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16日,在松花江即将解冻前,林彪令北满部队迅速撤出战斗,返回到松花江北。自此,第三次“下江南”作战胜利收官。
由于作战期间,东北民主联军北满部队敢打敢拼,这场战斗相对来讲比较顺手,但进行期间还是出现了一些小纰漏。如四野独一师师长刘转连就带着独一师打了败仗,此事也让林彪相当气愤,直呼“该将师长枪毙!”

林彪老照片
刘转连北上东北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林彪也不是过于严苛之人,能接受战斗失利,但为什么独独对刘转连部的战斗失利这么气愤呢?
原因就是刘转连及其所部在第三次“下江南”作战的苇子沟战役中,表现非常不好,根本不是一支老牌部队该有的。那么刘转连所率领的这支部队,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刘转连师长
和很多出关的部队一样,刘转连也是在1945年时,于南下过程中突然收到上级的命令,要求他们立刻北上至东北。刘转连部队奉令调转行军方向,一路上不断穿行于敌人的夹缝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经过将近2个月的行军,刘转连部队终于抵达沈阳,在这里,刘转连的部队恢复359旅番号,刘转连自然而然成了该旅的旅长。359,这串数字在中国解放军军史上绝对光辉。

359旅经历丰富
后来王震将军在评价359旅时,曾题词一首: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千万里,屯垦在天山。”
由此可见359旅的历史之悠久。359旅在抗战时期,是八路军120师的主力部队之一,于1937年8月组建,是红六军团和红军总部特务团一营合编而来的。其下辖的717团的团长,就是刘转连。

359旅在南泥湾
而717团本身,是红6军团的正宗传人,曾历经过无数的艰苦斗争,是整个359旅的第一主力团,素有“铁的七团”之称。
717团的战斗作风顽强坚韧,面对比自己强的敌人,都敢狠狠咬上去,誓要撕掉对方的一口肉。等进入沈阳恢复番号后,359旅开始扩充兵员,规模一度超过7000人。
此后,359在东北从南满、东满一直打到北满,到1946年4月时顺利解放了哈尔滨。

解放军在哈尔滨
随即359继续作战,又先后解放了包括安东、宝清、勃利等北满的十几个县。于此同时还联合几个兄弟部队,将东北的谢文东、李华堂、张雨新和孙荣久等匪首俘虏或击毙。
对于这样一支历史传统优秀的部队,林彪肯定会给予厚望,也自然会在其作战失利后感到气愤。
苇子沟战役的失利那么刘转连到底在第三次“下江南”时经历了什么呢?1947年1月,359旅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1师,刘转连任该师师长。

解放军在东北
在前两次“下江南”作战中,独1师的表现相当出色,战斗经过可圈可点,但是在第三次“下江南”作战中,独1师在苇子沟战役中的表现,与此前相比,就像是战士们集体被夺舍,忽然不会打仗了。
一开始,刘转连奉命带着独1师跨越松花江,目标直指德惠方向,他们此行的任务是确保5师攻打靠山屯的战斗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东北民主联军作战中
然而就在刘转连率部渡过松花江,朝着德惠方向开进的过程中,指挥部忽然传来命令,要求独1师调头向西行进,在次日拂晓时分,到达靠山屯西北待命。
对此刘转连有些疑惑,但他得服从命令,只能带着独1师按照指挥部的指示调转方向,让后卫变前锋,前锋变后卫,朝着靠山屯西北方向前进。
刘转连为了尽快赶到靠山屯,决定带着一个营的先头部队开路,后续大部队正常行进,赶在规定时间前抵达靠山屯西北即可。

解放军在前线
然而就在当天夜里,靠山屯的守敌被全部歼灭。刘转连与一个营的先头部队赶到靠山屯时,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但就在他们等待后续大部队时,指挥部忽然发来紧急作战任务,要刘转连带着独1师南下截击援敌。
这个任务其实让刘转连很为难,因为从情报来看,他们的敌人是国民党第87师,自己拿一个营去碰敌人的一个师,作战时极易出现不可控的局面。但指挥部催的急,刘转连只能咬咬牙,带着先头部队扑过去,与国民党第87师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解放军在东北地区
不得不说以359旅为底子发展起来的独1师确实不一般,纵然人数差距悬殊,仍然消灭了很多敌人。但同时也因为兵力短缺,没能将援敌全部按死,国民党第87师的主力部队利用夜晚昏暗的环境改变行军方向,逃出生天。
在林彪的作战计划里,国民党第87师应该全部被歼灭,但显然刘转连并没有达到这一作战目标,整个独1师在战场上的表现更是不尽如人意。这气得林彪当场发飙,直呼:“独1师师长就该枪毙!”

林彪在开会决定战术
刘转连真的被枪毙了吗?那么刘转连真的被林彪枪毙了吗?其实并没有,但由于独1师未完成阻击歼敌的任务,身为师长的刘转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林彪又向来奖罚分明,刘转连被林彪严厉批评后,降职当了独立3师的副师长。
刘转连得此惩罚后痛定思痛,决心之后的战斗好好打。毕竟是早年带过“铁的七团”的老将,刘转连带着独立3师在接下来的吉林外围战斗中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以非常小的伤亡代价歼灭敌人一个团,另俘虏了700多敌人。

刘转连在吉林外围战斗中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吉林解放后,刘转连因为在吉林外围战斗中的出色表现,被调任为第3师的师长,没过多久,第3师改编为29师,被划归到10纵队麾下,而10纵队的司令员,便是梁兴初。
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后,梁兴初带着38军赴朝参战,但入朝后的第一仗,与当年苇子沟战役中的刘转连一样,因为时局变化快等原因,打得很是拉胯。
彭老总因此气得直骂梁兴初是“鼠将”,连带着38军也被骂得够呛。

梁兴初曾参加过抗美援朝
彭老总一度想要用贺东生换掉梁兴初,不过最后因为林彪的急电,再加上梁兴初保证自己之后一定会打好仗,彭老总便没有换掉梁兴初,而梁兴初后来果然带着38军打了个漂亮仗,还因此得了“万岁军”的称号,属实与当年刘转连的经历十分相似。
再说回刘转连,刘转连到梁兴初麾下后,没多久就参加了著名的“黑山阻击战”,与兄弟部队在阵地上血战3天,为之后大部队歼灭廖耀湘兵团创造了有利条件。

黑山阻击战示意图
虽然此前因为作战食物,刘转连被降职,但那之后刘转连的表现一直很突出,于是等东野整编成四野,刘转连先后担任47军140师师长、48军副军长等职,也算是功成名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