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时候都在强迫自己的内心去接受一些道德规范

小蜗趣了 2023-02-07 16:08:23

我们很多时候都在强迫自己的内心去接受一些道德规范。而自己却没有明白道德是需要约束的,而强迫内心去接受一些道德规范是无助于内心成长的。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自我实现预言”,简单说就是说一个人做出一个决定之后,他的内心会不自觉对那个决定产生一致性的价值评价。比如说你今天去接孩子放学,但是你的一个路口拐弯的时候,被一个汽车尾灯刺到了眼睛,而在行驶过程中,汽车又开始鸣笛,刺激到你的眼球。你脑子里的预言就会告诉自己:这次会特别特别痛,如果再次被刺到,你就会有受伤害的痛苦。久而久之,只要你在马路上遇到类似情况,你就会自然而然脑补其后果,因为我们潜意识里相信会有不好的结果,因此而产生出来的后果,就会成为一个内心的约束条件。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自控力是非常非常强的,你看我们吃饭,我们睡觉,工作,都是有坚决意识控制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能够自控,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呢?这其实就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知道,只有我们认为能够让自己开心,让自己不想改变的事情,那么我们才会去做,不然我们的潜意识只会给我们一个模糊的答案。如果潜意识知道这件事不能做,那么你说去就去,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因为你潜意识想拒绝改变。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反强化”,就是说“当有人对你做了一件事,然后以后有人再做这件事的时候,你会更加的重视”。你越是去做这件事情,你会越有成就感,你甚至会认为这件事有很高难度,你会不断的去挑战它,想要让自己能够掌握好它。

这也是一个循环,无论是你面对什么,最好先要先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表白的时候告诉自己:我在做真正的表白,我在做真正的爱情,先要让自己安定下来。而这种安定感的培养则来自于:你一件一件事情做完,把做这些事情所获得的成就感,以及其中所锻炼的能力,给自己一个交代。我们生活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很多小伙伴,让小伙伴一起完成一个任务,然后一起讨论讨论,让小伙伴一起完成一个任务,最后把其中的每一份任务完成情况拍照上传到朋友圈,然后统一评分。有意思的是,只要有一个小伙伴在群里公布了他完成任务的完美过程,那么这个小伙伴对于这项任务就非常重视,那么他在以往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就很容易专注这一项任务,否则他就会被这件事情困住。

这项实验也能非常明确的表明,只有我们先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有一个较高的认知要求,我们后期才会以这件事为中心,不断的去挑战自己,达到自己的目标。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