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进到了美国高层商量绝密战争计划的群。美国《大西洋月刊》的主编杰戈德堡当时的感觉。恐怕没人会相信——美军的也门空袭计划,竟然是在一个聊天群里讨论出来的!更离谱的是,这个要炸别人国家的机密群里还意外混进了一名记者,而群内18位“美国政府高官”竟然毫无察觉,依然在里面大谈军事打击、计算欧洲盟友的“分摊费用”,甚至讨论如何向公众“洗脑”。

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一场真实发生的、堪称美国国家安全史上最荒诞的泄密事件!咱们也是托了哪来的神来之手。看到美军的战争决策,真的就是“群友争吵 + 群主拍板”这样产生的。这个事情是10几天前,美国《大西洋》月刊的主编戈德伯格,在美国的一款加密聊天软件Signal上,,突然收到一位“迈克·华尔兹”用户的好友请求。这个迈克·华尔兹是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也叫这个名字。戈德伯格一开始觉得这是恶搞,但又好奇心作祟,就加了这个好友。
结果没过多久,他居然被拉进了一个群——而群名赫然写着“胡塞PC小组”!进去一看,群里成员一个比一个“名头大”,美国副总统“万斯”,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国务卿“鲁比奥”,CIA局长“拉特克利夫”,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白宫幕僚长“威尔斯“,总共18名美国政府顶级高官,齐聚一堂。但就是居然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有个外人混进来了!接下来的48小时,戈德伯格就眼睁睁看着这群“高官”在Signal群里一边争吵、一边敲定对也门胡塞武装的空袭计划,甚至连“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都还在激烈讨论!副总统万斯(或者说,那个叫“万斯”的群员)一度反对空袭,理由是“美国的贸易只有3%经过苏伊士运河,我们公众不会理解为什么要为这个问题开战。”
他甚至建议推迟一个月再打击,看看经济状况如何,给公众“洗脑”时间。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直接怼回去,“没人知道胡塞武装是谁,所以宣传很难,但关键是拜登搞砸了,我们必须挽回威慑力。”副总统继续挣扎:“我只是讨厌再去救欧洲,但另一位成员乔·肯特直接一句话终结讨论:“一个月后,我们的选择还是一样的。”意思就是早做晚不做的,都一样,这样,副总统最终“屈服”了。整场决定美国是否要空袭的讨论,像不像某个“键政群”里的吵架现场?而且,聊天群里的“国防部长”还直言“如果我们执行空袭,我们得想办法让欧洲人出钱!”所以我想知道这场空袭欧洲最后“报销”了吗?
接着呢,到了正式突袭的那一天,聊天群正式下达行动指令,包括详细目标清单、部署的武器以及打击顺序,甚至,美军中央司令部的战术安排也全在群里发了出来!戈德伯格看到这里,已经惊呆了——他本来以为这可能是个恶作剧。但随着美军当天下午真的打胡塞了,他才意识到,这一切是真的!像我们经历的每一个工作群一样,行动结束后,群里一片欢呼“干得漂亮!”“向所有人致敬!”“伟大的开始!” 这场史诗级泄密最后被戈德伯格公布了。而白宫居然承认了!但特朗普不承认,他说他完全不知道。
看完这场离谱群聊,咱们是不是太疑惑了,这种匪夷所思的低级错误,美国国家安全机制,真的安全吗?第二美军决策,群友讨论,群主就拍板了?你还能相信美国政府的“专业性”吗?第三美国打击胡塞武装的真实目地到底是什么,难不成用这个事要赚欧洲的钱?难道这是一场商业化的战争?这次离谱的泄密事件,不只是美国政府的笑话,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外交博弈中这些信息安全、战争动机、外交算计……这背后的水,比我们想象的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