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爆料:这三种助力糖尿病控糖的物质,快看你有没有“落下”?

悬泉大瀑布 2025-04-18 13:54:5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当前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5.37亿,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患病人数高达1.4亿。在这些患者中,有超过60%的人面临着血糖控制不达标的困境。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最新临床数据显示,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往往缺乏三种关键物质,而这些物质对于血糖稳定具有决定性作用。

糖尿病患者除了依赖常规药物治疗外,补充这三种特定物质,能显著提高控糖效果,减少并发症风险。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本质是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从西医角度看,糖尿病分为1型、2型、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而中医则将其归类为"消渴"范畴,认为与阴虚燥热、气阴两虚有密切关系。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多系统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缩短寿命。

第一种关键物质是镁元素。临床研究发现,约7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镁缺乏。镁作为人体内第四大矿物质元素,参与300多种酶反应,对糖代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镁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受体活性,促进葡萄糖转运和利用。美国糖尿病学会期刊发表的荟萃分析显示,血清镁每增加0.2mmol/L,2型糖尿病风险下降15%。

中国医学科学院发表的一项涉及2,582名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证实,低镁血症患者血糖控制难度更大,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从中医角度看,镁元素属于滋阴潜阳之品,能够平衡阴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阴虚内热状态。富含镁的食物包括全谷物、深绿色蔬菜、坚果类、豆类和深海鱼类。

每日镁摄入量建议在300-350mg,但需注意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谨慎补充,避免镁蓄积。第二种物质是铬元素,它对糖尿病患者的控糖至关重要。

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能力,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约85%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铬缺乏问题。

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多中心研究数据显示,铬补充可使空腹血糖平均降低1.0-1.5mmol/L,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5-0.8%。

从中医理论看,铬元素具有补气养阴特性,符合糖尿病"气阴两虚"的基本病机。临床实践证明,铬元素补充能改善糖尿病患者口渴、多饮、易饥等典型症状。

含铬丰富的食物主要有全麦面包、糙米、黑麦面包、燕麦、牛肉、猪肉、鸡肉、花椰菜等。健康成人每日铬需求量为50-200μg。

糖尿病患者可适当增加至200-1000μg,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过量补充铬可能导致肾脏损伤,因此应遵循"适量原则"。

第三种物质则是维生素D。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对全国23个省市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发现,超过80%的患者存在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这一比例远高于普通人群。

对胰岛β细胞功能保护和胰岛素分泌有直接影响。研究证实,维生素D通过结合胰岛β细胞上的受体,调控钙离子内流,促进胰岛素分泌;同时还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胰岛炎症损伤。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最新指南指出,维持血清25(OH)D水平在30-50ng/ml范围内,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

从中医角度看,维生素D具有"温阳益气"功效,符合中医"阳气充足则生化有源"的理论。临床观察发现,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往往并发症较少,生活质量更高。

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包括阳光照射、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类、蛋黄、奶制品)以及补充剂。对于糖尿病患者,建议每日户外活动至少30分钟,进行适当日光浴。

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一般剂量为800-2000IU/日。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维生素D过量补充可能导致高钙血症,因此补充前最好检测血清维生素D水平,并在医生指导下个体化用药。

针对这三种物质的补充,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少患者存在盲目性。有些患者听说某种保健品对降糖有效,不分剂量大量服用,结果适得其反。

也有患者单纯依赖营养补充而忽视基础降糖治疗。因此,糖尿病患者在补充这些物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评估是否真正缺乏。建议进行相关生化指标检测,明确体内水平后再决定是否需要补充。血清镁<0.75mmol/L、血清铬<0.14μg/L、25(OH)D<20ng/ml,可判断为相应物质缺乏。

其次,补充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营养素的作用是长期、缓慢的,不可期望短期内见效,通常需要3-6个月才能评估效果。

第三,营养素补充不能替代标准降糖治疗。应将其视为辅助手段,与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形成综合管理策略。

最后,个体化是关键。不同患者的病情、并发症、年龄等因素各不相同,补充方案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切勿盲目跟风。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具有明显优势。西医能够通过精准检测和靶向药物迅速控制血糖;而中医则注重整体调理,改善全身功能状态,二者结合往往能取得"1+1>2"的效果。这种结合模式。

在药物选择上,可根据个体情况考虑中西药合理搭配,既利用西药的精准靶向作用,又借助中药的整体调节功能,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镁、铬和维生素D这三种物质对糖尿病患者具有特殊意义。在日常管理中,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补充,同时坚持综合管理策略,才能真正实现理想的血糖控制,预防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糖尿病是一场持久战,只有正确认识、科学应对,才能与疾病和平共处,延长健康寿命。

参考文献:

[1]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2] 王文丛, 郭立新, 李小英, 等. 铬、镁等微量元素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23, 31(2): 119-124.

[3] 徐慧, 纪立农, 翁建平, 等.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糖代谢异常相关性的多中心研究[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4, 40(1): 31-37.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1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