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出征朝鲜,毛主席设宴壮行,三杯茅台下肚:我送你一言一物

凡梅说历史 2023-06-10 04:41:04

毛主席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1950年10月7日,北京,天高云淡,金风送爽,中南海丰泽园显得清幽典雅,呈现出一派少有的闲适与恬静。

这一天的朝鲜,却是风云涌动,美军打着“联合国军”旗号,肆意妄为,公然突破中国出兵朝鲜的“底线”——越过“三八线”。

难得休息一会儿的毛主席,上身穿着驼色毛衣,脚穿一双老布鞋,在菊香书屋外的庭院中散步,时而止步凝思,时而远眺。

毛主席自打1949年6月入住菊香书屋,一直到1966年8月才搬走,在这里生活了17年。康熙曾经给菊香书屋题联“庭松不改青葱色,盆菊仍靠清净香”,表达的便是菊香书屋花香清净。

手中一支烟快要熄灭时,毛主席来到一盆金黄色的菊花面前。在缭绕升腾的烟雾中,对着金菊喃喃自语道:“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

这是出自吕尚名篇《六韬》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得到贤良将才的国家,军队才会强大,国家才会昌盛;得不到贤良将才的国家,军队必然衰弱,国家走向危亡。

两天前,政治局会议终于议定出兵朝鲜,面对20%的赞成,20%的反对,60%的不定,从西安接来的彭德怀在关键时刻力挺了毛主席。

毛主席和彭德怀

彭老总的拥护,为让眉头紧锁了几天,煞费苦心数夜的毛主席,得到了一丝慰藉,心中的石头也落了下来。原本在大西北搞经济建设的他,在粟裕病重,林彪抱恙的情况下,敢于临危受命,率军出征,是名副其实的贤良将才。

毛主席准备中午设家宴,为即将奔赴东北就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彭德怀壮行,他要与这位贤良将才畅谈一番。

因为毛主席没有专门的餐厅,所以这次家宴就选在办公室兼客厅的菊香书屋东厢房。

彭德怀让秘书送走侄儿侄女后(彭德怀出征朝鲜前:抽闷烟,与侄儿侄女同睡地毯,每人户头存一百),便乘车赶往丰泽园,一路上他怀着既感激又忐忑的心情,感激是能够被毛主席专门设家宴招待的是很大的荣耀,忐忑是因为不知道这场家宴主席还有哪些交代,自己能否做得到,心中没有底。

不一会儿,车子便停在了丰泽园外,身穿中山服的毛岸英早已等在门口,等彭德怀的车子一停稳,他便上前来为彭德怀开车门,两人对视一笑,便朝屋内走去。

毛岸英把彭德怀直接领到菊香书屋东厢房,毛主席已经在屋内等候了,见到彭德怀进来,便兴奋地迎上前去说道:“贵客到了,开饭!”

毛主席一边和彭德怀握手一边说:“老彭啊,明天你就要去东北走马上任了,今天中午抽点时间,咱们吃个便饭。”

很快,菜被端上桌,彭德怀看了一下桌子上红红绿绿的家常菜,有苦瓜炒腊肉、辣子火焙鱼、肉末酸豆角等,高兴地说:“好菜,一看就是湖南风味!”

毛主席笑着说道:“饭菜不算丰盛,只是比平时的四菜一汤多了两个菜。这些都是岸英探亲时从家乡带来的,地道的湘菜了!”

身为开国元首的毛主席,一直没有改变简朴之风,他对饮食质量的要求可以说是非常马虎,对孔老夫子那套“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说法深不以为然。

“是啊,我也有很长时间没吃过湖南的腊肉、腊鱼、辣椒了。”彭德怀说着,便在毛主席的牵引下坐了下来。

毛主席喜欢抽烟是公开的秘密,毛主席不喜欢喝酒也是公开的秘密,然而今天他要破例,为即将奔赴朝鲜战场的志愿军司令员破例。

毛主席

所以,当见到桌上摆出葡萄酒时,他一摆手:“撤下去,这是出征酒,要来真的,上茅台!”

