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隋文帝开科举到光绪帝废科举的1300年间,考中秀才的人数以百万计。但就是有不少人屡战屡败,名落孙山,总也考不上。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自幼熟读经史,能诗善文,还精通骑射。但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皆名落孙山。科场的失利以及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愈发不满,最终走上了起义之路。875年,黄巢响应王仙芝起义,在冤句率众起义。起义军最初在山东、河南一带活动,队伍迅速发展壮大。王仙芝死后,黄巢成为起义军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



880年,黄巢起义军攻克洛阳,接着又突破潼关防线,直捣长安。唐僖宗仓皇出逃四川。黄巢进入长安后,建立大齐政权,年号金统。起义军在长安立足后,由于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且内部出现分化,加上唐军的反攻,形势逐渐逆转。883年,黄巢被迫撤出长安,此后转战河南、山东等地。884年,黄巢在狼虎谷兵败自杀,起义最终失败。
约一千年后洪秀全生于耕读世家,7岁起在村中书塾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及其他一些古籍。他从15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先后考了四次,都未能考上秀才。尽管他在花县的县考中曾名列前茅,但在广州的府考和院考中总是名落孙山。最终,洪秀全放弃了科举之路,创立“拜上帝教”,走上了起义之路。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举行起义誓师,两万余名会众集结,他当众申明五条军律,将队伍命名为“太平军”,正式拉开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序幕。1853年2月,太平军撤离武昌,直捣南京,3月19日攻克南京,宣布定都,改称天京。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发生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严重动摇了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此外,太平天国在军事上也面临清军的围剿以及战略失误等问题,加上内部腐败滋生,统治逐渐腐朽,最终在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其起义加速了唐朝的衰落和灭亡。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