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马秀英,是安徽宿州灵璧县人,祖上原本家境殷实,只是后来家道中落日子逐渐贫穷。马秀英的母亲在生下马秀英不久就去世了,父亲马公一个人抚养孩子,将这个女儿视为掌上明珠,教她读书识字以及诗词书画。
马秀英自幼聪明伶俐,颖悟力很强,她犹爱史书典籍,这样的她注定与一般女子不同。父女二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也其乐融融。
不幸的是马父因杀人避祸需要远走他乡,不得已将女儿秀英托付给生死之交郭子兴。郭子兴不负好友重托将马秀英视如己出。
再后来马秀英的父亲客死他乡,郭子兴可怜这孩子从小就失去双亲便收她为养女。闲暇时就教她研读诗书,又让夫人张氏教她刺绣女红。马秀英聪明灵通,一经指点便能领悟。这让郭子兴夫妇愈发喜欢这个灵巧可爱的女孩。
马秀英逐渐长大,正值豆蔻年华的她出落的亭亭玉立,温婉恬然,端庄秀气,说话不疾不徐从容得体,完全是大家闺秀的风范气质。

郭子兴夫妇将她当做亲生女儿对待,想着给她找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好夫婿,也不辜负了马公的重托。
此时正处于元朝末年,朝廷混乱政治腐败,加上又遇黄河决堤,连年洪水泛滥,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1352年郭子兴在安徽定远自称元帅成为当地首领,率领起义军攻下濠州后。
恰在此时朱元璋前来投奔郭子兴,朱元璋入伍后显示出他的不凡见解,他有勇有谋,处事得当,很快赢得郭子兴的青睐。自此郭子兴如遇重要事情必然跟朱元璋商讨。
通过长时间的了解,郭子兴知道朱元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有胆有识,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于是便把养女马秀英许嫁给了朱元璋。
一个温婉端庄,一个精明能干,马秀英与朱元璋可谓珠联璧合,二人成亲之后生活甜蜜感情融洽。

马秀英不但温婉善良、贤良淑慧,也非常有胆魄,遇事临危不乱、从容镇定,颇具大将风范。
一次陈友谅带领大军兵临城下,很多官员百姓看到敌人来势汹汹仓惶无措正准备逃离。在这紧急关头,马秀英却临危不乱表现的沉着冷静,镇定如常,她把自己的全部财物都拿出来犒赏士兵稳定了军心,因此战争也获得了胜利。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建立大明朝,册封马秀英为皇后。
马皇后虽然贵为一国之母,却不穿奢华之衣,仍就如往常一样勤俭持家、以身作则,穿平常的布衣,衣服经过多次搓洗陈旧的实在不能在穿也不愿换新的。
她对待子女也是非常严格,教导他们要勤劳俭朴,不要贪图享乐更不能无功受禄。

马秀英将后宫打理的井然有序,对待后宫嫔妃关爱有加,众妃嫔非常敬重马皇的为人,她们相处的融洽和睦。
朱元璋性情暴躁动辄就要杀人,每当在朝处理国事遇到意见相左的时候就非常生气,朱元璋回到后宫后余怒未消,马皇后知道后就事论事委婉劝说。
听了马皇后的劝说后朱元璋也就不再生气,因此在马皇后的劝说下很多人免于刑罚。
明初年间有个商人沈万三,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大财主,朱元璋要在南京城的洪武门至水西门之间修筑一段城墙,让他出资修筑,沈万三欣然答应。接着沈万三又要求自己出资犒赏军队,朱元璋生于贫苦之家平生最恨这种豪富之人,于是问他,我有百万军士,你能犒劳过来吗?沈万三不知朱元璋已经发怒,却满不在乎的说可以每人发给一两银子。
他这种标榜富贵的行为激恼了君主,朱元璋要以乱民的罪名杀掉他。马皇后了解后忙劝解道:沈万三虽然富贵但他没有犯法没有谋图造反,杀他不符合法令,还是不杀的好。朱元璋听了马皇后的话,便免了沈万三的死刑把他流放到云南。

朱元璋的义子李文忠守卫严州,遭杨宪诬蔑不遵守法纪,朱元璋听信谗言想召李文忠回来治罪。马秀英听说后劝道:严州外接敌境,不宜更换将领,况且李文忠一直以来对朝廷忠心耿耿,杨宪所告难免是实情。朱元璋听了马皇后的劝解便没有治李文忠的罪。后来李文忠果然为朝廷建立了大功。
3、
每当遇到灾年时,马秀英就率领宫里的人吃粗茶淡饭,为百姓祈福。马秀英心中装着百姓,有次她问朱元璋,如今百姓生活是否安定,而朱元璋直接回她说:这不是你操心的事情。
马秀英却平静的说:陛下是天下人的父亲,我有幸能成为天下人的母亲,孩子安定与否,我怎么可以不问。朱元璋听后非常认可的点点头。

1382年马皇后得了一场重病,群臣请求祈祷祭祀,马皇后却对朱元璋说生死都是命运的安排,祈祷祭祀有什么用处呢!
朱元璋命太医院最好的医生给马皇后诊治,但马皇后不肯服药,她说:医生怎么可能使病重之人活命呢,如果我吃药无效,你就会降罪那些医生,这不等于我害了他们吗。
朱元璋答应她即使是吃了药治不好也不会降罪医生的。但是马后始终不肯用药,于同年去世,享年52岁。
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非常伤心,从此不再立皇后。
马皇后一生为国为他人着想,她的所作所为,赢得了丈夫的尊敬与爱护。对后世影响也极大,是史家公认的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