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代表性,一家最能反映中药行业现状的公司

长线如金 2025-04-19 03:40:44

进入2025年之后,同仁堂继续处于一种调整状态,距离2023年5月的峰值,回撤接近两年时间,股价几乎遭遇腰斩。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走势,究其原因还在于估值与增速的不匹配。

从近五年数据对比来看,2019年同仁堂可以实现营业收入132.77亿、净利润9.85亿、扣非净利润9.24亿;

到2024年,根据最新年报,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85.97亿、净利润15.26亿、扣非净利润14.82亿。(分别同比+4.12%、-8.54%、-10.55%)

两个时段对比之下,三项数据分别累计增长了40.07%、54.92%、60.39%,折合年化增速分别为6.97%、9.15%、9.91%,不算差,也不算特别快。

反观估值,2023年达到了65.73倍PE,现在即使遭遇大幅回调,也依然高达33倍PE。

显然,实际增速压根撑不起这么高的估值,所以出现戴维斯双杀实属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由于受许多自媒体大V吹捧的影响,很多人觉得中成药是一个成长性行业,总觉得在人口老龄化时代相关需求会进一步得到爆发式增长。

然而,事实上人口老龄化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某个节点陡然暴走,并且会受医保控费、经济下行、原材料价格波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种背景下的增长往往是缓慢变化的,和大家想象中的高增长预期有着很大差异。

例如2024年,同仁堂实际上是贡献了扑街表现(相对于其高估值而言)。虽然公司的核心主业心脑血管产品(安宫牛黄、牛黄清心、大活络等)卖的还算不错,共实现销售收入51.46亿,同比增长17.26%。

但是,由于同期天然牛黄明显涨价(根据中药材天地网数据,2024年底天然牛黄市场价格达到了170万元/公斤,相较于2023年上涨了198.25%,以至于公司心脑血管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了8.31pct,进而导致全年盈利在收入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出现了一定滑坡。

关于同仁堂,我一直认为它是中药股中仅次于片仔癀的存在(东阿阿胶、云南白药严格讲都是消费属性大于医药属性),甚至由于覆盖面较广,也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中药股。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同仁堂面临的情况,也很可能代表着整个中药行业共性的问题——即做到适度增长、永续输出不难,但绝对谈不上高成长性。

或许正因为管理层也看到了这一点,2024年年报中,公司明显加大了分红力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如果叠加2024年10月完成的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每10股派5元),全年每10股派10元,合计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3.71亿元(含税),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的89.86%。

注意,这是同仁堂上市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这么豪气的分红。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分红比率一旦提高,出于维护市值的考虑,除非发生万不得已的事情,否则是不会轻易再降回去的。

所以这算是一个明确信号,标志着公司对盲目多元化追求增长的折腾热情下降,开始促使公司向现金奶牛方向转型,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利于股东的亮点。

只不过可惜的是,即使分红如此豪爽,全年每10股10元的分红对应36.72元的股价,股息率依然只有2.72%,意味着公司估值依旧不低。

因此,个人倾向于认为对这家公司仍得继续保持观望态度,只有当某一天股息率能达到4%以上,才谈得上吸引力。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1 阅读:17

长线如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