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绘画”系列推介计划|吴益文:每件作品都是生命体验的综合呈现

文化其实是个泉 2024-07-14 14:00:38

艺术家简介

1971年生于浙江浦江

毕业于美术报名家学院周韶华新水墨高研班

著有艺术史专著《非常中国绘画史》《非常道》

现居杭州、北京

其艺术实践致力于全球语境下的艺术转型,抒发工业文明、信息时代的审美感受。创作方法脱胎于手工刺绣和文字编排的生活阅历,融汇东方道家文化、禅宗思想与西方极简主义精神,形成兼具个性面貌、时代气息和国际视野的艺术语言。

INTERVIEW

专访吴益文

库艺术=库:过去一年您的生活和创作状态是怎样的?能否概述一下这一年中您的主要创作方向或作品主题?吴益文=吴:过去一年,生活照旧,创作方面也延续电阻、电路板材料的手工组合,但在“1的N次方”这一主题上有所深化、提升,图式方面作了一些变动,在严谨的符号化设计中融合了随机、偶然的自由度,使理性与感性达成某种平衡。

1的N次方1

电阻孔板

30 X 40 cm

2022

库:能描述一下您通常的创作过程和方法吗?从灵感产生到作品完成是如何一步步推进的?请以您近期的作品为例来分享一下?

吴:在材料、方法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作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留白所形成的图象上。我在动手创作作品前,一般情况下在脑子里会有一个大体的设计稿,并在电路板上做好重要节点的定位,确保图形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保留一些弹性的空间。譬如《1的N次方/11》这件作品,作品下部的符号提取自《1的N次方/5》的局部,并进行了强化与改进,使之更具有独立性,并赋予更大的想象空间。在完成下部的符号后,忽然感觉上面部分可以采用许多小方块,与下面的符号形成一个对比,打破符号的机械感。同时在制作过程中,也考虑到这些小方块宜采用竖向,与下面符号的纵向势能对接。1的N次方5 电阻孔板30 X 40 cm20221的N次方11 电阻孔板40 X 60 cm2024

库:您认为您的作品与自身关联性如何,与您过去或当下的经历密不可分?

吴:我觉得我的作品就是我本人,创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本人生命体验的综合呈现。现在回过头去审视自己的作品,惊异地发现从一开始就步步走向自己的生活原点。从传统绘画跳出后,自水墨方块开始,就形成了一种隐约的图式语言,越到后边越清晰。现在我把这种图式总结为“1的N次方”,即一个单一元素的无数次重复。这个图式是怎么来的?其来源出处曾经让我自己也是一头雾水,最近一年突如醍醐灌顶:这种图式语言来自灵魂深处,来自写在DNA上的生活痕迹。吴益文的工作台在我的童年时代,时常见到心灵手巧的母亲用针线缝补衣服、纳鞋底、绣十字花、绗缝,成年后,我又在一家纸质媒体从事了近十年的文字编辑工作。这些生活经历和工作阅历,都悄然转化为生物化学信号,并通过细胞核写入DNA编码。记录这段生活经历和工作阅历的编码,在适当的时机,在某种环境或条件下,悄然以某种似曾相识的形式还原或展开。就像历经岁月沉淀发酵的陈年普洱,茶叶的形、色、味均已发生巨变,但在热水的冲泡下,茶叶的原始信息徐徐舒展开来。

1的N次方2 电阻孔板30 X 40 cm2022库:在工作时您如何保持兴奋或在场状态?如何调动您的感受?

