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主席看到一份“绝密电报”:我回国前,镇压这个反革命

凡梅说历史 2023-02-26 22:00:01

伟大领袖毛主席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魏书·任城王传》

1949年10月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向世界隆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一刻饱受欺凌、尝尽战争之苦的中华儿女终于迎来了新的时代。

然而,摆在江山初固的新中国面前,不单单是如何解放全中国,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还要面对如何对抗美蒋,如何走向国际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毛主席在综合考虑下,决定出访苏联,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新中国成立前,虽然北平公安部门已将暴露在表面上的敌特分子及其组织基本肃清,主要的敌特军警头目也已外逃,但是国民党“保密局”和毛人凤仍然布置了不少敌特分子潜伏下来。

1949年11月,毛主席准备率领中共中央代表团一行访问苏联,并庆祝斯大林70周岁生日,出发时间、路线在当时是绝密级消息。

临行前,斯大林也叮嘱毛主席,一定要重视保卫工作,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可就在毛主席出访的消息公布后不到两个小时,中国公安部门反特监听台就截获了一份“绝密电报”。

这份电文只有短短几个字:“毛泽东于11月10日访苏0409。”

这份“绝密电报”被立即送到毛主席的案头,部分同志也努力劝阻毛主席,希望改变行程,以防不测。

毛主席看完“绝密电报”后说道:

“出访是我的工作,打掉敌特是你们的工作,咱们各自办好各自的工作!”

随即在“绝密电报”上批示到:公安部,在我回来之前,镇压了这个反革命。

毛主席的亲笔批示很快送到公安部,时任公安部第一副部长的杨奇清,立马召集人员,开展调查研究,要求大家全力以赴,如期完成任务。

新中国成立时的公安部

如何查,从何查起,“0409”又指的是什么,这些都是摆在侦查人员面前的难题。

曹纯之,侦查科科长,一位老侦查员,外号“一堵墙”。

战友们给他取这个外号,因为只要他出马,就没有冲不上、拿不下、破不了的案子。

接到这个案子后,他首先想到的是,特务始终是人,人就要生活,就要活动,肯定会领取活动经费。

“突破口”出现了,如何查,从何查也有了方向。

于是他们开始了行动。

因为活动经费不可能直接从台湾来,最有可能的渠道就是从香港汇钱。

“对!查汇!”想到这里,曹纯之便急匆匆地敲开侦查副科长成润之的房门,吩咐道:

“今晚立即行动,凡是北京能办兑汇的所有银行和邮局,统统进行秘密检查。”

可事与愿违,晚上汇总检查情况的时候,一个可疑对象都没有。

副部长杨奇清听完汇报后,眉头一紧,随即对曹纯之说道:

“狡猾的敌人怕被抓住尾巴,很可能把钱汇到天津。到天津去!”

杨奇清

第二天天没亮,曹纯之便独自一人乘坐早班车到了天津。

到了天津后,他立即找到天津市公安局二处处长阎铁,对接后迅速对天津能办兑汇的所有银行和邮局进行了秘密检查。

这一查,很快就查出结果,在核对黑龙江路一家银行汇单的时候,发现从香港给北京新侨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的计采楠汇来了1500元港币。

领款的印章是“北京新侨贸易总公司”,另加一颗“计采楠”的私章,而且,奇怪的是,还有一笔更大的汇款2500元港币没有取走。

北京新侨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和计采楠成了重点侦查对象。

有了眉目的曹纯之立即赶回北京,刚一踏进办公室门,便接到了新的密电:

“保密局嘉奖0409,由中尉台长升任国军中校台长。”

曹纯之双目在电文上扫过,高兴地说:

“胜利在望!在天津已找到潜伏特务的线索,现在又有了这个,这就充分说明,我们的分析是正确的。现在,我们要立即选派一名有活动能力的侦查员,携带一笔巨款,迅速打入新侨贸易总公司,其任务是及时发现和切实掌握计采楠及与她有密切关系的人。”

新中国成立不久的天津市

冯铁雄,一个在北京城里社会关系很广的人,拥有渊博的学识、过人的口才、非凡的气度,最终组织决定让他“打进去”。

就这样,携带巨款的冯铁雄,很快成了北京新侨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东,成了这家公司的交际秘书。

