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工作坊的最后一天显得格外珍贵。这一天授的特别讲座“画画这件事”,以及一场别出心裁的展览,以全新的视角展示学员们在工作坊中的创作状态与成果。
作为德国著名的当代艺术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翟纽克教授的单色作品就作为“极端画派”的代表作参加卡塞尔文献展,引起极大的关注,慕尼黑当代艺术博物馆还为他的作品设立了专厅,可见教授在学术上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在长达40余载的色彩绘画实验之旅中他坚信:“色彩能够超越地域和文化,直指感官,是一种通往心灵路径最短的媒介”。在讲座中,翟纽克教授不仅分享了自己对绘画、观看、平面与空间的独到见解,还深入探讨了他对歌德色彩进出理论的理解。讲到激动处甚至站起来指着背景中也是此次大家共创的一幅作品开始讲解。教授平和亲切,一一将自己绘画人生中的领悟娓娓道来,听完之后与其说获得的是知识不如说更多的是他的人生智慧!





杰瑞·翟纽克教授现场在《画画这件事》(How to Paint)书籍上为成员和嘉宾签名
与此同时,画室也化身为展厅,学员们的课题实践作品与导师共创的大作纷纷亮相,呈现出与画架上截然不同的观看效果。学员们站在自己的作品前,分享创作心得与对导师课程的感悟,这种直观的呈现方式让大家看到了彼此在绘画道路上的成长与变化。















导师寄语
Mentor's message黄拱烘 | Huang Gonghong
在工作坊中经过短暂的相处,我看到了大家的进步,也看到大家对绘画的热情。我觉得老师的作用就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跟学员一起通过一些特定的方式从各个方面将色彩绘画中的问题变得尽量清晰。我也特别强调绘画现象的重要性,就像下围棋,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盘相同的棋。因为它非常复杂,绘画的过程与下棋的过程很相像,如同我们没办法在博弈之前完全了解和把握棋的走向,在绘画过程中必须关注各种各样的绘画现象。绘画是一种概念的物质呈现,油彩跟我们想要表达的总是有差距,因此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这就是绘画的现象。我们只能在绘画的现象当中跟大家一起讨论怎样去应对在我们经验之外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色彩绘画的一个比较本质的意义。如果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在没有导师的时候自己也可以继续创作。看到大家在短时间内就懂得了这个道理,懂得了怎么去面对绘画。也理解了色彩、材料、空间等概念的本质。但更重要的是大家能够在每一个当下去很具体地关注绘画跟自身的关系,理清楚这些关系,朝着这个方向继续走就对了。

马树青导师与部分成员合影
成员感悟
Members' perception
乌日晗 Wu Rihan
本次工作坊的导师皆为国内国外知名当代艺术家,且在绘画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经验。黄拱烘老师教学极富激情且睿智健谈,他废寝忘食、不分昼夜的在工作室同同学们交流艺术。擅长由浅入深,高屋建瓴的引导同学们对色彩绘画的本质进行深思长考。通过黄老师的悉心引导,我们对色彩的物质属性和艺术背后的概念逻辑逐步建立认知,得到了宝贵的创作方法论经验,进而深入体味了作品背后逻辑架构和精神属性的重要性。马树青老师则反复梳理艺术、观看、观念的逻辑关系,强调了绘画的“时间”“空间、“概念”属性。他重视绘画中哲学性思辨的重要性,也强调作品创作的开放性和观看性。马老师通常习惯从一个话题出发,剥丝抽茧的捋清抽象深奥的概念。结合针对性极强的课题作业,马老师通过言语和思想拉扯同学们的思维,细品深思余韵悠长。英格丽老师重视实践,善于就作品中的具体问题出发,阐述色彩绘画的要求和要领。她的教学非常直接的对同学们的作品提供了直接明晰的反馈,大家获益良多。由于其对欧洲和美国现当代艺术了解更为清晰,我们也间接的获知了色彩绘画在当代艺术中的状况。经过个阶段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块演进,我们对色彩绘画的要素:“空间”和“材质”,都有了各自的体会。在作业和作品创作中,大家充分的汲取了色彩绘画的营养,提高了对色彩绘画的认知和色彩运用能力,作品中的色彩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同时,通过三张大画的集体创作,对“行动”、“时间”、“空间“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期待这些收获能够持续不断的激发我们后续的作品创作。乌日晗作品
秦艳芳 CoCo
