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涧下水长流 ■素材:陈建国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各位朋友,我叫陈建国,是浙江嘉兴农村人。说起我这个名字啊,还真是土得掉渣,不过在我们这一代人中间,像这样的名字可不少呢。
1987年的春天,我刚好28岁,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小的副食店。这店面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也就30来平米。要说这开店的经历,还真是一把辛酸泪。我爹娘走得早,就留下我这么一个人,东拼西凑地才凑够了这点本钱。
那时候的副食店,和现在的超市可不一样。店里摆的都是些大米、食用油、酱油这些生活必需品。说来也怪,这年头开副食店的人不多,所以生意倒是还不错。每天天不亮,我就要去进货,忙得不可开交。
记得那是一个阳春三月的早晨,春寒料峭,我正在店里整理货架。这时候,一个清脆的声音在门口响起:“表哥,你这店里缺不缺帮手啊?”
我一抬头,看见堂妹陈小雨正站在门口冲我笑。她今年刚好18岁,初中毕业,模样长得还挺俊俏的。
“小雨啊,你咋来了?”我放下手中的活计,连忙招呼她进来。
“表哥,我看你一个人忙不过来,我来帮你打理店面呗!”小雨一边说,一边熟练地把一袋大米扛到了货架旁。
我看着这个从小就懂事的堂妹,心里一阵感动。可是转念一想,这事儿恐怕没那么简单。果然,第二天一大早,我那个堂姐陈月华就风风火火地杀到了店里。
要说这个堂姐吧,今年32岁,早些年嫁到了隔壁村。她一进门就开始数落我:“陈建国,你这是想干啥?让小雨来你店里帮忙,你安的什么心?”
我心里一阵委屈:“月华姐,你这话说的,我这不是缺个帮手吗?再说了,咱们都是一家人。。。”
“一家人?”月华姐冷笑一声,“你爹当年欠我爹那5000块钱的事儿,你是不是都忘了?”

这话一出,我心里就凉了半截。这笔债确实是我心里的一根刺,可我也一直在想办法还啊。
就这样,事情似乎陷入了僵局。但小雨却出人意料地坚持要留下来帮忙。她说:“姐,你别这样。表哥人挺好的,我就是想帮帮他。再说了,我在这儿还能学点生意经,总比在家里闲着强。”
日子一天天过去,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小雨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她不但把账目整理得井井有条,还想出了不少增加营业额的主意。比如说,她建议我进一些学生们爱吃的零食,还有妇女们用的针线之类的。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看小雨的眼神也变得不一样了。每次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温暖。她总是会在我忙得顾不上吃饭的时候,默默地给我煮一碗面,还会在我累的时候递上一杯热茶。
可是好景不长,一天傍晚,月华姐带着她丈夫张林突然又来了店里。
张林这个人啊,在我们村里可不是什么好名声。他比月华姐大五岁,整天游手好闲,靠着月华姐打工养活。这天他们来店里,张林的眼睛就一个劲地往小雨身上瞟,看得我心里直冒火。
“陈建国,你这是存心和我们家作对是不是?”月华姐一进门就开始发飙,“让小雨在这儿帮忙,你安的什么心思?”
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张林就插嘴道:“就是,就是!我看你是别有用心吧?一个大老爷们儿,整天和小姑娘待在一块儿,像什么样子?”
这时候,小雨正在后屋整理货物。听到外面的动静,她赶紧跑了出来:“姐,姐夫,你们这是干啥呢?”
“小雨,你赶紧收拾东西,跟我回家!”月华姐拉着小雨的手就要走。

就在这时候,张林突然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愣住的话:“要不。。。让小雨搬到我们家来住吧?反正我们那儿房子大。。。”
我看到月华姐的脸色突然变得煞白。小雨使劲甩开月华姐的手:“我不走!我就要在表哥这儿帮忙!”
月华姐气得浑身发抖:“你。。。你这死丫头,怎么这么不懂事?”
“姐,到底是谁不懂事?”小雨突然提高了声音,“你以为我不知道张林是什么人吗?整天在村口的麻将馆赌钱,还总是偷看邻村的寡妇洗衣服!”
这话一出,张林的脸都绿了。他指着小雨,手都在发抖:“你。。。你这个小丫头片子,胡说什么?”
“我胡说?”小雨冷笑一声,从柜台下面拿出一个信封,“这是你上个月输的赌债单子,是不是还想让我姐去借钱还?”
月华姐一把夺过信封,打开一看,整个人都傻了。原来张林不但赌博,还借了高利贷,这些债务加起来足有上万块钱!
“你。。。你。。。”张林气得说不出话来,抬手就要打小雨。
我一个箭步冲上去,挡在小雨面前:“张林,你敢动她试试!”
月华姐看着手中的欠条,又看看张林,突然捂着脸哭了起来。原来她这些年一直被蒙在鼓里,不知道自己的丈夫竟是这样的人。

“小雨啊,”月华姐抹着眼泪说,“姐对不起你。。。我。。。我真是瞎了眼。。。”
张林见事情败露,转身就要跑,被我一把拽住:“想跑?今天这事得说清楚!”
就这样,张林的真面目被揭穿了。原来他打小雨的主意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故意挑拨月华姐来闹事,就是想把小雨弄到自己家里去。
这件事之后,月华姐和张林离婚了。她特意来店里向我道歉,还说当年我爹的那笔债,其实早就一笔勾销了。原来我爹生前帮她家盖房子的时候,出了不少力,那5000块钱,早就抵消了。
又过了半年,我和小雨的感情也慢慢明朗起来。虽然我们是堂兄妹,但其实血缘关系很远,结婚完全不碍事。月华姐不但没有反对,反而是第一个支持我们的人。
现在,我和小雨的副食店越开越大,都快成了我们村最大的商店了。每次看到小雨忙碌的身影,我就在想,这世间的误会和心结,有时候需要时间来化解,但更需要一颗真诚的心来面对。
你说,这些年来,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是不是都欠了些什么?又或者,那些年轻时的固执和偏见,是不是也该放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