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小乐
当孩子抱着妈妈可怜巴巴地说“妈妈,我不要上幼儿园了”,相信很多家长都曾面临这样的难题。孩子初上幼儿园,不想去的情况十分常见,那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入园焦虑为何产生 孩子刚上幼儿园,就如同我们来到陌生之地会紧张不安一样。对于三岁的孩子而言,这是他们首次离开熟悉的家与家人,迈向集体生活。幼儿园的环境、活动方式和行为规则与家里差异巨大,容易产生矛盾,使孩子在与家人分离时表现出焦虑、不安,缺乏安全感,甚至出现哭闹、生病等情况。可以说,入园分离焦虑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
入园焦虑的三个阶段
1. 陌生反抗期:孩子会用哭闹、打滚等激烈方式表达反抗,因为面对陌生的老师和环境,他们极度不适应。
2. 持续失望期:此时哭闹不像第一阶段那么激烈,但仍断断续续,不愿接近他人。
3. 超越接纳期:孩子开始观察环境,对老师产生信任,对小伙伴不再陌生,情绪稳定,爱上幼儿园。
送孩子上学时,家长不能表现出不舍与不放心,要坚定地告诉孩子“分开是短暂的,放学妈妈就来接你”。多鼓励、表扬孩子的进步,给予适当奖励,让孩子对幼儿园生活充满期待。切勿威胁孩子,否则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孩子入园渴求的是爱和归属感。让孩子带喜欢的玩具去幼儿园,能起到安抚心灵的作用,给予孩子安全感,等孩子适应后再引导其放下玩具。
3. 入园路上结伴行:若班级中有熟悉的小朋友,可缓和孩子紧张情绪,激发交往欲望。家长可多为孩子创造交友条件,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减少入园焦虑。
四、家长需避免的行为
1. 不能坚持送:送送停停会让孩子更难适应幼儿园生活。入园第一个月很关键,要坚定让孩子知道上幼儿园是重要的事,坚持送园,孩子很快就能适应。
2. 不能果断离开:家长不能因孩子哭闹而动摇,更不能一起哭或偷偷张望。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相信孩子和老师,避免将焦虑传递给孩子。
3. 不能“负面”引导:接孩子时不要问“老师有没有凶你”等问题,应多聊有趣的事,强化孩子对幼儿园的美好回忆。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转折点。家长要调整好心态,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孩子适应新环境,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孩子便能很快融入幼儿园大家庭,开启快乐的成长之旅。
【以上内容供参考学习,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在育儿的路上,我们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顾孩子,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育儿路上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