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撞见村花在溪边唱歌,她爹拦住我:除非你教她一辈子

涧下说商业 2024-12-08 02:52:52

■作者:涧下水长流 ■素材:沈明远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1987年的夏天,我从南京音乐学院毕业了,眼看着同学一个个都拿到了分配的名额,有去医院当文工团的,有去大城市当教师的,而我呢?六月的艳阳高照,晒得我浑身难受。毕业报到的礼堂外,我依然在黑板前,看着最后一批分配的名单。

“小沈,你怎么还在这里发呆啊?”辅导员老师看了看我的名字,“你的分配表还没拿呢!”

我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真的,我这个人从小就没啥出息,要不是爹死得早,娘拼死供我上音乐学院,说不定我早就回老家种地了。

“老师,我这名次,怕是轮不到什么好单位了吧?”我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你还知道啊!整天就知道练琴,别的课都不管不顾的,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辅导员拿着我的分配表,用力地敲了敲桌子,“不过,你还真别说,还真有个地方要你。就是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去。”

我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老师,哪里要我啊?”

“杨家村,是咱们江南水乡的一个富裕村,村支书杨国强去年给他女儿买了一架钢琴,想请个老师去教琴。这不,正好看到你还没分配,就问我要不要推荐你去。”

“杨家村?”我愣了一下,“那地方在哪儿啊?”

“就在咱们南京郊区,坐汽车大概两个小时就到了。那边山清水秀的,风景好着呢!”辅导员拿出一份合同,“你要是愿意去,工资待遇也不低,一个月一百二十块,包吃包住。”

我一听这个工资,顿时眼睛都亮了。要知道,那时候普通工人一个月也就四五十块钱,这一百二十块钱的月工资,可真不少了。

“老师,我去!”我一拍桌子,“这么好的机会,我要是不去,不是傻子吗?”

“行,那你回去收拾收拾,明天就可以去报到了。”辅导员把合同递给我,“对了,听说那个杨支书的女儿,可是个漂亮丫头呢!”

我摆摆手:“老师,我可不敢想那些。我就想着好好教琴,攒些钱,让我娘过上好日子。”

第二天一早,我就背着行李,坐上了去杨家村的汽车。说是汽车,其实就是一辆破旧的解放牌卡车,车厢里摆着几条长板凳,挤满了去赶集的老乡。

我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六月的江南,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油菜花开得正好,金黄的花海一望无际,偶尔有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远处的青山如黛,薄雾缭绕,宛如一幅水墨画卷。

卡车沿着乡间的土路颠簸前行,我的屁股都快被震麻了。好在老乡们都很热情,递给我一个搪瓷缸子,里面装着凉开水。

“小伙子,是去杨家村教琴的吧?”一个大爷笑眯眯地问我。

我点点头:“是啊,大爷。您也是杨家村的?”

“我是隔壁村的,不过常去杨家村赶集。”大爷抽了一口旱烟,“杨支书的女儿雨荷啊,那可是咱们这一带有名的美人儿。不过这丫头,就是有点倔,听说好几个城里来的小伙子想娶她,都被她给撵走了。”

我笑了笑,没有接话。我这次来,可是来教琴的,可不是来找媳妇的。

车子在颠簸中前行,我渐渐有些昏昏欲睡。恍惚中,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歌声:

“山歌好比春江水,一句一句天上来。”

这声音清亮婉转,带着几分野性,又透着几分温柔。我不由得精神一振,睁开眼睛向窗外望去。

只见在一条小溪边,一个穿着碎花布衣裳的姑娘正在溪边浣洗衣服。她一边洗着衣服,一边唱着山歌,歌声随着微风飘荡在山野间。

姑娘约莫十八九岁的样子,皮肤白皙,身材苗条,长发随意地扎成一个马尾辫,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色。她低着头专心洗衣服,却浑然不知自己的歌声已经吸引了路过的人。

“那就是杨雨荷。”大爷悄悄地对我说,“我看你来得正是时候啊!”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卡车就已经驶过了小溪,那清亮的歌声渐渐远去,只留下一丝余韵在耳边回荡。

又颠簸了半个多小时,卡车终于到了杨家村。远远望去,这个村子比我想象中要富裕得多。村口的水泥路平整宽阔,路两旁种着整齐的香樟树。房子大多是砖瓦结构的,有些甚至是两层小洋楼,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气派。

“小沈老师来了啊!”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站在村口迎接我。他穿着一件蓝色中山装,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我是杨国强,欢迎你来我们杨家村!”

我赶紧提着行李下车,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杨支书好!”

“别那么客气,叫我杨叔就行。”杨国强接过我的行李,“走,先去我家看看。我让雨荷妈妈准备了一桌饭菜,就等着你来呢!”

