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小苏
宝宝刚出生时,那可爱模样宛如小天使,让宝妈满心欢喜。尤其是当宝宝出现“落地醒”时,宝妈们常常感到崩溃,仿佛小天使瞬间变成了小恶魔。
宝宝一放下就醒,这背后究竟有哪些原因呢?
新生儿身体和心理都较为脆弱。心理上,对陌生世界充满恐惧,缺乏安全感,渴望从家长身上获取安全感。身体上,容易出现肠胃不适,如肠绞痛,而被抱着时的蜷缩状态能缓解不适,一旦放下,不适来袭,宝宝自然惊醒。
宝宝出生后,家人常常抢着抱,导致宝宝习惯被抱的姿态,产生依赖感。当姿态改变,宝宝就会不适应,出现“落地醒”。
宝宝睡眠问题常见,睡不好、睡不踏实等情况使得宝宝对睡眠中的变化极为敏感。从抱睡到放下的过程,体位、触感、温度等变化会刺激宝宝,导致惊醒。
大人抱着宝宝时,睡眠环境舒适。但放下后,若床铺不舒服、温度不合适等,宝宝会感到不适而惊醒。未适应外界环境:宝宝熟悉的只有母亲,在母亲怀抱中能找到熟悉感。一旦被放下,熟悉的事物远离,宝宝容易惊醒。
小宝宝睡眠周期短,约 45 分钟,还分浅睡和深睡阶段。若在浅睡阶段放下或刚好到睡眠周期结束时放下,宝宝就可能惊醒。7. 自身发育问题:宝宝虽小,但维持身体平衡的前庭已存在。放下时身体倾斜角度变化,前庭发出警告,宝宝大脑接收信息后想调节平衡,从而惊醒。
宝宝出生后大部分时间在睡觉,睡眠中分泌生长素,身体也在发育。睡眠受影响,会直接影响宝宝发育。经常睡眠不好或喜欢被抱睡,不利于睡眠习惯养成。过度依赖抱睡会影响精神状态和健康状态,进而影响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等。
睡眠问题会让宝宝性格脾气过激暴躁,精力不足,出现情绪多变、注意力涣散、精神系统认知障碍等。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给宝宝建立优质睡眠仪式,对培养良好睡眠习惯至关重要。仪式感并非“虚”的,它能引导和促进孩子各种习惯培养和能力启蒙。如模拟晚上环境、睡前关灯、讲故事等,让孩子身体被动进入“准备睡觉”状态,培养良好睡眠习惯。
宝宝落地醒有时是家长落地方式不正确。落地要快,让宝宝采用蜷缩姿态,先放屁股再放头,宝妈贴近宝宝,让宝宝误以为还被抱着。
月子中心育儿嫂常用裹襁褓或睡袋的方法让婴儿快速入睡。这能给宝宝营造温暖环境,模拟母体内的包裹感,让宝宝感觉安心舒适,限制活动,防止惊跳反射而醒来。
解决宝宝“落地醒”难题需要家长的耐心与细心。通过正确方法、创造舒适睡眠环境、建立规律睡眠习惯,结合耐心观察和细心调整,就能让宝宝安稳睡觉,让育儿之路更加轻松。
杏妈说育儿
我是一个宝妈,让我们一起聊育儿吧
公众号
【以上内容供参考学习,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在育儿的路上,我们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顾孩子,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育儿路上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