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数人在青春期的时候,都会有轻微的情绪波动,这是正常而必要的,不应该被看成是问题,相反,它是我们成长的契机,并会被积极地运用。然而,如果这种波动不断地累积,一步一步地让我们的情绪“跑”到了内心深处,最终影响到思维和行为,那么我们应该尽快地解决这种“心理隐性问题”。以下6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认知上重新对自己和情绪进行管理,进而让自己的情绪变得健康起来。一、调整自己的心态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的情绪和问题归咎于别人,一件自己觉得不顺心的事情,很可能就是因为别人“坑”了自己。其实,这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不仅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还很容易让我们陷入到自我的纠结当中,让我们的“好心情”被自己的思维和情绪“搞砸”。

每个人都有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不急不躁,我们要明白,情绪是自己的,既然是自己的,那就要对它负责,想要解决还得靠自己,而不是其他人。我们要相信自己,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应对外界刺激和内心情绪的影响,并能够看清自己,那么情绪问题就不可能产生。二、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一切,不代表接受自己不成功的过去,而是要学会去正确地看待它。如果我们把自己看得过于“脆弱”,认为自己一定就没办法成功,那么不管我们拥有的多努力,可能还是会被别人打败。其实我们应该认清一个事实,即使我们不优秀,也不意味着一定会输给别人。

换句话说,我们是否真的输给了自己?学会接纳自己,对于解决问题也是很有帮助的。三、学会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这个技能,它不是让我们把自己的情绪直接发泄出去,而是换一种方式去对付情绪,换一种方式去消除负面的一面。比如,我们看一部电影,看一本书,听一首歌,写下一句感受,甚至只是躺在床上看一会儿书,闭上眼睛回忆一些曾经美好的事物,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生命中那些美好的人和事。只有当我们能够正确地去看待自己的生活,去观察内心深处的声音,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更加平静起来,更加能够接近真实的自己。
四、改变不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的好坏与我们之后的思维习惯和心里状态也有着莫大的关系,例如,“说话快了”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我们的情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心”,如果一个人把所有的情绪都堆在心里面,那么很可能会变成一个情绪化的人,并使我们的行为也变得“不讲原则”。学会改变不好的行为习惯,无疑是让自己能够轻松愉快地生活的开始。五、增强自身的正能量心之所向,情之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