跟着杨国强走进村子,我才发现这个村子确实不一般。街道整洁,家家户户门前都种着花草,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花香混合的清新气息。

杨国强的家是村子里最大的两层楼房,白墙黛瓦,门前还有一个精心打理的小花园。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这是雨荷她妈,身体一直不太好。”杨国强的脸上闪过一丝忧虑,“去年我托人从上海买了一架钢琴,就是想让雨荷学点音乐,给她妈妈解解闷。”

进了屋,我才知道什么叫“家徒四壁”。虽然房子很大,但除了必要的家具,最显眼的就是客厅角落里那架立式钢琴。那是一架老式的红木钢琴,虽然有些年头了,但保养得很好。

“小沈老师,你先坐。”杨国强让我在客厅坐下,“雨荷还没回来,我让她妈先给你盛碗粥。”

话音刚落,里屋就传来一个虚弱的声音:“老杨,你让雨荷的老师等等,我这就来。”

我赶紧说:“杨叔,嫂子身体不好,就别出来了。我自己来就行。”

但还是晚了一步,一个面色苍白的中年妇女已经扶着墙走了出来。她的脸上虽然带着病容,但依然能看出年轻时的美貌。她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皮蛋瘦肉粥,颤颤巍巍地走到我面前。

“让小沈老师见笑了。”她把粥放在我面前,“家里就这个条件,你可要委屈些日子了。”

我连忙接过粥碗:“嫂子,您太客气了。这里条件已经很好了。”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就听到一个清亮的声音:“爹,我不学琴!我就喜欢唱山歌,你找什么老师来都没用!”

杨雨荷风风火火地冲进来,一看到我,顿时愣住了。我也愣住了,因为她就是刚才在溪边唱歌的姑娘。

“雨荷,这是从南京请来的钢琴老师,小沈。”杨国强的声音严厉起来,“你给我把臭脾气收起来!”

杨雨荷撇撇嘴,转身就要往外走。杨国强一把拉住她:“你给我站住!”

我看情况不妙,赶紧打圆场:“杨叔,没事的。雨荷不想学,那就先不学。反正我来都来了,在村里住几天,看看风景也好。”

谁知杨国强突然转过身来,一脸严肃地说:“小沈老师,我跟你说实话。我让你来,就是要教会雨荷弹琴。除非你教会她,否则你就别想离开杨家村!”

这一下,我和杨雨荷都傻眼了。

杨雨荷一听这话,顿时就急了:“爹!你这不是强人所难吗?人家小沈老师好不容易从南京来,你这样为难人家,合适吗?”

我看着眼前这一幕,也是哭笑不得。说实话,我这个人从小就胆小怕事,要不是为了那一百二十块钱的月工资,我早就转身就跑了。可是现在,我还真不敢跑,因为我看杨国强不像是在开玩笑。

“雨荷,你先别急。”我深吸一口气,“要不这样,你先听听钢琴的声音,看看喜不喜欢?”

说着,我走到那架红木钢琴前坐下。这是一架老式的英国制造的钢琴,虽然有些年头了,但音色依然清亮。我的手指轻轻落在琴键上,开始弹奏《梁祝》。

琴声响起的那一刻,整个屋子都安静下来了。我能感觉到杨雨荷在我身后停住了脚步,甚至连她妈妈的咳嗽声都停止了。

当我弹完最后一个音符,杨母突然开口说道:“雨荷,这琴声多好听啊!比你整天唱的山歌强多了。”

“哼!”杨雨荷冷哼一声,“我就喜欢唱山歌,那是咱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这洋玩意儿,我才不稀罕呢!”

我转过身来,看着她倔强的样子,突然有了个主意:“那要不这样,我教你用钢琴弹山歌,好不好?”

这话一出,杨雨荷愣住了。她瞪大眼睛看着我:“钢琴还能弹山歌?”

“当然可以。”我笑着说,“只要你愿意学,什么都可以用钢琴表达出来。”

杨国强一听,立马就来了精神:“好啊!就这么定了。小沈老师,那就麻烦你了。”

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在杨家村住了下来。杨国强给我安排了一间靠近小溪的房子,说是方便我早晚练琴,不会打扰到别人。

这房子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很干净。一张竹床,一个衣柜,再加上一张书桌,就是全部的家具了。不过我最满意的是门前那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时不时还能看到小鱼游过。

第二天一早,我就开始了第一堂钢琴课。谁知道杨雨荷压根就没来。我在琴房等了一上午,连她的影子都没看到。

中午吃饭的时候,杨国强气得拍桌子:“这死丫头,躲到哪里去了?”

杨母劝道:“别生气了,雨荷这孩子从小就这样,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我也跟着劝:“杨叔,别着急。慢慢来,总会有办法的。”

可是,接下来的几天,情况都是一样的。每天早上,我准时去琴房,然后一个人坐到晚上。而杨雨荷呢,不是躲在果园里摘果子,就是跑到山上采野菜,就是不来上课。

这天傍晚,我正在溪边的小路上散步,突然听到一阵熟悉的歌声:

“哥啊哥,你别走得太远,

山高路远,我等你回来团圆。

一年又一年,

望穿秋水盼团圆。。。。。。”

循着歌声,我走到一棵大榕树下。杨雨荷正坐在树荫里,一边摘野果,一边唱着山歌。

“这山歌,是你自己编的吗?”我轻声问道。

杨雨荷吓了一跳,回头看到是我,才松了口气:“吓死我了!你走路怎么一点声音都没有啊?”