吴:当我在工作台前坐下来,仿佛就进入了战场,外面的世界一下子安静下来。其实在很多时候,当我开始工作时脑子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图象,手工劳作一两个小时之后,才慢慢地明晰起来。就像下围棋,放下一颗棋子后,自然就知道了下一颗棋子该放到什么位置。随着棋盘上的棋子越来越多,布局越来越复杂,需要考虑的关系就越来越多。可以说,我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生长的过程,随机应变,自然生发。所以看似机械的手工重复劳动,其实随时在接受各种挑战,这使得我一直处于在场状态。1的N次方3 电阻孔板30 X 40 cm2022库:在绘画创作之余您是否还有一些其他的兴趣爱好?是否有哪位艺术家对您的创作有所影响?吴:除了艺术创作,平时喜欢听音乐,听郭德纲的相声,也喜欢看电影,关心国内、国际时事。我觉得艺术创作不能躲在象牙塔里,要深入生活,关心世界。艺术有自己的内在规律,但不能局限于艺术本身,艺术是艺术家对自己的生命体验以及对所处时代、世界的思考与表达。我用电阻、电路板作为材料创作已有六七年时间,前几年的作品画面中没有明确的符号,主要通过留白来表达时间与空间关系,画面比较优雅抒情。但江苏“铁链女”事件以及俄乌战争爆发后,对我的思想触动很大,我觉得在大是大非面前,需要有明确的立场,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该反对的,赞成该赞成的,不能模棱两可。受此影响,我的作品中开始出现边界明确的符号。1的N次方4 电阻孔板30 X 40 cm2022要说对我影响较大的艺术家,主要在方法论层面,有克莱因、蒙德里安、贾德等。1的N次方6 电阻孔板40 X 60 cm2024库:参与过库艺术创研工作坊的学习后给您的创作带来了哪些改变?

吴:我参加过两期库艺术创研工作坊,可以说受益匪浅。一方面拓宽了视野与思路;另一方面认识到自由绘画中蕴含严谨法度,艺术与科学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收与放之间达成平衡。1的N次方7 电阻孔板40 X 60 cm2024库:您现在仅靠艺术作品销售能够支撑生活吗?家人是否支持您的选择?

吴:选择做一名艺术家,就是选择一条不正常的人生道路。不疯魔不成活!所幸的是,走这条不同寻常的路得到家人的支持。1的N次方8 电阻孔板40 X 60 cm2024

库:如果请您用一个词为这一年做一个注解,这个词应该是什么?为什么?

吴:坚持。唯有坚持才有希望,唯有坚持才有可能。

1的N次方9 电阻孔板40 X 60 cm2024库:近期在艺术创作方面有何规划,有什么展览计划?

吴:近期,打算集中时间精力创作几件尺幅较大的作品,主动出击,参加艺博会。1的N次方10 电阻孔板40 X 60 cm2024 ESSAY学术主题介绍

很多人会去揣测历史,选择“面向艺术史而工作”。事实上,“历史”也是一种观念,虽非任人涂抹,却也会因人而异。放眼当下:艺术史何在?当下的“历史”,正在于创造。

六年来,库艺术所倾力打造的 “自由绘画”创研工作坊及其后续的多个专项课题研究工作坊,不仅深化了对绘画艺术的研究,更挖掘出了一批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他们怀揣对艺术的纯粹热爱,坚定地走在个人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库艺术教育这一平台的成果,也看到了我们正在创造自己的历史。

为了让更多的人领略这批艺术家的风采和作品魅力,库艺术教育现隆重推出“自由绘画系列推介”计划,旨在发现和推广那些最具个性,最有发展潜力和艺术语言特色的艺术家个案。通过广泛的媒体平台宣传、联合798艺术区画廊(美术馆)举办个展、双个展或携带作品参展艺博会等方式,全方位展示艺术家的才华和创作力。力求在这一系列的学术活动中,将“自由绘画”打造成志同道合者聚集的广泛的知识生产平台,让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能表达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库艺术“自由绘画”工作坊(第六期) 报名即将截止

“自由绘画”创研工作坊

第六期导师阵容揭晓

谭平、保科丰巳(日本)、顾黎明、黄拱烘(德国)

线下交流时间:2024年7月22日-8月4日

为期14天的集中式交流与创作

举办地点:北京

招收人数:28人

策划方:库艺术教育

主办方:艺时代(北京)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客服微信:kuyishu001

联系电话:010-84786155

0 阅读:0

文化其实是个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