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淋巴结阴性VS淋巴结阳性
组织、器官周围的淋巴结,就如同哨兵、卫士一样的保卫着组织、器官的安全,即可以到达防御外来有害因素侵袭的作用,又可以适当的拦截组织、器官发生癌变后肿瘤细胞的向外转移。正因为如此,在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淋巴结手术切除的范围、组数、个数均有着严格的限制和规定。评价肿瘤手术中淋巴结的阳性、阴性也就有了不同的广义、狭义的判断标准。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实施根治性手术切除术的过程中,其切除的内容和范围主要是指完整地切除恶性肿瘤,保证肿瘤切除后其边缘是安全无残留肿瘤细胞的、肿瘤引流区域的淋巴结清扫达到或者超过了规定的范围。对于治疗而言,如果淋巴结的清扫范围达到或者超出淋巴结可能转移的范围的时候,我们称之为淋巴结阴性,也就是淋巴结广义上的阴性,达到了这样的标准,此时则说明肿瘤手术达到了根治性切除的标准。
与之相对,如果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未达到淋巴结可能转移的范围,则称之为淋巴结阳性,也就是广义上的淋巴结阳性,对于这样的手术则只能算是姑息性手术,而没有达到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效果。如在实施肺癌的手术过程中,如果仅仅只是清扫了距离肿瘤最近的一组淋巴结,此时尽管淋巴结病理证实没有发生肿瘤细胞的转移,这样的手术依旧会因为手术清扫淋巴结的组数、个数没有达标而被判断为姑息性手术,其淋巴结也就被称之为淋巴结阳性。对于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手术治疗后就不能“享受”肿瘤根治术的“待遇”,也就是说,此时我们不能完全判断肿瘤的手术治疗已经达到了根治性治疗的状态,还需要在术后实施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再治疗。
在胃癌的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淋巴结清扫的范围以“D”来表示,如第一站淋巴结未全部清除者称之为D0,第一站淋巴结全部清除者为D1,第二站淋巴结完全清除者为D2。
所谓狭义的淋巴结阴性、阳性,主要是指手术治疗后,淋巴结的病理组织学判断,具有明确的肿瘤细胞浸润、转移的称之为淋巴结阳性,临床上采用“阳性淋巴结个数/该组全部清扫淋巴结个数”来表示。对于淋巴结阴性的,则采用“0/该组全部清扫淋巴结个数”来表示。如此说来,狭义的淋巴结阳性并不会影响我们对外科手术广义性淋巴结阴性的标准判断,他们之间一个是手术范围、数量、组数的手术要求的判断,一个则是在病理切片下对肿瘤细胞浸润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