服务员连忙取来茅台酒,正欲斟酒时,又一次被毛主席制止,“今天这酒得由我来斟!”

朴实的彭德怀,连忙起身,并对毛主席说道:“主席,这可不敢当哦!”

“什么敢不敢当,老彭,我斟酒是有道理的啊!”毛主席一手拿着茅台酒瓶,一手端起放在彭德怀面前的酒杯。

彭德怀也不再拒绝,期待着毛主席所说的道理。

毛主席给彭德怀斟完酒后,动情地说问道:“我们相识多少年了,老彭?”

彭德怀对两人的相识,相处记忆犹新,对于日子也是如数家珍,毕竟是艰难岁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1928年冬,我带红五军上井冈山与你会师,到现在快二十三年了啊。”

听罢,毛主席的眼眶已经充满了眼泪,“二十三年,不容易啊!这一路上,你支持我多哦。”

确实如毛主席所说,彭德怀对于毛主席的支持是过命的,对毛主席的拥护也是日月可鉴的。

当年,井冈山被包围时,正是彭德怀带着几百人死守,明知守不住,依然坚守着,那时的他也是临危受命。

井冈山

会议决定把留守井冈山的担子交给了彭德怀。散会后,毛主席冒着霏霏淫雨,赶上已走出会场的彭德怀,激动地说:“老彭,临危受命,这次守山极为艰难,你们的担子很重哟!”

“没得办法,重担子总得有人挑!”彭德怀淡淡的一句话,也是沉甸甸重量。

革命时期,彭德怀的英雄气概和拥护中央决定的做法一直没有改变、从三军团很多干部反对过赣江,彭德怀一言九鼎,最终成功过江,到长征时为了照顾一军团的历史,将自己带出的三军团拆散了编入一军团,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从八年抗战挺近大别山,在环境最恶劣、最穷的战区打游击,有时连黑豆都吃不上了,再到百团大战,歼灭日本鬼子,解放整个大西北!

彭德怀,人如其名,德怀、德怀、有德可怀,心中有德,胸怀天下,如今美国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祖国和人民的安危收到威胁,彭德怀又是临危受命,奔赴前线,吃苦受累,抗下重担!

这样的英雄,这样的格局,这样的胸怀,怎能不让世人敬仰!

毛主席举起酒杯,对彭德怀说道:“如今天下红了,我毛泽东在北京享福,却要把你派到朝鲜吃苦受累,我心中不安哪,你说这第一杯该不该敬啊?”

不善言辞的彭德怀,立即举杯,眼睛也湿润了,“共产党员嘛!党叫到哪里去,就得到哪里去,应该的。你给我敬酒,我不敢不喝,干!”

三杯酒下肚,不胜酒力的毛主席连脖子都红了起来。

于是放下酒杯,便点了一支烟,然后说道:“老彭,你要出征,我没有别的可送,只有一言一物相赠,这一言嘛,就是你一定要注意安全,美国人的制空权很凶哪,战略上藐视,战术上一定要重视,我毛泽东和共产党不能没有你彭大将军啊!”

彭德怀听后,感动不已:“主席言重了,我彭德怀不过是一个农民,该出力时,绝不退缩,这一言有了,一物是什么宝贝啊?”

彭德怀心急地问毛主席相赠之物是什么,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不希望毛主席再喝酒了,自己虽有海量,但主席也是日理万机,可不能因酒误事,自己也是肩负着天大的担子,也不敢开怀畅饮。

这时,毛主席拍着跑里跑外,端菜斟酒,添茶递烟的大儿子毛岸英,笑吟吟地说:“老彭啊,我要把这个大儿子送给你,让你带他一同去朝鲜打仗!”

此言一出,彭德怀连忙放下手中正准备夹菜的筷子,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毛主席会说出这句话,他要让自己的宝贝大儿子上战场!

