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肉香飘四方,此情可待成追忆”
一盘红烧肉,多少人的心头爱!
在川渝地区,红烧肉更是被誉为是家庭聚餐、宴席酒席中必备的一道菜肴。
而且无论哪位厨子、何种菜系,当与红烧肉狭路相逢的时候,
所有的个性、技法、风格、创意,都要为这道国民大菜妥协让路。

一沽好酒一盅肉,一江明月一江秋。
红亮的颜色,让人垂涎欲滴;发光的焦糖,蛊惑人类的味蕾。
中国人制作红烧肉的文献历史,最早见诸于南北朝。
在横空出世的农事百科全书《齐民要术》里,
出现了一种烹饪猪肉的方法:
净燖猪讫,更以热汤遍洗之,毛孔中即有垢出,以草痛揩,如此三遍,梳洗令净。
... ...
如是次第布讫,下水缹之,肉作琥珀色乃止。恣意饱食,亦不腻,乃胜燠肉。
原文描述得事无巨细,总结起来几句话:
整只猪洗净、焯水,劈成四块,
加入酒、大葱、浑豉、盐、姜、花椒,下水慢慢煮,
一直煮到呈现琥珀色。

川渝人做红烧肉,喜欢加入醪糟和豆瓣酱,保留了红烧肉古早的模样。
醪糟提供甜、豆瓣酱提供咸并提色,本质上,这种调味逻辑,
与一千五百年前的浑豉和酒是一样的。

其实在川菜的味型里面,并没有红烧。
红烧只是一种烹饪手法,几乎所有的红烧菜式,都被归入川菜24种味型中的咸鲜味型。也叫家常烧。
重庆的红烧肉,不追求入口化渣,而是麻辣鲜香回甜,皮糯肉香,有那么一点嚼劲更好。
梁实秋说:“红烧肉要长时间的煨煮,懒而不长记性者,最适合做此菜”。
这碗红烧肉,足以横扫世间一切红烧肉。

川派红烧肉(咸鲜味),是这样做出来的:
五花肉切块,煮熟捞起来。
用干净纱布抹干水气,抹上酱油,放入八成熟油锅猛炸,炸至皮色金黄起皱。
然后,制好冰糖汁,加料酒、盐、香料、姜葱,再把上面教大家的高档红汤舀两勺,倒入锅中,刚刚把肉淹完为止。
在微火上炖得半耙,再翻转猪肉,猪皮朝下,继续微火,长时间炖,炖得溜耙起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