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15军一战士,邓小平下令:只要在世,大海捞针也要捞起来

凡梅说历史 2023-02-26 22:15:01

“英雄不仅比普通人有勇气,而且能把五分钟勇气无限期地延长。”——爱默生

1980年的北京,迎来了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此次北京之行是参加抗美援朝30周年纪念活动。一直视金日成为亲密战友和同志的邓小平,接见了他。

两人在会见中,自然免不了谈论起30年前那场战争,一些故事,一些英雄。

当金日成向邓小平打听志愿军十五军的战斗英雄柴云振时,邓小平便将头转向了身边的秦基伟。

秦基伟,这位经历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将军,在抗美援朝时三次请缨,最终担任志愿军第三兵团十五军的军长,而此时已经调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志愿军15军被历史铭记,是因为它是坚守上甘岭的主力部队,曾经面对6.2万的美军、118辆战车,350门大炮、3000多架次飞机的狂轰乱炸,坚守了40多天,顶住了“世界战争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力攻击”,最终将骄横的美国侵略者“按在”了谈判桌前。

秦基伟对部下可谓了如指掌,当邓小平转身问他柴云振时,他立刻回答道:“柴云振是十五军的一名战士,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朴达峰战斗中英勇顽强,志愿军总部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但是英雄勋章,至今无人领取!”

秦基伟接着汇报道:“我们也一直在找柴云振,但暂时不清楚他的情况,一旦打听到消息,我们一定及时向金主席报告。”

邓小平听完秦基伟的介绍后,食指一指,说道:“尽快派人寻找柴云振。只要柴云振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大海里捞针,我们也要把他捞起来!”

就这样,寻找战斗英雄柴云振成了一项重要工作,部队也专门成立了寻人小组。

怎么寻呢?在泱泱中华大地上,仅凭着名字找人,那真是应证了邓小平的话——“大海捞针”。

1926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五个年头,张作霖宣布东三省独立,蒋介石借“中山舰事件”逮捕、监视共产党人,中国大地正在军阀混战的黑暗之中。

这一年,柴云振在四川岳池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出生,因为出生贫农,首先要解决的便是生存问题,所以12岁的柴云振便开始到地主家中做长工,早出晚归。

1947年,年满22岁的柴云振,命运突变,原本打算在地主家干几年活,娶妻生子,了却此生的他,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

已经发动全面内战的国民党队伍,因为长期的诟病,贪污、腐败,早已千疮百孔,到了部队的柴云振经历了被欺辱、被打骂、饿肚子,心生厌恶。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耳闻解放军的军纪后,柴云振便萌生去意,每次和解放军交锋时,他总是回避放枪,几经周折,柴云振终于加入解放军。

1949年,渡江战役打响,作为二野渡江先遣队一员的柴云振担任机枪手,冲锋在前,面对敌人毫不手软,这一仗,柴云振所在的部队缴获三挺重机枪,他本人也荣获二等功,位居渡江作战英雄行列!

经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的洗礼,川、滇、黔、康地区剿匪战争的锤炼,柴云振已经练就了浑身是胆的英雄本质,并成为了共产党的一份子。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不久,柴云振便加入志愿军,跟随部队赴朝作战,并担任十五军45师警卫连1排班长。

1951年5月23日,志愿军开始向北转移,这时候“联合国军”和李承晚部队纠集13个师开始向志愿军进行疯狂反扑。

柴云振所在的第45师在芝浦里接到上级命令,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后撤,要求他们必须在这里阻敌10天。

至此,异常残酷的芝浦里阻击战在朴达峰打响!

志愿军15军45师134团3营已经坚守了8天,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还差两天便能完成阻敌任务了,可残酷的战争已经到达极限,加上敌我力量悬殊,3营7连、9连的战士们已经全部牺牲,包括卫生员。

眼看敌人就要爬上朴达峰阵地,8连的阵地也岌岌可危,一旦防线被破,向北转移的志愿军司令部、主力兵团、后方医院都将受到威胁,之前牺牲的战士们,血都会白流!

一直守在师部门前的柴云振听到传来的前线战报,知道阵地失守,主动向政委叶济峰请求参战。

就这样,柴云振与郭忠堂、王富贵、周辅清组成的一个战斗班,对敌人严密的火力网,展开分散偷袭,各个击破的战术。

那天,阵地上狂风暴雨,战况惨烈到连老天都在哭泣!