这次参加工作坊,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色彩绘画(FARBMALEREI)和使用色彩绘画的区别。我很热爱色彩,所以在工作坊第一天,使用色彩创作了一副非具象作品,那是一幅感性引导下的作品。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有意识地运用“色彩绘画(FARBMALEREI)”的原理,把色彩作为独立的物质而非手段进行表达,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理性的制约,如同带着镣铐跳舞,痛并快乐着,终于创作出另一幅不同风格的作品,这种体验为我今后的创作打开了新的思路。此次工作坊的四位导师,虽然在同一领域,但教学上有不同的模式,艺术创作上有独特的个人风格,让我们接受到了多侧面的感染。秦艳芳作品
魏籽 Zenia
我一直在思考我为什么要画画?画哪一种画?画抽象的意义?我记得马老师说过一句话让我记忆特别深:“你要重视每一块颜色在画面中的作用,你要公平的去看待每一块颜色。”我觉得这就像每一个人的人生,他如何去生活一样,关系特别深。我们画画有可能有意义,也可能没有意义,但是寻找意义本身的那个路径会成为意义,反映出你如何去认识世界。所以我觉得这一次来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思想上我都得到了很多,非常珍贵。以后我会做更多练习,让画画成为我生活最重要的部分,成为我认识世界最重要的部分。魏籽作品
魏籽作品
陈檬 Chen Meng
我在来这次课程学习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色彩绘画,甚至连抽象绘画也没接触过,所以虽然每位老师都讲的非常好,非常深入,但是我都不太敢听太多,因为我怕听得太深入之后行动会跟不上思想,如果我想的比做的多的话,肯定会影响我作为一个初学者的探索。最后我选择展出的这两件作品基本都是对丙烯材料和画布的一种初步的探索。其中一张画上面最开始是用加了很多水的丙烯进行流动,后面又铺了一些色块,我觉得还不是特别的统一,于是又上了一层水性的颜料。在选这幅画时,黄老师和英格丽认为虽然不是特别完美,却代表了我的一个探索过程,是有个性和生命力的。另外一幅小画我个人比较喜欢,在即将展出之前,在最右侧空出的地方还差一笔,在那一笔上,两位老师提的意见和我的想法完全契合,而这幅画也能体现我在整个课程中的一个进步,所以为它取名为“开始”,也许这些作品也许不够完美,但是却是我在色彩绘画上的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班舒阳 Ban Shuyang
这个课程让我从水墨世界进入了色彩世界。最初我只想跟着年轻朋友们玩玩,随便涂抹几笔交作业,可是越画就越认真起来,最后甚至感动得稀里哗拉……我想,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谢谢参与的全体老师和同学朋友们!班舒阳作品
王亚君 Wang Yajun
我在这次的色彩绘画课程中收获特别多,集中创作了很多作品。四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很不同,黄拱烘老师的教学充满激情和感染力,他对于抽象绘画的理解对我影响非常深,让我们很快就能进入创作的状态。马树青老师的特色是非常理智,他引导我们去寻求绘画色彩里的一种看不见的东西,有很深的哲理性,这也是我一直在绘画的路上想要探寻的。英格丽老师教学中的实践性,具体的实操性特别强,她会从每个画面里找出具体的不足,以及在色彩规律里欠缺的部分。这样的指点对我在实际的绘画创作上也有很深的影响。杰瑞教授在价值观方面对我影响最大,他说“你的绘画就是在找自己,你做自己的时候就不用管什么风格,因为在做自己的过程当中就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和风格。”这也是我一直在绘画领域去实践的一个方向。这次我还要感谢自己,不管是习作还是创作,我都很认真的对待自己的每一幅作品,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收获。这次能在工作坊能画出那么多作品,包括最后能做这个展览都出乎我的预料。我在任何阶段都没有这么高强度地吸收过这么多的概念和方法,希望回去后能继续延续这条路,在色彩绘画的领域里深耕自己,至少对得起自己在这条路上的选择。王亚君作品
赵红欣 Zhao Hongxin
这是我第二次来库艺术学习了,每一次的收获都特别大,都能让我重新思考绘画这件事,让我在绘画当中更自由,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技能技法到认知理论,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在这次的学习中我重新认识到了怎么更好地运用色彩,以及如何更好的表达自己。色彩是一个很宽广的知识性非常强的领域,我希望在今后的创作中发现色彩更多的可能性,有不一样的东西出现在我的画面当中。赵红欣作品
鲍晓丽 Bao Xiaoli
