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家族财富管理者李录:这四个品性,决定一个人的投资成败

澄看投资 2025-04-18 04:12:37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价值投资?价值投资人是不是有一些共通的、特殊的品性?沃伦和查理一直说,决定一个价值投资人能否成功的因素,不是他的智商或者经历,最主要的是他的品性(temperament)。

品性是什么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理解。以我个人这么多年的经验,我也觉得,有些人不太适合做价值投资,有些人则天生更适合。

第一点,他要比较独立,看重自己内心的判断尺度,而不太倚重别人的尺度。

比如说,有些人的幸福感需要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上,自己买的包,如果得不到他人的赞美,就失去了意义。另外一些人就不一样,自己的包,只要自己喜欢,每天看着都高兴。

独立的人往往不受别人评价的影响,这是种天生的性格。而独立这个品性对投资人特别重要,因为投资人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而且还因为比较产生嫉妒情绪。

第二点,这个人确实能够做到相对比较客观,受情绪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

当然,每个人都是感情动物,不能完全摆脱感情的影响,但是确实有些人能够把追求客观理性作为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来实践。这样的人就比较适合做价值投资。

投资实际上是客观地分析各种各样的问题,还要去判断很长时间以后的事情,这件事本身是很困难的。

如果我们不是从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看,而是谈公司的盈利能力,那么竞争是最重要的。收益好的公司一定会吸引大批竞争者,竞争者会抢夺市场和利润。所以,预测一个当前成功的公司,在十年后能否保持高利润是很难的,即便公司的管理者也不见得能说得清,往往更为“当局者迷”。

所以,你必须要保持一个非常客观理性的态度,能够不断地去学习,这极其重要。

下面一个品性也比较特殊,这个人既要极度地耐心,又要非常地果决。

这是一个矛盾体。没有机会的时候,他可以很多很多年不出手,而一旦机会降临,又一下子变得非常果决,可以毫不犹豫地下重注。

我跟芒格先生做投资合伙人十六七年了,我们每个礼拜至少共进一次晚餐,我对他了解蛮多。我这里可以讲一个他投资的故事。

芒格先生订阅《巴伦周刊》(Barron’s),就是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个跟股票市场有关的周刊。这个杂志他看了将近四五十年,当然,主要目的是去发现投资机会,那么在整个四五十年中,他发现了多少机会呢?一个!就只有一个,而且这个机会是在看了三十多年以后才发现的,之后十年再也没发现第二个机会。

但是这不影响他持续阅读,我知道他依然每期都看。他有极度的耐心,可以什么都不做,可是他真的发现这个机会的时候,他就敢于全部地下重注,而这个投资给他赚了很多。

这是一个优秀投资人的必备品性:你要有极度的耐心,机会没来的时候就只是认真学习,但是机会到来的时候,又有强烈的果决心和行动能力。

第四点就是,芒格先生为什么可以连续四五十年这么做,就是他对于商业有极度强烈的兴趣。

沃伦和查理总是讲商业头脑(money sense),商业头脑就是对生意的强烈兴趣,而且天生地喜欢琢磨:这个生意怎么赚的钱,为什么赚钱?将来竞争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将来还能不能赚钱?这些人总是想彻底弄明白这些问题,这个兴趣实际上是他最主要的动力。

这几个性格都不是特别的自然,但是这些性格合在一起,却可以让你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投资人。

这些品性中有一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后天的。比如说,对商业的兴趣其实是可以慢慢培养出来的。但是有些品性,比如说极其的独立,比如极度的耐心和极度的果断,则未必能后天培养出来。

一般的人30多年看个东西,什么也没发现,绝大多数人早就不看了。而发现了这一个机会之后,就总想马上再发现一个。但是芒格先生没有,我因为跟他很近,所以观察得很清楚,他的性格确实如此。

