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己之力救活六百万百姓,三晋大地从此刻上了曾国荃的大名

左都御史有料 2025-04-25 21:37:26

光绪十六年十月初二日,两江总督曾国荃在任上病逝,朝廷追赠为太傅,赐谥“忠襄”。当时官场很多人为其撰写挽联,但基本上都是形式主义走过场的较多,唯有山西籍和山西任上的官员是发自内心的悼念曾老九。

其中山西寿阳籍官员祁寯藻之子,时任左都御史的祁世长撰挽联曰:

公为儒将名臣,武略文韬,威德遍大江南北;

我感故乡遗爱,救灾输粟,精神在三晋云山。

时任山西布政使的奎俊送挽联曰:

东南半壁仗元勋,溯六月摧坚,十稔坐镇,寰海震威名,幸承寄语停骖,客路犹教亲矩矱;

庚癸频年全活命,看万家生佛,八座福星,士民咸顶祝,讵料耗传折柱,寒江空自荐蘋蘩。

此外,时任太原知府吴鸿恩、山西武乡知县李寿芝、山西候补知县周中佐等,都撰写挽联表达了对曾国荃的感恩之心。

曾国荃是两江总督,高级大员撰写挽联属于常态,山西布政使、太原知府、知县一类的按照官场惯例,还轮不到他们撰写挽联,这是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所决定的。可是如此多的山西籍低级官员纷纷表达哀悼之情,却让曾家颇为受用。

那么不禁要问,曾国荃在山西到底干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何以全山西的百姓和官员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

事情还得从曾国荃抚晋说起

光绪二年(1876年)八月九日,时任河道总督的曾国荃接到朝廷的新任命,让他不必赴京请训直接赴山西巡抚任。

曾国荃的前任是鲍源深,此公是个官精。光绪二年山西全省正遭遇二百年未有之大灾,史料上称其为“丁戊奇荒”,此次旱灾从光绪二年一直持续到光绪五年,时间之长旷古未有。鲍源深在这个节骨眼以病乞休,将重担压在了曾国荃的身上。

曾国荃什么世面没见过,想当年围攻安庆、围攻金陵,真可谓是挥金如土、杀人如麻,是从千万死人堆中爬出来的硬汉子。然而当他踏上山西土地的第一天开始,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亢阳不雨,又已半年,夏麦无收,秋禾未种,民间颠连之状,卖妻鬻子,掘草根,挼树皮,团土丸以充饥者,所在皆是。道旁倒毙之人,无日无之。”

曾国荃上任匆忙,除了几十个护卫兵丁外,随行的只有十余人,踏入山西之后,他命人将所带之干粮悉数散给灾民,然后换轿乘马,急驰巡抚衙门。

曾国荃风尘仆仆进了衙门之后,顾不上休息,立刻召集布政使、按察使以及太原府有关官员,询问山西全省的受灾情况。据布政使衙门呈报的数据显示,当年的七月,全省受灾的州县多达76处,饥民已有四百万人。到了十一月,受灾州县已增至80多个,饥民飙至六百万人。

曾国荃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见过这种场面,当年安徽省作为双方争夺最激烈的地区,数次易手,当地百姓也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然而那是战争时期,打仗的目的就是为了取胜,就是要死人的,这个道理自古皆然,不足为怪。

可如今,是几百万百姓在天灾面前接连倒毙,曾国荃身份也发生了变化,从杀人如麻的领兵大将成了安抚一方的封疆大吏,对于他来说,摆在面前的第一要务是救人。

发动一切人脉资源要钱、要粮

山西全省遭灾,布政司藩库是一两银子、一粒粮食也拿不出来。山西晋商素来以富可敌国名闻天下,然而这会儿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曾国荃一方面紧急向朝廷奏报调集钱粮救济,一方面向晋商借钱借粮,可是效果不理想。

从光绪三年五月至光绪五年一月,曾国荃先后上奏十余次,坚决要求朝廷免去了山西的赋税,首先解除了压在百姓身上的第一道负担。然后与朝廷派来赈灾的阎敬铭着手救灾和重建事宜。

大清朝此时的面临的局面同样也十分严峻,丁戊奇荒涉及的不仅仅是山西,直隶、河南、山东、陕西等省的情况也是势如星火。而光绪初年的国家财政状况已非乾隆盛世可比,朝廷能做的只能是免除赋税,户部的银库也拨不出钱粮救济。

数百人饥民等着粮食救命怎么办?曾国荃只能凭借自己的人脉关系四处筹款借粮。他屡屡向昔日的战友发出求救信,联络李鸿章、丁日昌等人,好在这些人都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交情深厚,在他们的帮助下,曾国荃筹集到了比其他省份更多的拨款和赈粮。

然而,外省借调的钱粮对于山西全省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只能是临时应应急。要想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还得靠自己。曾国荃根据当年湘军筹款筹饷的经验,上奏朝廷在山西重开捐纳。

山西富商多,让他们平白无故拿银子来救灾肯定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谁的银子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要让他们出钱,必须得拿出实打实的利益。捐纳的办法,正好照顾了双方的利益。

曾国荃抚晋期间,大开捐纳,所得捐银高达一千一百万两,这笔钱就成了山西灾民的救命钱。官府先后放赈银一千三百多万两,米二百多万石,让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六百万灾民勉强活了下来。

光绪六年,曾国荃卸任山西巡抚时,山西的百姓已经度过了困难期,并恢复了一定的元气。而同时期的山东、河南等受灾省份的情况却远不如山西。为此,山西百姓对曾国荃感念不已,在各地为他建立生祠。朝廷对曾国荃的政绩也十分认可,说他“救灾恤民,政绩尤著”。

后来曾国荃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山西各地百姓就有不少人来到江宁为他送行,同时也有了开篇中提到的山西任上官员和山西籍官员为他撰写挽联。应该说,曾国荃一生干了两件了不起的事情,一是攻陷金陵,二是巡抚山西。

2 阅读:140
评论列表
  • 2025-04-26 11:46

    曾老九 的心 也是 肉长的,面对数百万灾民 他也是尽力而为了[点赞]

  • 2025-04-26 08:26

    曾剃头,杀人如剃头

  • 2025-04-28 12:37

    曾国藩就是国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