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近年来,食管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持续攀升,尤其在中国,已成为第四大常见恶性肿瘤。在医学界,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被反复证实:

某种被大众忽视的日常习惯,其致癌风险竟是吸烟饮酒的十倍之多!这一"隐形杀手"正在悄然夺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而绝大多数人对此毫不知情。
这个食管癌的"幕后黑手",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烫食"习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长期食用过烫食物(65℃以上)的人群,其罹患食管癌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5-10倍,远超吸烟和饮酒对食管的损伤。
在门诊中,超过70%的食管癌患者都有长期烫食史,这一数据足以令人警醒。食管是连接咽喉与胃的管道,全长约25厘米,内壁由鳞状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对温度极为敏感。
当食物温度超过65℃时,这些细胞会迅速受损。虽然人体具有自我修复能力,但反复灼伤会导致细胞修复过程出错,染色体变异,最终诱发癌变。

从西医角度看,食管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的过程。过烫食物直接接触食管黏膜,引起热损伤,导致黏膜炎症、增生,长期刺激下形成上皮内瘤变和原位癌,最终发展为浸润性癌。
研究表明,食管黏膜受到65℃以上热刺激超过2秒,就会产生明显损伤。中医则认为,食管癌的形成与"胃火上炎"、"阴虚火旺"等因素密切相关。
长期食用过烫食物会损伤脾胃阴液,导致胃火上炎,灼伤食管,形成"灼疮"。《黄帝内经》中就有"热气流于经,血不能荣,则生痿蹙"的记载,指出热邪可导致组织萎缩变性。
现代中医学将食管癌归属于"噎膈"、"反胃"范畴,认为其病机关键在于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和脾胃功能失调。

食管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现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形成了著名的"食管癌高发带"。
这一带从新疆喀什地区,经甘肃、陕西,延伸至河南、山西、河北,一直到山东、江苏北部,恰恰与我国北方人偏爱热食的饮食习惯相吻合。
在这些地区,食管癌发病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3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地区往往还有饮用热茶或热汤的传统,使得食管长期处于高温刺激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65℃以上的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即"很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这一级别与铅化合物、柴油机尾气处于同一水平,足见其危害之大。
除了烫食外,食管癌的其他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过量饮酒、亚硝胺类化合物摄入过多、微量元素缺乏(如锌、硒等)、遗传因素以及慢性食管炎症等。

其中,烟草中的多环芳烃、亚硝胺等致癌物质可直接作用于食管上皮;而酒精则能溶解食管黏膜保护层,增加其对致癌物的敏感性,并在体内代谢为乙醛,进一步损伤DNA。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这也是其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
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偶尔吞咽不适或异物感,患者往往不以为意。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先是干硬食物难以下咽,后逐渐连流质也难以通过。
此时,许多患者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伴随症状还可能包括胸骨后疼痛、声音嘶哑、体重下降和消瘦等。到晚期,可能出现呼吸道感染、食管穿孔、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食管癌一旦确诊,治疗方案通常基于分期和患者整体情况来制定。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等。

早期食管癌(I期)可通过手术获得较好预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然而不幸的是,由于早期诊断率低,约75%的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此时5年生存率骤降至15-25%。
中医在食管癌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尤其在改善症状、减轻副作用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常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等方法。
如半夏厚朴汤可缓解吞咽困难;黄芪、党参等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石见穿、白花蛇舌草等则有一定抗肿瘤效果。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可显著提高疗效,减轻化放疗副作用,延长患者生存期。

预防始终优于治疗,针对食管癌,医生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革除烫食习惯。饮食温度最好控制在56℃以下,这一温度既能保证食物香味,又不会损伤食管。
具体判断方法是:能用嘴唇触碰而不感到灼热的温度才适合食用。热茶、热汤、火锅等食物应稍凉后再食用。
其次,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是食管癌的确定致癌因素,二者联合作用会产生协同效应,大大增加癌变风险。
第三,合理膳食。增加新鲜蔬果摄入,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适量补充锌、硒等微量元素;减少腌制、烟熏、烧烤类食品摄入,避免亚硝胺类化合物过量。

第四,定期筛查。尤其对于高危人群(有家族史、长期烟酒史、慢性食管疾病患者等),建议从40岁开始每2-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对于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筛查。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观察到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家庭饮食习惯的"传染性"。
一个有烫食习惯的家庭,往往会将这一习惯代代相传。有调查显示,父母有烫食习惯的孩子,90%以上会继承这一习惯。
这解释了为何某些家族食管癌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因此,改变饮食习惯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对下一代健康的负责。
食管癌虽然凶险,但并非不可预防。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特别是避免烫食,大多数食管癌是可以预防的。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专家郝希山教授所言:"在食管癌预防中,温度比味道更重要,一口烫食可能埋下一生健康隐患。"
认识到烫食的危害,从现在开始改变,让食管癌远离我们的生活。正如古人所言:"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不亦晚乎?"预防永远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投资。
参考文献:
[1] 林志辉, 陈世元, 郑荣寿, 等. 中国食管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 2023, 45(6): 279-285.
[2] 顾晋, 刘端祺, 张苏展, 等. 热饮对食管上皮细胞DNA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华消化杂志, 2022, 42(3): 168-173.
[3] 王贵齐, 李子禹, 孙燕,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 44(2): 156-164.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