我曾参加过多期库艺术自由绘画创研工作坊,但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之前我很喜欢用色彩去绘画,可是这个工作坊让我理解了如何用色彩去思考。在工作坊的学习中我体会到,一块色彩的成立是取决于它周围的颜色,取决于这个空间,因为它要营造一种色彩关系;同时我也知道了色彩首先是一种物,是一种材料,我们面对它需要去做一种思考。在与平面的画布不断发生碰撞的时候,我体会到这才是绘画,是我成为更好的自己的的一个过程。在这里我觉得像回到了童年,充满了激情,这种激情和热情随时陪伴着我,哪怕工作坊暂时结束了,这种激情还是会一直陪伴着我。鲍晓丽作品
刘丰琦 LuLu
通过这十天的学习,从黄老师、马老师到英格丽,我了解到了整个德国的慕尼黑美术学院的色彩体系的脉络。他们有一个共同理念,但是最后每位同学在一张大的画布上去输出这个理念的方式都不同。三张大画确实给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带来很大的启发。我觉得怎么在自己的画面当中去体现慕尼黑美术学院的色彩体系,特别是杰瑞教授的作品画面里的色彩、抽象、平面这三个概念是非常深刻和漫长的一个体验过程,并非是这短短的10天之内能够完整表达出来的。在这10天里我们更多学到的是一种概念的思维逻辑的清晰,这个清晰很重要,带着这个清晰的概念回去再进行创作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一个主导,就不会迷茫了。刘丰绮作品
赵梦阳 Zhao Mengyang
我是第二次来到色彩绘画工作坊,这次收获比上一期更多。我在本科的时候就非常幸运的遇到了马树青老师,当时对我们影响非常大,他带领我们很顺利的进入到抽象绘画这个系统当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如果想在这个领域里面深耕或者是做得更好,还是需要慢慢的去简化自己的语言,让色彩更纯粹,可以独立出来。其实我也思考了一些关于色彩的问题,于我来说“色彩主体性”很重要,我认为在一幅绘画里面如果色彩开始说话了,那么这幅画就成功了。这次来也非常感谢黄老师,还有英格丽和杰瑞教授。幸运的因为色彩能跟大家聚在一起,这可能就是色彩的力量。
婧园 Jing Yuan
我天生对线条特别迷恋,觉得如果一幅画没有线条就没有筋骨,所以在绘画中尝试使用一些线条,但是在画线条的时候,我也尽量不是只用手臂而是用我整个身体来画。我发现我是一个特别喜欢用身体作画的人,可能是因为我平时用脑过度,我的工作和生活里都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所以我跟我的身体连接性很弱,这个时代大部分人也都存在这个问题,人和自己的头脑更亲密,和身体更疏远。但是,有的时候真理其实往往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之中,并不是存在于我们的头脑和思维之中。没想到这次学习给我开启了一个通道,我居然可以将绘画作为载体和我的身体有一个很亲密的重新认识身体能量的渠道,给我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的新的视角,新的窗口,新的通路,至于这个通路会把我带向何方,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很期待!婧园作品
王冰双 Wang Bingshuang
这几年自己在家里画画碰到了很多技术性和理论方面的问题,所以这次我其实是带着这些问题来的,我想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的认知、理论和技术。我觉得在这次工作坊中学到了很多,不过这只是开始,回去以后我会进一步把学到的东西融入到我的创作中。王冰双作品
苏伊拉图 Suyi Latu
我小时候生活在大草原,男男女女蒙古族人在茫茫的大草原中穿着鲜艳的衣服,在草原上那种孤独的生活环境中,蒙古族人通过色彩与自然对话,用色彩跟自然跟严酷的生活环境抗衡,这对我的绘画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但是随着时间久了,我慢慢成了一个城里人了,开始画一些很灰的颜色。这次来到库艺术色彩绘画工作坊,三位老师让我重新打开了色彩的视线,让我对平面绘画的理解有了一个转变,对于绘画的心态也变得松弛了一点。所以非常感谢三位导师和杰瑞教授,同时也感谢库艺术教育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环境!苏依拉图作品
贺文婷 He Wenting
这次的色彩绘画课程让我收获的盆满钵满。在跟黄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发现面对一幅画面时不只是单纯地面对一些物质材料,而是需要反复地跟客观世界以及自己的内心进行对话。英格丽老师也跟我探讨了胶条的使用,让我认识到创作时需要严谨,不能随意加入什么东西后再去协调画面的关系,任何介质材料的加入都需要兼顾每一个边角以及内部的关系。贺文婷作品
王建平 Mark Wang
我应该是这次工作坊收获最大的人。我以前从来没画过架上绘画,没想到这次来居然能画出作品,思想也有大的变化。我觉得我慢慢的领会了色彩绘画的真正意义,也相信自己能够坚持画下去。将来我想从我的设计工作出发,结合色彩绘画的一些原理,做出一种新的风格。王建平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