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皇后:两废两立,两次垂帘听政,为宋朝做出的贡献

渃水说历史 2024-08-20 15:03:14

孟皇后,一位见识非凡极有政治才干的女人,她命运多舛,一生经历两废两立且两次被迫垂帘听政。她犹如一叶扁舟在无边的深海中任由风浪将其抛起跌落,沉沉浮浮,历经艰险。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最终跨越了这些深海险滩并且为宋朝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最值得歌颂的是她在宋朝最危难的时刻两次挺身而出,凭借着超然的智慧和冷静的心智使宋朝安然度过危机。孟皇后可谓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传奇人物,她为宋朝做出的贡献值得历史永远铭记。

01

孟皇后的出身并不显赫,她生于一个普通的官宦家庭。那么出身如此普通的孟皇后是怎么坐上皇后宝座的呢?

原来宋哲宗赵煦10岁继位,由于年龄太小,所以由他的奶奶也就是太皇太后高正仪垂帘听政。这位高太后性格刚强,行事果断,朝中所有事情都必须由她拍板定案,所以赵煦的婚事当然也是她说了算。

赵煦长大后,高太后开始为他选皇后,但她非常排斥富贵显赫家族之女,认为她们骄纵刁蛮不明事理,她主张挑选普通官宦之家的女儿,她认为这种家庭出身的女孩少了富家女的骄纵和傲慢之气。由此普通官宦之女孟氏被高太后看中。

20岁的孟氏顺利进入后宫,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高太后看到孟氏做事合规合矩,温柔贤惠,觉得自己果然选对了人,对她很满意,于是下令将孟氏正式册立为皇后。

皇帝的婚事圆满落成,高太后心里非常高兴,然而皇帝赵煦心里却高兴不起来。原来他并不喜欢奶奶给自己安排的这个皇后,他更喜欢姿容绝丽的刘婕妤----刘清菁。

在后宫得不到皇帝的宠爱,就意味着地位不保,意味着被欺压和排挤,意味着逐渐失势。而中意她的高太后这时也去世了,孟皇后在宫中的日子可想而知。

刘婕妤深受宋哲宗宠爱,仗着盛宠她根本不把孟皇后放在眼里,且暗地里一直觊觎着正宫之位。为了扳倒孟皇后,她费尽心机设下诡计栽赃诬陷孟皇后,机会很快被她抓住。

此时,孟皇后的女儿福庆公主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人世。爱女去世孟皇后伤心欲绝悲痛万分,她宫里的侍从看到孟皇后面容憔悴身体虚弱,想为她祈福保平安于是在后宫做起法事。

刘婕妤知道后心生一计,她立马派人与孟皇后宫里的内侍相互勾结来陷害孟皇后,并第一时间向哲宗诬告说皇后在宫中行巫蛊之术诅咒哲宗。

巫蛊之术素来是宫中大忌。宋哲宗闻言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彻查皇后内宫。在刘婕妤等人的暗中运作下,孟皇后宫中的内侍被严刑逼供,最终被迫承认行巫蛊之术。

供词在手,巫蛊之术被做实,宋哲宗一纸诏书废去孟皇后中宫之位,将她打入了冷宫。

02

当时宋朝分为新旧两派,两派之间明争暗斗异常激烈。高太后执政时支持旧党,宋哲宗却倾向于新党,他执政后重用新党人章惇。

起初章惇就与高太后政见不同,所以对于高太后所立的孟皇后也是心怀不满,早想除之而后快。于是他与刘婕妤相互勾结,致使孟皇后被废。

孟皇后被废后,刘婕妤很快被封为贤妃。当她生下了太子赵茂后,终于如愿以偿的登上皇后之位。本以为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然而太子赵茂却因病而死。次年宋哲宗也因病去世,时年24岁的。

宋哲宗去世后,他的弟弟端王赵佶继位,是为宋徽宗。徽宗即位不久就下诏恢复了孟皇后的身份尊她为元佑皇后,尊刘清菁为元符皇后,第二年两人又同时被尊为太后。

刘清菁眼见孟皇后从一位废后,又重新恢复身份心里非常妒忌,于是她再次设谋,欲废除孟皇后。她与权臣相互勾结唆使他们上书宋徽宗,说恢复孟皇后的身份是不合规矩且违背了传统礼法,这样会让皇室陷于流言蜚语之中,并要求宋徽宗再度废除孟皇后。

