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东是会搞事情的。
今天一大早,京东就发布了《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
然后,不出意外地,刷屏了。
信中说,近期,有竞对平台再次玩起“二选一”游戏,强迫骑手不能接京东平台的秒送订单,如有违反,会采取封杀措施。
京东还不忘内涵一句,“虽然有人明说不会做,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们一定会暗暗做的!”
而就在昨天,某外卖平台刚辟谣“骑手去其他平台跑单会被永久封号”,京东这话针对的是谁,已无需多言。
当然,京东也推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所有被竞对平台封杀的骑手,京东保证给予足够单量,确保收入不降;
对兼职骑手永不强迫“二选一”,鼓励大家在各平台自由接单,保障收入最大化。
甚至,信中还提到,所有骑手,如有对象,京东可以优先为对象安排工作。
更炸裂的是,自今日起,所有超时20分钟以上的外卖订单,京东全部免单。

先是明确只限“品质堂食餐厅”入住,后是给全职和稳定兼职的骑手上社保,再到前几天曝光的净利润永远不许超过5%,以至于今天的超时20分钟免单,京东外卖的动作一波接一波,越玩越大。
而具体到这封致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言语间,还是透露着刘强东那一贯的江湖气,写得非常有感染力。
我给大家拆解一下。
首先,就是语气。
这封公开信虽然署名“京东集团”,但除了“紧急援助措施”那一部分稍显正式外,剩余部分丝毫不见一般企业公文那样的生硬刻板。
开口闭口叫着“兄弟”,用词都是“个别平台”、“有人”、“永不”、“竟然”这种口语化、情绪化的词汇,以至于全文不断涌现的感叹号,无不努力在模拟强哥本人的语气。
而由于强哥心直口快、江湖义气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这种语气虽然出自“京东集团”,却并没有让人有出戏的感觉。京东的笔杆子真的把刘强东的IP发挥到了极致。
其次,是姿态。
京东这封公开信,其实是向两个对象喊话,一个是外卖骑手,一个是竞对平台。但称呼却完全不同。
对骑手,京东的称呼除了“兄弟”,还有“各位”、“大家”、“您”,显得自然又亲密。
对竞对平台,则是“个别平台”、“有人”、“某平台”、“你(们)”,充满了对立和讽刺。
很显然,京东塑造了一个施害者,而他们则和受害者站在了同一阵营,为受害者兜底,并同仇敌忾,对抗大敌。这是一个非常能够让人共情的姿态。
再次,是措施价值的最大化。
公开信里,除了永不强迫二选一,还有:被竞对平台封杀的骑手,京东保证足够单量;给骑手对象优先安排工作,提高收入;竞对平台二选一导致订单延迟,超时20分钟以上的免单。
这是一石二鸟的绝妙策略,这些策略,有的是举手之劳,有的是必要投入,如果只是直给,不会掀起什么浪花。但现在这种用法,就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每一个策略都成为对竞对平台的精准打击,和对自己的无形抬高。
也就是说,京东把自己的应对策略价值最大化了,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有必要补充一点,我上面说这些,不是对京东的批评,而恰恰是对京东公关能力的肯定。
《琅琊榜》里,在私炮坊爆炸后,梅长苏要靖王故意把借帐篷和棉被给灾民的事搞大,靖王觉得自己做这些事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但梅长苏说:
若是在做事之前就想好了要给别人看,那是殿下的德行问题;可若是做了好事,最终却无人知晓,那就是苏某这个谋士无用了。
很显然,外卖后起之秀京东,是在打一场舆论战,正需要把自己的每一步的举措都产生舆论效益。
这封公开信,四两拨千斤,百度公关看了都要羡慕不已。
最近,我看到很多人在讨论京东外卖能不能做起来,会不会在抢占市场后变本加厉,这些都需要假以时日才见分晓。
但是,有京东这条鲶鱼出来,搅动一下外卖垄断的局面,带来一些新的变化和可能,不管最后能不能成,我都觉得挺好的。
在前几天曝光的内部讲话中,刘强东说:
我们的算法,我们的技术,我们受到的教育,学的知识,不应该是来压榨这些可怜的开餐厅的老板,不应该来压榨这些外卖员,不应该来去坑蒙拐骗消费者,让消费者吃到那种根本不安全的外卖食品,这都不对的。
如果真能做到刘强东说的这样,我希望京东外卖能做起来,给外卖行业来一次变革。
只是,生意毕竟是生意,靠江湖义气维持不了商业的运转,商家和骑手想赚钱,用户想实惠,平台想盈利,希望刘强东能不忘初心,找出一个行之有效且长期运行的模式。
希望行业巨头之间,能真正良性竞争起来,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The End—
作者:魏春亮
首发:亮见,ID:liangjian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