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谁泄露了“原神”机密

张书乐 2025-04-27 15:21:39

近年来,随着游戏行业的迅速发展,游戏内容泄密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困扰游戏公司的一大难题。

为此,游戏公司纷纷加大对“游戏内容泄密”行为的打击力度。

本月,米哈游法务部公众号发文称,在起诉蚕豆网前的2年内,该网站及其关联自媒体矩阵账号发布近百条《原神》涉密游戏内容,共涉及16个游戏版本。

米哈游法务部表示,网站运营方在无底线博流量的同时,牟取非法利益。

泄密行为不仅会破坏游戏版本更新带来的新鲜感,同时,对泄密内容断章取义的描述会导致玩家产生误解、引发争执,严重破坏社区健康生态。

而且,泄密行为还会扰乱游戏运营节奏,并对游戏及厂商的口碑、声誉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本案一、二审法院均判决认定,蚕豆网的行为侵犯米哈游的著作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

米哈游要求蚕豆网运营方发布声明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33万元。

该案是全国首例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认定传播涉密游戏内容行为构成侵权的生效判决。

此外,米哈游公布最新维权“成绩单”:警方对部分涉案团伙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多人受到行政处罚,累计200余名泄密者被追责,单个侵权人最高判赔金额高达55万元。

例如,2023年,玩家陈某参与《崩坏:星穹铁道》游戏内测期间,违反保密协议,私自偷录包含角色实机形象、技能效果等新版本游戏画面,并上传至网络。

这些关键元素在游戏未发布前具有极高商业价值,该玩家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游戏的保密性。

米哈游迅速向法院申请诉前行为保全,法院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责令该玩家不得披露、使用、允许他人使用其在参与游戏测试过程中擅自摄录的游戏内容。

随后,米哈游提起侵权诉讼,法院经审理认定该玩家侵害商业秘密,判决其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赔偿50万元。

不仅是米哈游有困扰,国内许多游戏厂商都有类似困扰。

媒体报道,2022年,两款玩法高度相似的游戏引发了玩家的讨论。

同年11月,上海一家手游公司报案称,网上出现了一款与本公司已上线运营手游高度相似的游戏。

尽管更换了角色形象和场景美术,但故事情节、游戏机制和核心玩法却如出一辙,对正版手游的后续运营造成了严重影响。

公安机关侦查发现,侵权手游的开发者,竟然是当初研发正版游戏的核心技术人员李某。

哪些原因导致了游戏内容提前泄密的出现?

企业应该如何防范游戏内容泄密?

对此,南方都市报记者石力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游戏泄密,对知识产权的伤害,大到可能覆灭一个爆款。

游戏提前泄密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其一是核心开发人员的“炫技”,通过朋友群聊外泄。

其二是游戏工作室的分包公司或测试人员,其员工将拿到的游戏内容和自己分包的部分内容外泄。

其三则是游戏公司自己有意为之,通过授意第三方“泄露谍照”或“游戏视频”,为自己的游戏发行做营销、刷存在。

除第三种外,前两种对于游戏而言都有相当危害,要防范内容泄密,具体来说,也是三方面齐抓共管。

一方面要加强员工教育。

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内容保密。

其三则是除核心创作人员外,只是将工作分解给个人或分包公司,尽量避免管中窥豹。

就如此前《哪吒2》配音人员甚至不知道自己配音角色是谁那般。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0 阅读:32

张书乐

简介:长期坚持在IT和游戏领域呓语的非权威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