英雄没有虚名,柴云振带着3名战士,边打边冲很快便拿下了两个山头。然而,敌人为了阻止四名战士的反击,以密集火力不断进行射击,郭忠堂和王富贵不幸牺牲。

面对主峰阵地,柴云振深知就凭他和周辅清两人,正面强攻根本就无法完成任务。怎么办呢?柴云振稍加思索,想到唯一就是从悬崖攀登上去,给予敌人意想不到的突袭。

说干就干!柴云振凭借双手,一点一点地抠着石缝终于爬上了山顶,摸到敌人指挥部扔进去一颗手榴弹。

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让敌人一下慌了手脚,柴云振端起枪连续地进行射击。

这时候,在山下等待消息的周辅清听到山顶的枪声后,也爬起来向着山顶冲去,准备策应柴云振的突袭。在半路上与山顶逃窜下来的敌人撞了个正面,寡不敌众光荣牺牲,战斗班只剩下了柴云振。

缓过神来的敌人重新集结起来向山顶发起进攻,柴云振利用敌人留下的机枪居高临下地进行扫射,打败敌人多次冲锋。

很快柴云振的子弹就打光了,勇猛的柴云振便与敌人开始了肉搏,用手挖掉美军双眼,自己的食指却被敌人咬掉,最终身负重伤的柴云振精疲力尽地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增援部队终于赶来,后来才知道,柴云振战斗小组共歼敌200余人,缴获机枪五挺,一部电台,柴云振一人就歼敌上百,古代的“百人斩”最多如此!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被担架抬到后方医院的柴云振,苏醒后,便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因为柴云振是被临时上阵的,阵地上的战士全部牺牲了,所以部队便为包括柴云振在内的几名战士都举行了追悼会,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记个人特等功的柴云振,便“牺牲了”!

后来,包括黄继光、孙占元这些著名的战斗英雄,也深受柴云振事迹的鼓舞,都曾高喊着“为柴云振报仇”的口号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敌人。

回到国内的柴云振,在医院又住了一年多,伤愈后,被定为三等乙级伤残,带着500斤大米的复员费回到了家乡。

此后,他先后担任过大队长、乡长,公社党委副书记等职。三十多年里,柴云振默默地为党和人民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从未吐露自己的功绩,谁也不知道他是一位大英雄,实在让人敬佩!

为了尽快找到柴云振,部队从柴云振曾经的战友入手,最终确认了柴云振带着西南地方口音,有着南方人的生活习惯。

邓小平得知这个情况后,便下令:开动所有宣传机器宣传,并在云、贵、川三地的各大小报上刊登寻人启事,一定要尽快找到柴云振下落。

有一天,当柴云振的儿子翻看《四川日报》时,看到了寻找父亲的寻人启事,并回家向父亲求证!

可谁曾想,柴云振却不以为然,说报纸上要找的人并不是自己。儿子抓起他那支断了食指额问道:“这不就是你被美国鬼子咬断的一个指头嘛?”

在儿子和全家的坚持下,柴云振最终同意回部队看看,其实这也是他埋藏在心里的愿望,只是自己认为自己残疾了,不愿给国家添麻烦!

在部队,柴云振见到了昔日的首长,当问到柴云振有什么要求,柴云振平静地说道:“没什么要求,我那一个班都牺牲了,唯一剩下我。我有幸活在世上,应该代战友们做点事。”

柴云振被找到的消息,很快就传到邓小平那里,邓小平很高兴,他欣慰地说道:“找到了柴云振,我也就放心了。”

后来,经中央军委批准,柴云振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代表团的成员,应金日成的邀请前往朝鲜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35周年纪念活动。

在朝期间,金日成两次接见柴云振,并给他颁发了“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当然也见到了自己的“遗像”!

柴云振对金日成说:“我还活着的呀!这‘遗像’我得带回去!”

柴云振带着自己的“遗像”归国后,受到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所到之处都是鲜花、笑脸和赞誉。

可面对这—切,老英雄却说:“荣誉属于祖国和人民,我只有多作贡献来报答”。

2018年12月26日,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安详地走了,享年93岁,可他留下的英雄事迹依然长存!

文/轩羲十三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