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皇后周氏

渃水说历史 2025-04-21 15:02:06

周皇后,明思宗朱由检的皇后,她美丽端庄,贤惠善良、恭谨谦逊。作为中宫之母,她宽严有度,将后宫治理的井然有序。她崇尚简朴,裁减宫中不必要的用度,撤销多余的支出。

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周皇后还常常劝皇帝要宽以待人,爱惜百姓,安定人心,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周皇后的确是一位贤后。

只是气数将尽的大明朝在风雨飘摇中还是走到了尽头,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陷京城,周皇后与崇祯挥泪话别,自缢而亡,后于与崇祯帝合葬思陵。

周皇后,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人,今天的北京市,她祖籍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是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她家境贫寒,年幼时就开始操持家务。迁居北京后,父亲周奎在前门大街闹市以算命为生,母亲在她很小的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又纳继母丁氏为继室。

周皇后幼年时就表现的聪明灵慧,温婉娴静,且容貌超凡,家人都很疼爱她。据说明朝学者陈仁锡一次看见周氏,惊叹她的面相,对其父说:此女将来必定大贵。此言后来得到印证。

周氏正在青春貌美之时迎来了她人生的另一半,那年朝廷为当时还是信王的朱由检选妻,因为周氏在候选者中年纪最小,体型也若显单薄。明熹宗的张皇后并不看好周氏,但祖母辈的宣懿太妃刘氏却很看中周氏,对张皇后说:"周氏虽弱小,以后必然要长大的",于是周氏中选,成了信王妃。后来的事实证明,周皇后果然没有辜负刘太妃的信任。

婚后周氏和朱由检感情非常好,周氏做事合规合矩,很得人心。朱由检即位以后,周氏就由信王妃晋升为皇后。

周氏喜读史书典籍,因此她知书达礼,见识非凡。她的这一喜好正与崇祯帝相合,崇祯也非常喜爱读书,所处之室都放有书籍,一有空就开始翻阅。帝后两人志趣相投,有着共同的爱好,所以颇能谈到一块,情感也非常融洽。

周皇后出身平民之家,所以始终保持平民本色。她提倡节俭,裁减了宫中不必要的用度,撤消了多余的支出。女红纺织之类事务,她也亲自动手。在后宫都是身穿布衣,饭食以素为主。

周皇后还亲自操持家务,亲自烧饭。当时是天启七年(1627)朱由检刚刚登基时,由于奸臣魏忠贤专权,宫中形势十分险恶,朱由检的皇嫂懿安皇后秘密告诫他,不要吃宫中的食物。为了提防魏忠贤在食物中下毒暗害,皇帝的饮食全由周皇后亲手来做。所以周皇后是一个能下得厨房又能登得大雅之堂的贤良皇后。

在内忧外患的明末时期周皇后时常劝崇祯皇帝要爱惜百姓,宽以待人、安定人心,使国内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当时四处用兵,军费颇为紧张,周皇后心系社稷,常常拿出个人的积蓄和宫中节省下来的费用补充军费,这令崇祯帝非常感动。

崇祯皇帝每日为朝政操劳,冗杂的政事和紧急的军情使他忧心不已,他又坚持食素,过度劳累使他日渐憔悴。周皇后看在眼里内心焦急万分,于是假称崇祯帝的亲母李纯皇太后托梦给她,劝皇帝要注意身体,增强饮食,又提前在宫中置办好美食,等皇帝回宫后享用。

崇祯帝回到后宫,看到这一切,知道是皇后用心良苦,心中感动不已。

崇祯皇帝尽管每天殚精竭虑,勤于政务,但想挽回处在风雨飘摇中随时都有可能倾颓的明王朝大厦并非易事,明王朝渐渐走到了尽头。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李自成带领起义军攻陷京师。次日紫禁城被攻破,李自成的军队蜂拥而入。崇祯皇帝眼见大势已去,失魂落魄的回到后宫对周皇后说道:"如今大势已去,不可挽回,你是一国之母,绝不能受辱,还是尽快自尽吧!"

周皇后听了难过的说道:"臣妾服侍陛下已经十八年了,这些年来臣妾曾多次劝戒陛下,但陛下却不肯听,才会有今日啊!"。说完她抚着三个皇子痛哭了一会阵,之后回身进入自己的寝宫自缢殉国,那年她33岁。

崇祯皇帝看到皇后殉国后,悲从心起,涕泪横流。他忙令三个皇子迅速改穿便装逃出宫去。其他妃子也一律赐死,最后他直奔皇宫后面的煤山自缢身亡。

周皇后深明大义,为了国家祥和安定时常正言劝谏皇帝,她一生心系社稷,心系百姓,恭谨贤惠、勤俭善良。当国家危急之时,毅然选择自缢身亡,殉国明节。一代贤后就此结束了她凄美的一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