故障,他总是抢修在前,不失时机地服务于村民,并且安排次序,化解纠纷,看着众人都颗粒归仓,他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别人总是夸赞他,五叔真是个好干部,处处装着众百姓。
生产上无微不至的关怀,生活更是周到,大小事事必亲躬,我家从盖房,到结婚办事,五叔总是忙里忙外,盖房时,他是行家里手,带领看众人齐心协力,并且还把所有人安排得井然有序,至今难忘那时的情景,母亲没有吃的发愁,五叔动员大家回到家里吃饭去,干了一整天的活,还要回到自家去吃饭,于情于理,真的过意不去。五叔能帮则帮,他为了我们用心了自己所有的精力。特别是众多的子女的婚事,五叔更是夜以继日的忙碌着,最难的是莫过于钱了,五叔时常为我们走家串户,筹备钱财,受尽了口舌,忙前忙后的,大小事都需要他张罗,他俨然是个大管家,迎亲更是责无旁贷,他从其非11的办事能力,处处秉公心,无私虑赢得了人们的好评。

五叔离开我已经二十余年了,那深情依然历历在目,在他去世的时,他的儿女尚在幼年,他把大郭分精力都花费在姪子们身上,天妒英才,在正值壮年之际,却早早地离开人世,撤手人寰,撇下孤儿寡母,他带着遗憾走了,他的精神感召着后人,我们也不能让他失望,完成他的夙愿,弟兄们拼尽全力,为他的儿女操办婚事,完成他没有完成的事业。
受人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叔父走了,他那大公无私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来人。我们依然团结如初,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一样,这也许是最好的传承,也是对五叔最好的纪念。
愿五叔一路走好,现在今非昔比,一家困难的时候已挺过来了,你的后人,仍不忘遗志,继续拼搏在生活的第一线,仍然是精诚团结,一心为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