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建忠
Zhu Jianzhong
诚恳,诚恳,再诚恳!
BE SINCERE,SINCERE, AND SINCERE
朱建忠、杉山功《空谷有音》双个展展览现场 2024
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AN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库艺术=库:回顾2024年,您在生活和创作上有哪些特别的收获或感悟?朱建忠=朱:2024年我参加了一些展览,在家乡的南通美术馆做了杉山功老师和我的双个展,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和老师,有了更多的交流。硬要说有哪些特别的思考,一是身体不如从前,画得少了;二是对我们习惯了的好多用词,提法,说法有了更多的质疑,有很多疑问:如我们放远一点看,我们现在这个时期,后来人会把我们这个时代归于什么时期,其性质如何?又如我们面向未来,面向人类共生共有的问题时,我们这个民族,我们的文化缺少什么?包括我们传统里的很多东西,不是继承不继承的问题,而是首先要去过滤一下。我们这个社会、文化和传统里可以面向未来的是什么,有什么东西是在AI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可以和人类共享的?到底什么东西是真的有价值的?我觉得我们这个民族缺少一个人类文明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爱”,我们这个民族从来不说爱。
松入风—2203
纸本水墨丙烯
250×100cm
2022
我在想我们的文化里是不是有爱?是不是可以爱所有人?而爱最基本的基础是平等和每个人都有尊严。我们很多艺术家和理论家动不动就拿“世界语境”“国际化”“中西结合”等类似的词说事,我一直想问:什么是国际化?什么是世界语境?什么是中?什么又是西?作为独立独特的个体,你在哪儿?我还怀疑我们是不是有真正意义上的现当代艺术,改革开放也好,“85新潮”也好,几十年过去了,科技和经济似乎都进步了,但我们真正改变了什么?我们的人改变了什么?我们社会对个体每个人存在的认知改变了什么?三年疫情像社会试金石一样,我们的官员在干什么?我们的国家在干什么?底层老百姓又是怎样的?我们的潜意识里具有可以与人类共享的文明意识吗?人作为社会存在没有改变,哪来的现代当代?至今我们整个社会仍是一种“人上人”的教育,等级分明,我们拿什么和人类共存?
游离于“空”
WONDERING BEYONDEMPTINESS库:您在新冠疫情中经历生死考验后,这种生命体验是否促使您更强调“虚空”中“存在”的意义?朱:没那么严重,只是感受到死亡的威胁就在一呼一吸中,这种体验让自己感觉虚空是真实的,“存在”反而不见得真实。库:如果“空”是您艺术世界的入口,那么它的终点指向何处?是哲学性的终极追问,还是对现实世界的诗意抵抗? 朱:在我看来,“空”是我们文化里认知世界的最原始的基本点(有可能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能证明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是我们中国文化有可能为人类做贡献的地方。我们画画时最初都是面对一张白纸,从“空”开始的,空不是没有,如茫茫夜空里的黑,如明媚天空的蓝,在那个空里,有那么多的我们的不可知,看不见,站在宇宙看空,哪有始哪有终啊。在我的绘画里,空是天地之气的场,所谓“气聚成形,气散成风”,由于人的介入,所谓终点的指向仍然是空,只是这个空里有着我生命的温度。绘画实践是自己的唯一,能努力画好一点是本分,不终极追问,也不诗意抵抗。
空·度—2410
布面丙烯
90×110cm
2024库:反复洗、染、补的墨色积染技法是您创作的标志性语言,这个过程耗时且需要极大耐心,在这个过程中您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是怎样的?朱:反复渍、染、刷、洗、补的墨色积染过程是因为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做一个视觉上的“空”的意识场。因不知道结果才会有许多遍的反复,有着自己的诉求,过程里人十分的专注、平和、诚恳,完全沉浸在过程里又保持着敏锐度,随着这个“空”的场的渐现,自己已经游离于其中。库:您在《天外》等作品中尝试丙烯与水墨的融合,这是否意味着对传统媒介“灵晕”的消解?媒介实验是否改变了水墨艺术的本质? 朱:传统媒介的“灵晕”与其他任何媒介作品的“灵晕”有差别吗?水墨艺术的本质与其他任何形式的艺术本质有区别吗?艺术家如果能让作品有“灵晕”,那么用任何材料去实现都可以。
朱建忠、杉山功《空谷有音》双个展展览现场 2024
好的艺术在于其精神维度
THE ESSENCE OF GOODART LIES IN ITS SPIRITUALDIMENSION库:您与日本艺术家杉山功的双个展“空谷有音”分别于2023年和2024年在东京画廊与南通美术馆举办,在合作过程中,您与杉山功老师对于“隐去自我、呈现自然神性”这一共同创作理念是否有过交流?