彭德怀是了解毛岸英的,岸英出生在湖南长沙,是毛主席和杨开慧的第一个孩子,大革命失败后,便跟随母亲杨开慧和两个弟弟毛岸青、毛岸龙回到长沙县东乡板仓隐蔽。

毛岸英和毛岸青

几年后,为了邀功的湖南军阀何键将杨开慧和孩子一起抓进监狱,以此逼迫毛主席现身,后来母亲遇害,毛岸龙不知所踪,幸好毛岸英则和弟弟毛岸青被“红色牧师”董健吾救出,并在1936年托东北军的将领李杜送往欧洲,并到了苏联。

这期间,毛主席一直惦记着两个儿子,但革命重任在身,一直忙于工作,连给两个儿子写信的时间都没有,直到1941年才频繁通信。

也在这一年,19岁的毛岸英先后进入苏雅士官学校、莫斯科列宁军政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成了一名中尉,并成为苏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坦克连指导员,并参加了苏德战争。

苏德战争异常残酷,那时一个中尉的命就如飞蛾一般,步入战场就像扑火一样,能活下来已经算命很大了。

战争结束后,毛岸英受到了斯大林的接见,还赠送给了他一支手枪,以此作为他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最高奖赏,这支手枪直到生命终止他都一直带着。

1945年,毛岸英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也在延安王家坪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父亲。当毛主席见到23岁的儿子比自己个头还高时,心情大好,原本病重的身体也好了许多,这大概就是亲情的力量吧!

毛岸英

回国后,毛主席敏锐地察觉到,毛岸英的着装打扮、言谈举止已经被苏联10年的生活留下印记,于是他让毛岸英脱掉苏军军服和西服,换上旧灰布军装,并让他和普通干部、战士一起吃饭。

不久,毛主席又让毛岸英当农民种庄稼,在羊圈中掏粪、垒粪,在枣园开荒、播种、锄草、收割、打场、交公粮,时常一身黄土,两腿泥,双手也长满了老茧。

看着已经大变样的儿子,毛主席喜滋滋地说道:“这就是你上劳动大学的毕业证!”

此后,他又到冀中、山东搞土改,并参加了中宣部、中央机关保卫训练班的工作。

1949年10月1日,在全国期盼下,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本个月之后的10月15日,毛岸英与张文秋的女儿刘思齐结婚。

1927年,在武汉召开的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毛主席见到新婚才3天的张文秋,便开起玩笑:如果你生了女儿,我们就要‘对亲家’。谁曾想22年后竟成了真。

新婚不久,毛岸英便跟随李克农访苏并担当翻译,回国后他又主动要求到基层锻炼。1950年夏,毛岸英出任北京机器总厂党总支副书记,并决心“在这个工厂连续不断地做十年工作”。

毛岸英进入工厂工作前,毛主席对他说:“你也要学一门技术,做一个普通劳动者。”当看到儿子的衣服沾满油污,手上又有很多老茧子,毛主席感到很欣慰,儿子是把自己的要求听进去了。

毛主席和长子毛岸英

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让一块巨石从天而降,打破了新中国的宁静,毛岸英也不能再安下心来工作了,在这个工厂连续不断地做十年工作的诺言可能要违约了,因为他想去前线,杀敌报国,保卫家乡。

所以就在父亲问自己工作情况时,他便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并向毛主席问道:“爸爸,中央是不是决定出兵抗美援朝了?”

面对儿子的提问,毛主席没有回答,转而说道:“岸英,你要牢记,我们共产党人平常一向都是吃苦在先,战时牺牲在前。你已经是共产党员,又是我毛泽东的儿子,你更要做到吃苦在先,牺牲在前。”

毛岸英用力地点了点头后,回去后便向组织上提交了请战书,要求参加志愿军。

于是毛主席便想在这次为彭德怀壮行的家宴上,将儿子毛岸英作为“一物”赠送给彭德怀,让儿子经历战场历练。

“我这个儿子不想在工厂干了,他想跟你到朝鲜打仗去!”毛主席指着毛岸英说,“抗美援朝,是政治局同志集体讨论决定的,儿子报名想当志愿军是他自己选择的,他要我批准,我可没得这个权力哟!你是司令员,你看要不要收他这个兵呢?”