宋徽宗听后于心不忍但又无可奈何,只好听从了这些人的意见,下了废后诏书。

先前孟皇后离开冷宫不到两年,再度回来一待就是24年。刘清菁将孟皇后赶走,终于除去了这个眼中钉,但是她并没有安分守己的待在后宫享受天伦,而是经常指手画脚干预朝政,长此以往群臣都对她很不满纷纷上书徽宗要求废去她的尊位。

刘清菁惹怒了忠臣,见局面无法控制,惶恐无措的她最后选择了自缢而亡,那一年她35岁。刘清菁处心积虑的将孟皇后赶走不让她好过,没想到自己的下场比孟皇后更惨。

而孟皇后所住的冷宫瑶华宫在1126年的一天突然着火,孟皇后只好搬到延宁宫居住。

然而孟皇后刚住进延宁宫不久这里再次发生了火灾,这次孟皇后住到了相国寺前的一座民宅里。孟皇后搬到宫外住,却是因祸得福,让她逃过了一场劫难。

03

1125年,金军南下攻入北宋,宋徽宗见势态危急禅位给太子赵桓,也就是宋钦宗。

次年,靖康元年,金兵围困了京城。宋钦宗亲往金兵营内议和,随即被金军扣押。

很快徽宗、钦宗,皇族成员、后宫妃嫔、朝廷重臣等共三千余人被押解至金国。后宫妃嫔

更是遭到金人惨无人道的蹂躏侮辱。而孟皇后正因为被废,又居住在宫外才躲过一劫。

靖康之难后,金国强迫朝廷大臣张邦昌为“伪楚”皇帝。金军退兵之后,张邦昌立即将孟皇后迎入宫中,并尊她为皇太后,请她垂帘听政。

孟皇后垂帘听政后,得知赵构在济州。当时金军攻进京城时康王赵构正出外招兵所以免于此难。

这时孟皇后得到他的消息,便立即秘密派人持信前去劝说他称帝。由此21岁的赵构在河南登基称帝,是为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

紧接着张邦昌的楚伪政权随之结束,孟皇后也停止了垂帘听政,并改称隆佑太后。

金国得知赵构即位随即南下攻打。南宋刚建国,根基并不稳,无力与金兵抗衡,

赵构几次逃亡,在逃亡过程中,南宋内部还发生了一场“苗刘之变”。

原来大将首领苗傅和刘正彦相互勾结发动兵变,密谋杀掉了百余名将军和宦官,逼迫赵构退位,推举年仅3岁的皇太子赵旉继承皇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他们还软硬兼施,逼迫孟太后垂帘听政。被两废两立,经过近30年风浪洗礼的孟太后,此时既沉着又理智,既坦然又镇定,她决定直接出城去安抚叛军。

大臣们都担心叛军会挟持太后,纷纷出面阻止。但孟太后却毫无畏惧站到了叛军面前。

她表面上曲意逢迎苗傅等人,答应让宋高宗退位,暗中却派人悄悄将被苗刘二人扣押在军中的韩世忠妻子梁红玉救出来,通过她了解叛军详情。之后密令她前往嘉兴去找韩世忠,火速发兵。

韩世忠等人很快领兵前来,一举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乱。宋高宗赵构很快复位,孟太后立即撤帘还政。

在此次政变中孟太后的胆识和谋略令人敬佩,若不是她从中斡旋南宋也不会这么快渡过难关。如同她在处置张邦昌伪楚政权时,她用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掌控全局一样。孟太后用理智和谋略稳定了建立不久的南宋局势。

宋高宗赵构对孟太后十分孝敬,经常去给她请安问候,有新的贡品也都要先送到孟太后宫里。

孟太后若是身体不舒服,宋高宗便会陪伴左右,衣不解带的照顾她。58岁那年孟太后安然去世。

孟太后虽然前半生过得非常凄苦,但后半生能得到宋高宗的孝顺和贴心照顾,能安详生活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她是一位传奇女子,她凭借超然的智慧和谋略使风雨飘摇中的宋朝两次安然度过危机,她对宋朝的贡献值得彪炳史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