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控核聚变:2027年中国将建成聚变能实验装置,在全球率先演示聚变发电
中国“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1月20日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刷新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的世界纪录。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徐国盛表示,目前的实验装置
只是证明了原理可行性,而没有真实产生能量。正在建造的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将真实产生能量,预计在2027年底建成,在全球率先演示聚变发电。此外,装置还将利用聚变产生的中子来制造更多的聚变燃料,证明燃料在装置内可以自持。
聚变能被视为核能发展的终极目标。中信证券表示,核聚变有望成为民用发电领域的终极能源,行业热度持续上升,在技术路径较为确定、各国持续加大投入的背景下,聚变堆商业化的节奏有望超市场预期。预计2030-35年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有望达2.26万亿元,其中高温超导带材及真空室内的第一壁、偏滤器等部件具备较大投资价值。
A股上市公司中
应流股份:公司对外投资成立安徽聚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目的在于快速启动核聚变装置高热负荷部件制造技术及屏蔽材料技术成果转化,配合国家能源装备领域重大战略。
西部超导:公司的超导线材产品应用已经覆盖核聚变领域。
2、脑机接口:该类新技术加速发展,机构称政策与技术持续催化下行业进入爆发前夜
据知情人士透露,马斯克旗下Neuralink计划融资约5亿美元,投前估值为85亿美元。根据PitchB ook的数据,截至2023年11月,该公司的估值为35亿美元。该公司由首席执行官Jared Birchall领导,他还协助管理马斯克的家族办公室,并在其他与马斯克相关的实体中任职。
中信建投贺表示,脑机接口产业链中上游的技术进步带来下游应用端不断突破,近年来国内外在运动恢复、语言沟通、听力重建等医疗领域的研究不断出现里程碑式成果。国家和地方均推出多项政策利好行业加速发展,在技术革新和政策红利催化下,国内脑机接口公司有望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东北证券指出,政策与技术持续催化,行业进入爆发前夜。短期建议关注脑机接口在医疗场景的落地进度,尤其非侵入式的消费级市场,中长期建议关注侵入式技术突破所带来的巨大应用市场。
A股上市公司中
爱朋医疗:公司控股成立的深圳朋睿脑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依托脑机接口和柔性传感器、智能算法等技术,从事神经系统疾病诊断、认知训练、睡眠监测等领域脑疾病相关数字化诊疗产品及平台研发。
岩山科技:公司的脑机接口游戏操控系统视频展示了公司先进的脑机交互概念技术,主要体现了公司对视觉相关脑电活动进行实时、连续、精确解码的能力,该技术理论上可用来操控机械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