毛主席和长子毛岸英

彭德怀闻言一怔,连忙对毛岸英说:“你在单位负有重要责任,恐怕离不开吧?去朝鲜可有危险呢,美国飞机到处扔炸弹,你还是在后方吧,在国内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也是对抗美援朝的支持嘛!”

听彭德怀这样一说,毛岸英有些着急:“彭叔叔,这不是开玩笑,我考虑好几天了,你就让我去吧,我要亲眼看看美国鬼子这只纸老虎是个啥样子!我在苏联的时候,进过军事院校,当过坦克兵,和德国鬼子打过仗,参加过苏联的大反攻,还一直打到柏林呢!”

“好,有勇气!你这位参加过二战、打败过希特勒的坦克中尉,人不大,现代化作战经验还是满丰富的嘛!”彭德怀说完转过头去面向毛泽东,用征询的目光看着他,似乎在说:我哪能到主席家里招兵买马,这件事还得你这个当老子的做主呀!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呢?

然而,高深莫测的毛泽东未作反应,只是拿起筷子简单说了一句话:“有话慢慢谈,民以食为天,先吃饭要紧。”

此次赴朝作战绝非易事,客观差距还是存在的。美国财大气粗,兵多将广,力量对比悬殊,当时新中国钢产量只有65万吨,而美国的钢产量为9800万吨,是新中国的163倍;美国有85年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武器装备上也比新中国强得多,美国一个军有各种炮1500门,志愿军一个军才36门,差距很大。

面对这样的对手,毛主席又将话题转移到战事上,于是对彭德怀说道:“老彭啊,这是一场比保卫延安更艰苦复杂的战争,如何能战胜敌人,你想过没有?”毛泽东知道他们面对的不是腐朽不堪的国民党军队,而是历经二战洗礼的世界上最强的军队。对付这样一个拥有更多、更先进武器的强大敌人,实在是太难了!

毛主席

彭德怀的回答却让毛主席欣慰不已,“据了解,麦克阿瑟这个人恃强骄横,目空一切。我们就以骄而乘之,正如主席您说过的‘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发挥我军的优势,最终是能够打败敌人的。另外,还有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在内,他们在道义上、精神上会支援我们的。”

“说得好,说得好!”毛泽东重新点燃一支烟,“老彭啊,我看第一仗先把恐美病打掉。你的小名叫石穿,我叫石三伢子,我这块石头投向杜鲁门,你那块石头投向麦克阿瑟,我看即使不把他揍扁,也能吓得他尿了裤子!”

彭德怀听得开心,哈哈大笑说:“主席,有你这块金刚石领头,我这块冥顽不灵的顽石也就跟着一块打过鸭绿江去了!”

这时,毛岸英端着两碗稀饭走上来,毛泽东笑着说:“岸英,你刚才不是对彭叔叔说打仗有你一份吗?”

“是啊,我刚才已经和彭叔叔说过了。”毛岸英向彭德怀身边跨进一步,“彭叔叔,现在可以批准了吧!”

彭德怀见事已至此,只好依从:“那好吧!我就收下你这位第一个报名入朝参战的志愿军战士。不过,你得听从我的安排。”

彭德怀知道毛岸英要到朝鲜战场已是无法推脱,可战场上枪炮无眼,他不希望看到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就这样,毛岸英荣幸地成为赴朝参战的名副其实的第一个"志愿军"。

10月8日上午,一辆又一辆轿车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送走一批负有特殊使命的人物:彭德怀、高岗、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和总参作战部以及几位苏联人。

不多时,一架里-2型飞机从北京东郊机场起飞,像一只巨大的铁鸟,冒着雨飞往沈阳,前方的乌云越聚越多,雨也越下越大,距离朝鲜战场也越来越近。

文/轩羲十三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