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98卷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
永和五年(己酉,公元三四九年)
原文:六月,葬赵王虎于显原陵,谥曰武帝,庙号太祖。
与此同时,石遵暂时搞定了国内乱局,终于把石虎给安葬了。
原文:桓温闻赵乱,出屯安陆,遣诸将经营北方。赵扬州刺史王浃举寿春降,西中郎将陈逵进据寿春。征北大将军褚裒上表请伐赵,即日戒严,直指泗口,朝议以裒事任贵重,不宜深入,宜先遣偏师。裒奏言:“前已遣前锋督护王颐之等径造彭城,后遣督护麋嶷进据下邳。今宜速发,以成声势。”秋,七月,加裒征讨大都督,督徐、兖、青、扬、豫五州诸军事,裒帅众三万,径赴彭城,北方士民降附者日以千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盯着赵国的不只燕国这一只黄雀,南方的东晋也随时盯着它的一举一动。
更为可笑的是,在东晋内部竟然也有两只黄雀,一只是桓温,另一只是以褚裒为首的朝廷执政团队。
东晋自从立国之初,从来就没有真正形成过合力,这与燕国形成鲜明对比。
东晋第一只黄雀:桓温,他听闻赵国内乱的消息后,亲自前出至安陆(今湖北孝感安陆市),并且委派诸将各自行动,随时准备进军经营北方。
东晋第二只黄雀:褚裒上表请求伐赵,即日命令军队戒严,部队兵峰直指泗口(今江苏徐州地区)。褚裒信心满满,也是亲自前出至彭城,与时间赛跑。机会,绝大的机会!天赐良机!
读至此处我们不由得感慨:打败自己的从来都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自己。

如此强大的赵国,石虎在世时威震东西南北,想打谁就打谁,往北打慕容俊,往西打张重华,往南打东晋。他刚刚去世,由于后事没安排好,结果马上就变成了落水狗,周边势力,但凡有点争心的都争着抢着来揍他!时势变化就是这么快!
局势对东晋特别有利,褚裒刚刚来到彭城,归附之民日以千数,说明边境之民对东晋还是很有向心力的。褚裒眼光是有的,这对东晋来说确实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是机会从来都是为有准备的人预备的,能不能抓住全靠实力!从后面的结果来看,东晋显然没有准备好,只能空叹息!
对这种情况,有人看的很清楚,他就是蔡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