交际秘书的身份,对于冯铁雄来说再好不过了,他查阅了全公司入股职员花名册和有关股东的资料卡片,把计采楠的信息查了个遍。

将计采楠和母亲计赵氏的入股户,股东李超山和计采楠的暧昧关系全部掌握。

第二天,一位身穿黑色绸缎长袍,头戴绛色大礼帽的老板模样人和冯铁雄一起来到李超山家中,“黑衣老板”正是伪装成华北贸易货栈董事长的曹纯之。

曹纯之和冯铁雄在李府得到了盛情款待,言谈之间还获得了一个重要信息:

计采楠有一个弟弟叫计旭,次日上午姐弟还将在北海漪澜堂聚餐。

曹纯之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尚未谋面的计旭,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人。

就在曹纯之思考对策时,副部长杨奇清给他说的消息,点醒了他:

苏玉涵已从老户籍簿上查到,去年6月,计采楠从西城区搬到虎坊桥,弟弟计旭,也迁到了南池子九道湾。

南池子,紧靠中南海的地方,解放后,我党政军的许多高层领导也都住在这一带,想到这里,曹纯之心里“咯噔”―下。

曹纯之当机立断,让侦察人员伪装成餐厅服务员、门票售票员,秘密埋伏在漪澜堂内外,对来这里聚餐的人员进行严密监视。

北平解放后,国民党保密局北平站站长徐宗尧投降,上交了大量敌特档案。通过对比缴获的《国民党军警宪特花名册》等案卷,一张发黄的表格中的照片引入眼帘,此人正与计旭相像,一看名字——计兆祥。

计兆祥和计采南

可眼瞎还不到抓捕计兆祥的最佳时机,因为往台湾发送“密报”的电台还没有找到,查获电台才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胜利之本。

一天,凌晨一点多钟,和计兆祥住同院的旧警察,匆匆报告:“计兆祥正在发报!”

得到消息后,李国祥立即签发了侦破命令:

“关于侦破国民党保安局北京潜伏台一案的命令:只捕计兆祥1人。”

就这样,计兆祥被逮捕了,被逮捕后,计兆祥也在被关押的特务林志宝、马会川指认下,确定了身份。

在审查的同时,成润之、曹纯之则率人在搜查,环顾一遍后,曹纯之将目光落在了天花板的《牡丹图》上。

然后,大声命令道:“把电台从天花板上取下来!”

侦查组长辛立荣闻声而动,立即拉来一张桌子,将一条板凳架在桌子上,一脚跨上,推开《牡丹图》,露出一个黑咕隆咚的大窟窿。

不一会儿,辛立荣便从天花板上面取出一台美制SST-1-E型25瓦电台,一支美制手枪,一本写在《古文观止》上的密码本。

通过审讯得知,计兆祥从1949年2月到1950年2月被捕时,先后发报215次,收发报文稿3万多字,而0409正是计兆祥的代号。

其中最为可恶的是,曾发出的关于北平南苑机场的情报引来国民党空军6架B-24轰炸机,炸毁我飞机4架,死伤20余人。

叶兆祥的供词

而计兆祥在1949年11月发给台湾有关毛主席即将出访苏联的情报后,台湾便决定使用潜伏在东北的敌特组织“东北地下技术纵队”,从两翼围追堵截毛主席的专列:

一翼是破坏长春的14号铁路制造颠覆,并在现场进行暴动性截杀。如果不成,则另一翼在哈尔滨车站埋设定时炸弹造第二个“皇姑屯事件”。

后来得幸,敌特组织并没有完成实施,毛主席也顺利在1949年12月16日下午六点整,在克林母林宫和斯大林会面。

刺杀不成,台湾保密局并没有彻底死心,于是又把刺杀时机放在毛主席从苏联回来的途中。

然而敌人不知道的是公安战士已经获得这一情报,对他们的动作了如指掌。

一天傍晚7时左右,一架没有任何国籍标志的飞机,在悄悄地沿着朝鲜东海岸飞行。它嗡嗡地穿过鸭绿江,又飞过吉林的大片原野山峦。

当飞到离哈尔滨不远的一处山林上空时,低低地来回盘旋了好几个圈,然后抛出两个黑点,两个黑点很快降落到了地面。

素不知,成润之早已带着侦查人员,等候在山林之中多时了,两个黑点刚落到地面,成润之和侦查员们便高喊着从四面包抄而上。

两个特务被抓了起来,一个叫张大平,一个叫于冠群,都称是毛人凤的手下小头目。按照命令,他们将在第二天上午8点到哈尔滨的松花江饭店,与“东北地下技术纵队”接头。

这样一来,将潜伏在东北的敌特组织一网打尽的机会来了。

旧时的电台

针对这个情况,侦察人员立刻拟定了一个冒名顶替诱捕案犯的行动方案。

第二天早上,松花江饭店的210号套房内,一名男子正在来回踱步,他正是侦察人员伪装成的“张大平”。

不一会儿,房门轻轻响了两下。

“谁?”他颇为威严地问。

“我,205来了。”声音不大,却透出警觉。

门外还站着三个人。领头的那男子指着房主介绍道:

“这位是保密局派来的张大平先生,毛人凤局长的左膀右臂。”

他接着向“张大平”介绍:

“这位就是东北技术纵队司令马耐先生,代号‘205’。”

“张大平”招呼大家入座后,便郑重其事地宣布:

“我奉保密局毛人凤局长的命令宣布,所有参加行动人员,除论功行赏以外,一律晋升三级。”

随后,他眼望马耐笑道:

“马司令,谈一谈行动准备情况吧。”

马耐收回不断回味的晋升三级,随后便用恭敬的口气报告:

“根据北京潜伏台指示,毛泽东的专列明天晚上8点钟到达哈尔滨。我们已安排在满洲里、哈尔滨和长春先后举行三次行动,作战计划分三路:一路正面进攻,打快速歼灭战;一路从背后堵击,截住他们的退路;另一路用以迎击中共援军。事成之后立即撤往长白山区,建立武装游击根据地。只等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就可迎接国军到来!”

口若悬河的马耐,得意洋洋,越说越神气,越说越兴奋,可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什么。

“有响货吗?”“张大平”一边抽烟,一边随口问。

“当然有啦!”马耐兴奋地说,“是香港送来的黄色烈性炸药,明天我就派人去哈尔滨市郊铁路上埋炸药;到时炸药一响,毛泽东的专列就被炸得一塌糊涂!”

“这次行动计划还有哪些人知道?都可靠吗?”“张大平”又问。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街道

马耐得意地笑了笑,打开公文包,取出“东北地下技术纵队”的名册递给了特派员:“这是组织联络图副本,共计170人。”

看完“东北地下技术纵队”的名册的“张大平”,轻轻地咳了一声。

早已等等候在侦察人员推门而入,把一张纸递给马耐,幽默地说:“马司令,辛苦了!你不是要委任状吗?我们现在就发给你。”

还蒙在鼓里的马耐,喜出望外,连忙起身伸出双手接过,睁眼一看,竟是一张逮捕证,张口结舌,魂飞魄散,面如土色。

 “张大平”笑着摘下墨镜,一把拉掉小胡子,原来是成润之。

就这样,“东北地下技术纵队”被一网打尽美蒋特务苦心策划的阴谋彻底破灭。

三天以后,毛主席顺利回到了北京。

侦查人员们用他们的智慧、勇敢,圆满地完成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临行前的任务!

1950年6月2日,经过审判,计兆祥被判处死刑,执行枪决。计采楠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其余涉案人员也都根据案情轻重,受到了应有的惩处。

叶兆祥的处决书

至此,台湾特务精心布置的潜伏组,被我方彻底摧毁。

为了警告毛人凤不要再搞破坏,李克农还命令计兆祥临行前直接给毛人凤发报,郑重告知:与你对话的是李克农,你精心布置的电台已落入我方手中。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双方最终达成一致,签订了著名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其中第一条便规定: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它援助。

这是条约中的核心条款之一,它为中国赢得了强有力的盟友,同时也开启了中苏关系的新篇章。

毛主席用他的心血,用他的坚定、勇敢和机智,让中国得以在当时拥有和苏联并不相称的实力的前提下,获得了巨大的物资援助,

出访苏联时的毛主席

伟大的领袖和先辈们,为中国走得更远,变得更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轩羲十三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