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家庭内部出现了分歧与冲突,一方总是为了一时的利益与好处,做出偏袒另一方的行为,对不利的因素推卸给别人,那么不论这种行为到底有没有用,双方内心肯定都会感到不平衡,以至于心中会产生一定的怨怒。有时候,对自己的内在的否定,也确实是一种强大的保护机制。因为当人自我否定的时候,往往也会伴随着负面情绪。我们内心的不安、焦躁、不满,可以通过否定自己,将这种情绪强加到别人身上,来获得短暂的内心平静。当然,如果对自身的负面情绪,采取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又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从而影响他人的生活,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

所以,我们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去平衡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关于爱,是一种被动的感受。一个家庭内,能够和睦相处的夫妻,一定是双方或者单方,都能够感受到内在舒适的。不管对内还是对外,都是如此。对于亲近的人,我们总是喜欢将所有的关爱和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因为我们习惯了这样的关系方式。对别人,我们总是喜欢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别人的表达、外表、学识与能力上,因为从我们对别人的认知与描述中,我们喜欢将他人的能力与优秀,强加到自己的身上。我们似乎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对亲近的人,做出挑剔与不满来。

在亲密关系中,不平等的相处,一定会带来某种不平衡的结局。因为亲密关系是情感联结的纽带,但却又是一种被动的关系方式。从自我心理需求的角度而言,当一个人因为别人的挑剔和不满而苦恼的时候,往往是自己的心理需求受到了伤害。人总是对自己充满期望,总是希望自己所做事情的结果尽善尽美。这个时候,总是会在潜意识里去追求一个美好而理想的结果。但是如果一旦得不到时,内心就会产生不适感。这种焦虑、不安与愤怒的感受,其实就是源自自我内心的期望与追求不平等的结果。所以,在亲密关系中,任何行为都需要自己能够主动地去调整。
而这种主动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我们对不平等的敏感度。当下社会中的“剩女”一词早已不仅仅是指未婚女性的总称,更是指了那些已经结婚却仍未生育的优秀生育女性。对于这些优秀女性而言,现在的生活其实并非是自己想要的那般幸福与惬意,大龄剩女与“剩男”这两个词在某些方面正成为她们内心不安与烦恼的源头。对此专家建议,大龄剩女和婚恋中的大龄剩男这对情侣,最好少来往,否则两者一旦产生矛盾,将会产生很大的后果。其一,大龄剩女与“剩男”最好不要有过深的交集,否则很容易产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