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252:装病,是官场中最好用的挡箭牌

香薇看历史 2023-07-27 22:39:00

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92卷 肃宗明皇帝下

太宁三年(乙酉、公元三二五年)

本文重点:

装病--是官场中最好用的挡箭牌,遇到自己不能掌握,不能控制,甚至不了解的场合时,为了避免惹上麻烦,就拿来用用。

原文:赵主曜以永安王胤为大司马、大单于,徙封南阳王,置单于台于渭城,其左、右贤王以下,皆以胡、羯、鲜卑、氐、羌豪桀为之。

刘曜加强刘胤的权力地位。

刘曜此举从惯例,从加强皇权的角度考虑,不合适,因为如果刘曜的健康出现问题,此时他更应该加强的是太子刘熙的权力地位。

从加强前赵集团实力的角度考虑,可能是合适的,前提是刘胤权力支持刘熙,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兄弟同心,齐力断金。

备注:渭城一般指渭城区。 渭城区,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

原文:秋,七月,辛未,以尚书令郗鉴为车骑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兖州刺史,镇广陵。

东晋丢失淮河以北广大土地,淮河成为对峙前线,为了加强对淮河前线的支持力度,同时也是加强建康城的外线防御,所以令郗鉴镇守广陵,确保建康城以北长江沿线的安全。

备注:

广陵:一般指广陵区。 广陵区,隶属于江苏省扬州市

原文:闰月,以尚书左仆射荀崧为光禄大夫、录尚书事,尚书邓攸为左仆射。

右卫将军虞胤,元敬皇后之弟也,与左卫将军南顿王宗俱为帝所亲任,典禁兵,直殿内,多聚勇士以为羽翼;王导、庾亮皆忌之,颇以为言,帝待之愈厚,宫门管钥,皆以委之。帝寝疾,亮夜有所表,从宗求钥;宗不与,叱亮使曰:“此汝家门户邪!”亮益忿之。及帝疾笃,不欲见人,群臣无得进者。亮疑宗、胤及宗兄西阳王羕有异谋,排闼入升御床,见帝流涕,言羕与宗等谋废大臣,自求辅政,请黜之;帝不纳。壬午,帝引太宰羕、司徒导、尚书令卞壶、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庾亮、领军将军陆晔、丹杨尹温峤,并受遗诏辅太子,更入殿将兵直宿;复拜壶右将军,亮中书令,晔录尚书事。丁亥,降遗诏。戊子,帝崩。帝明敏有机断,故能以弱制强,诛剪逆臣,克复大业。

皇帝司马绍驾崩。

司马光对司马绍的父亲司马睿的评价是:“恭俭有馀而明断不足”,对司马绍的评价是“明敏有机断”。

换做普通话,简单的意思就是:司马睿是个好人,司马绍能当机立断,所以他能以弱胜强,平定他老爹留给他最大的政治障碍---王敦的叛乱,延续了司马家的江山。

原文:己丑,太子即皇帝位,生五年矣。君臣进玺,司徒导以疾不至。卞壶正色于朝曰:“王公岂社稷之臣邪!大行在殡,嗣皇未立,宁是人臣辞疾之时也!”导闻之,舆疾而至。大赦,增文武位二等,尊庾后为皇太后。

装病--是官场中是最好用的挡箭牌,遇到自己不能掌握,不能控制,甚至不了解的场合时,为了避免惹上麻烦,就拿来用用。

在这个专业做的最为出色的就是雍正,在九子夺嫡时期,太子胤礽犯下大错,康熙决定进行调查,为此康熙咨询雍正的意见,为了给康熙留下一个敢于勇担重任的印象,雍正主动请缨,请求康熙把这个任务派给自己。但是雍正知道,如果干了这个事,太子胤礽必倒台,以后难免有人会说雍正是为了争夺帝位搞掉了太子,所以雍正接下任务回到家,晚上就让自己的仆人干了两件事,一是在自己的卧室生满了木炭炉子,把火点的旺旺的,二是准备了沐浴用的大木桶,里面装满了冰凉的凉水。他先是穿着貂裘大衣坐在卧室,把自己搞得大汗淋漓,然后脱掉衣服猛地坐进木桶中,如此的冰火两重天之后,他成功的病倒了。

由此,他躲过这个差事。别人都是装病,雍正是真的把自己搞成病人。这就是高手,当然这也是成事人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司马绍驾崩,小皇帝继位,此时正是主少国疑之时,朝局错综复杂,王导在这个时候生病,我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病得真假程度。

如果是真的病,那还情有可原。如果是装病,那么王导担心什么呢?担心拜错了真神?此时朝中至少有三派势力,一派是大臣中的尊皇派,这里面可能有卞壶、温峤、郗鉴等人;一派是司马家的势力,这里面有司马宗、司马羕和虞胤;还有一派是皇太后和庾亮,他们是小皇帝的母族势力。

如果这三派之间不能很好的协调,很有可能会产生军事政变,特别是后面这两派势力,在司马绍在世时他们之间就有矛盾。

所以王导选择了病倒,在乱局中,谨慎小心,不入局永远是正确的,宁可错过机会,也要如此!

1 阅读: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