朱:我和杉山功老师两次展览都没见上面,想来若是见上面,也不会交流“隐去自我呈现神性”这类问题,作品放那儿看了就会明白,只能意会,说出来肯定是错的。所谓隐去自我,呈现自然神性,本归于自然,只是我们呈现了对自然神性的向往和归宿。闲亭深深—2504
布面丙烯
40×40cm
2025
库:在东京画廊与南通美术馆的展陈中,您通过巨幅水墨与微型纸片对比强化视觉张力。您在展览空间设计上有哪些特别的考量,希望给观众带来怎样的观看体验?朱:这是个神可以驻留的地方,是可以让认真的观者静下心来的地方,是有可能静下心来产生一些思考的地方,展览布陈上感谢东京画廊经理迟丽萍老师,把展厅做成了一个适合的精神场。希望观展的朋友来到展厅就能静下心来,如果能感受到这个场,我认为就已经看懂了。


朱建忠
Zhu Jianzhong
1954 年生;1982 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毕业;现生活工作于江苏南通市。
近期展览:
2024 年“空谷有音”—杉山功 / 朱建忠双个展 南通美术馆;
2024 年“中国当代水墨四十年 1985—2024” 南艺美术馆;
2024 年“虚派”艺术交流展 常熟虞山当代美术馆;
2024 年“尚未生成的汉声”—中国当代水墨 杭州人可艺术中心;
2024 年“基因演化”—2024 南京当代水墨展 南京江宁美术馆;
2024 年“空景超诣”—当代绘画五人展 广州后山当代艺术中心;
2023 年“场”—新朦胧主义系列展 东京画廊(北京);
2023 年“空谷有音”—杉山功 / 朱建忠双个展 东京画廊(北京);
2023 年“时间的海”—北京重美术馆开馆展 北京;
2022 年“堆叠”—东京画廊 20 周年特展 东京画廊(北京);
2022 年“古今同在”—新朦胧主义系列展 东京画廊(北京);
2021 年“朱建忠个展” 南艺美术馆;
2020 年“朱建忠个展” 东京画廊(北京);
2020 年“大德不孤”—朱建忠个展 山东济宁美术馆。

◎《2024年度主题·选择真理》朱建忠个案研究文献图书内页版面
*Copyright © KUART.All Rights Reserved.
“2024年度主题·选择真理”专题策划内容由《库艺术》KUART原创,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追究法律责任。
其它更多内容
工作坊即将启动
“在色彩中探索绘画新的可能性”国内外导师携手构建一个独立的绘画体系Rediscovering Color, Transcending Oneself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第四期)导师阵容:
马树青、英格丽·弗洛斯(德)、黄拱烘(德)
举办时间:
2025年3月29日—9月
授课方式:
线上理论教学 + 线下实践创作 + 跟踪创作点评
线下授课地点:
北京
课程亮点:
从绘画观念、色彩理论到个体独立创作,体系化的课程设计,助力成员全面提升艺术创作能力。
全阶段成员权益:
- 参加本期工作坊举办的线上成果展,展示个人作品;
- 加入“色彩绘画”师生专享交流群,与导师及同行深度互动;
- 参选“色彩绘画”年度主题展览,获得更多展出机会;
- 获得由库艺术教育与“色彩绘画”研究中心共同颁发的结业证书;
- 优先获得现场参与《库艺术》举办学术主题论坛活动的现场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