独立这一点也不是特别容易做到,因为绝大部分人会受到社会评价的影响,会关注别人的看法,这样的人在价值投资的道路上很难坚持下去。

相比之下,智商和学历真的不太重要。如果智商和学历重要的话,那牛顿就是股神了。实际上,牛顿在泡沫最热的时期把全部积蓄投资在南海公司的股票,几乎是倾家荡产。所以,即使你觉得自己比牛顿还要天才,其实也没用。

你绝对不需要这么高的智商,不需要那么聪明,更不需要有天才,反正我是肯定没牛顿聪明。投资行业真的不需要特别高的智商,不需要太多显赫的学历和经历。

我看过太多的聪明的、高学历、经历丰富的投资人,结果却很不成功,动不动就被投机吸引过去了。当然他们可以说自己是用基本面分析方法加上对市场的了解等等,反正说起来都一套一套的。人越聪明,就越说得天花乱坠,结果就越糟糕。

你不需要科班出身,也不需要念MBA,但是你要对商业有强烈的兴趣。如果你本身对商业没有强烈的兴趣,就算上了MBA也不一定能培养出来。

我有个投资做得非常好的朋友跟我说,投资和打高尔夫球很像,我很同意。你必须得保持平常心,你的心绪稍稍一激动,肯定就打差了。

前一杆跟后一杆没有一点关系,每一杆都是独立的,前面你打了一个小鸟球( birdie;注:高尔夫球术语,比标准杆低一杆,是非常好的成绩),下一杆也不一定能打好。

而且,每一杆都要想好风险和回报。一个洞的好坏胜负并不会决定全局,直到你退役之前,都不是结果。而你留在身后的记录就是你一生最真实的成绩,时间越长,越不容易。所以,多打打高尔夫球,对于培养投资人的品性有帮助。

冥想(meditation)也很有好处,它能够帮助你对自己的盲点认得更清楚一些。又比如打桥牌可以培养你的耐心等等。有一些东西可以帮助你提升这方面的修养,尤其是我说的这些品性里后天的成分。

跟高尔夫球一样,有的东西你一段时间不练习、不实践,确实会忘记。一旦脱离了商业,你的敏锐度(sharpness)确实是会慢慢消失的。

如果有些人说我的确不具备这些品性,该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不擅长的事。你可以去找有这些品性的、擅长的人去帮你。

人总是需要找到自己比较擅长又喜欢的事情来做,这样,自己才能做得高兴、充满动力,因为不是为别人而做。

【小雅学习小结:

巴菲特曾说,"价值投资"这个词根本就是废话,若是所投入的资金不是为了换取相对应的价值的话,那还算是投资吗?明明知道为一只股票支付的成本,已经大幅高出其应有的价值,而只是寄希望在短期之内 ,可以用更高的价格卖出,这根本就是投机行为。

换言之,所谓价值投资,就是投资,市场只有投资和投机两种行为模式。

李录也说,价值投资是唯一能够为投资人带来风险加权后长期优异回报的一种投资方法。

所以,当他说,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价值投资,实际就是在说,什么样的人适合做投资。

对于这个问题,李录给了四种temperament(品性)的思考答案:

1,独立思考能力,这是天生的。

2,能克制情绪,保持理性客观。这是可以学习训练的。

3,既能耐心等待,又能果断出击,这是天生的。

4,有商业头脑,对商业有强烈的兴趣,这是可以培养的。

以上四种品性,跟学历和智商无关。

1和3是天生的,没有1和3,就是天生不适合投资了。

因为不能独立思考,缺少内部积分卡,就无法在孤独中坚持做对的事;没有极度的耐心和果断,就不能真正建立自己的能力圈,对市场先生做出正确的反应。

在拥有1和3的基础上,2和4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同时拥有四种品性,你就有机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投资人。

好了,以上四条,不妨对照我们自己的基金经理,看看有几条符合标准,特别是1和3,谁缺少这两个必要的基因?

0 阅读:116

澄看投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