我笑了笑,在她旁边坐下:“这首山歌挺好听的,要不要我教你用钢琴弹出来?”

“真的可以吗?”杨雨荷的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又黯淡下来,“可是。。。。。。我不会看五线谱。”

“没关系,我可以教你。”我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几条线,“你看,这就是五线谱。咱们先从最基础的开始学。。。。。。”

就这样,我在大榕树下给杨雨荷上起了第一堂音乐课。让我惊讶的是,她的悟性很高,不一会儿就记住了简单的音符。

“小沈老师。。。。。。”杨雨荷突然叫住我。

“嗯?”

“我妈以前也会唱山歌,而且唱得可好了。”杨雨荷的眼里闪着泪光,“可是自从生病之后,她就再也不唱了。我爹买钢琴,就是想让我学会弹琴,好让我妈开心起来。”

我默默地听着,心里突然明白了些什么。

“那。。。。。。”我试探着问道,“你愿意好好学琴吗?”

杨雨荷擦了擦眼泪:“我试试吧。不过你得答应我,一定要教我用钢琴弹出山歌来!”

从那天起,杨雨荷开始认真学琴了。虽然她的手指不够灵活,但她很用功。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琴,直到晚上十点多才休息。

渐渐地,她开始能弹出简单的曲子了。有一天,她兴冲冲地跑来找我:“小沈老师,我能弹出《梁祝》的前奏了!”

我笑着说:“那太好了,要不要弹给你妈妈听听?”

杨雨荷却突然犹豫了:“可是。。。。。。我弹得不够好。。。。。。”

“没关系的。”我鼓励她,“你妈妈一定会很开心的。”

那天晚上,杨雨荷第一次在家里的钢琴前坐下。当她的手指落在琴键上的那一刻,我看到杨母的眼里闪着泪光。虽然弹得还不够熟练,但那是杨雨荷用心弹出来的曲子。

从那以后,杨雨荷学琴更加用功了。她不但学会了古典钢琴曲,还真的用钢琴谱出了山歌的曲子。那些在山野间流传的民谣,在她的手下有了新的生命。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这天,杨雨荷兴冲冲地跑来找我:“小沈老师,我要办一场音乐会!就在咱们村的大礼堂!”

我有些惊讶:“这么快就想办音乐会了?”

“嗯!”杨雨荷的眼睛亮晶晶的,“我要把我编的山歌钢琴曲弹给大家听。让大家知道,钢琴也可以唱出咱们的山歌!”

就这样,在杨国强的支持下,我们开始筹备这场特别的音乐会。村里的年轻人都来帮忙,有的负责布置场地,有的负责发请柬,连隔壁村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音乐会定在中秋节那天晚上。那天,村里的大礼堂坐得满满的,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杨母也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了现场。

当杨雨荷出现在台上的时候,整个礼堂都安静下来了。她穿着一件淡蓝色的连衣裙,长发挽起,显得格外清秀。

“今天,我要弹奏的第一首曲子,是送给我妈妈的。”杨雨荷的声音有些颤抖,“这是我用钢琴改编的《望穿秋水盼团圆》。”

琴声响起,那熟悉的山歌旋律在钢琴上焕发出新的生命。我站在后台,看到台下的观众都屏住了呼吸。特别是杨母,她紧紧握着杨国强的手,脸上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音乐会结束后,村里的人都说,从来没想到山歌还可以这么弹。更让人惊喜的是,杨母的病情竟然开始好转了。医生说,可能是心情变好了的缘故。

一年后的春天,我收拾行李准备离开杨家村。这一年来,我不但教会了杨雨荷弹琴,还在村里办起了一个小小的音乐培训班。现在,已经有好几个孩子开始学琴了。

临走那天,杨雨荷在村口送我。她问我:“小沈老师,你说我要不要去南京学习音乐?”

我笑着说:“当然要去。你有这个天赋,应该去更大的舞台。”

“那你呢?”她的眼睛亮晶晶的。

我愣了一下:“我啊,可能会去其他地方教琴吧。”

“你骗人!”杨雨荷突然说,“我都知道了,你早就收到了南京音乐学院的聘书,要去当老师了。”

我有些尴尬:“这你都知道啊。。。。。。”

“所以。。。。。。”杨雨荷的脸突然红了,“我明年一定要考上南京音乐学院!”

十年后,当我在电视上看到杨雨荷在国际钢琴比赛上演奏《山歌变奏曲》时,突然想起了那个在溪边唱歌的姑娘。如果当初杨国强没有那样“威胁”我,如果我没有留下来,这个世界会不会少了一个用钢琴诉说山歌的人?

而现在,每当我走过南京音乐学院的琴房,总能听到有人在练习杨雨荷创作的《山歌变奏曲》。那熟悉的旋律,依然能让我想起杨家村的溪水、山歌,和那个倔强的姑娘。

1 阅读:68

涧下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