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九大会议,毛主席临时点名一人参会,他独自霸占一整排座位

雪青爱历史 2025-03-28 14:36:34

参考资料:

1:《凝笔重墨写青史——徐海东在丹凤》

2:《徐海东:一个共产党员不为党工作,是耻辱》

毛主席主持九大会议召开,可谁也没有想到,身为绝对领袖的他,却被一个人抢了“风头”!

此人不仅姗姗来迟,还一人独占一整排座位,比毛主席的排面还要大!

可奇怪的是,参加大会的代表们,非但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反而对他敬重有加,中央的老同志们纷纷上前问候,甚至就连毛主席,也要让他三分!

这个人是谁呢?他又是何德何能,竟然可以享受如此高级别的待遇呢?

1969年春天,中共九大会议即将在北京召开,而此时,距离上一次八大召开,已经过去了13年之久,早已大大超过五年召开一次的规定。

尽管当时,无论是国内的特殊环境,还是外部的威胁因素,条件都并不足以成熟,可以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但考虑到如火如荼的运动,国内却急需一场这样的大会。

从最初的提议,到最终的落成,中央上下历经数月的筹备,从全国各地选拔了共1512名参会代表,代表全党2200万党员,齐聚北京人民大会堂

4月1日,随着毛主席激情昂扬的开幕词,九大会议正式拉开帷幕!

作为九大会议的主持人,新一届领导机构的主席,毛主席无疑是全场目光的焦点,可谁知,在会议召开期间,却有一位参会代表,比毛主席的排场还要大。

纵观整个大会堂内,每一排都是人头攒动,参会代表坐得满满当当,可唯独主席台的第二排,却被他一个人独自霸占。而相比于其他参会者的正式衣履,这个人的穿着未免太过“随便”,一身便服,围着围巾,还戴着帽子,看起来有些格格不入。

要知道,来到北京参加代表大会,亲眼见到毛主席,这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更何况,那还是主席台区域,如果不是功勋卓越的革命老将,又或是政坛的黑马、新秀,绝对不可能坐上如此有分量的位置。

就在所有人都好奇,这位参会者究竟是什么身份时,毛主席和周总理双双在场内巡视,直至目光落在这个人的身上,这才露出了会心一笑

原来,这个享受如此大排场的参会者,不是别人,正是徐海东将军

作为共和国的十大开国大将之一,徐海东在革命时期立下赫赫战功,参加九大代表会议,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就在大会召开前一天,毛主席审阅主席团名单时,这才惊讶的发现,上面怎么没有徐海东的名字?随后,他立即叫来周总理,点名一定要徐海东到场参会。

为此,周总理连夜紧急召开会议,传达毛主席的指示,而直至大会召开的当天中午,徐海东本人才收到通知。得知是毛主席亲自点名,徐海东唰的一下流下了眼泪,直言自己就算是死,也要去到现场。

要知道,革命年代的功臣比比皆是,可为什么只有他,能够获得毛主席的青睐的关照,甚至大会召开在即。

但说什么都要加上他的名字呢?而他明明也是革命元老,为什么最初会被排除在会议名单之外呢?

同样是开国大将,可徐海东这个名字,相比于排名第一的粟裕,排在后面的黄克诚、陈赓,他的名字,似乎并没有那么为人所熟知。

可他却是中国革命史上,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一个人,甚至还被毛主席盛赞,对中国革命有大功。

1935年红军长征,红二十五军是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可中央军抵达陕北后已是劳顿不堪,毛主席给红十五军团团长徐海东写了一封信“海东同志:你好!因部队过冬吃、穿出现困难,特向你借款两千五百元。”

得知毛主席和中央红军有难,徐海东二话没说,直接送去五千块大洋,而这一份恩情,让毛主席记了一辈子

徐海东从北伐到抗日,打仗10年,9次负伤,他的每条腿、每只胳膊,他的胸口、肩膀、屁股全部都有伤,全身上下留下17个窟窿,8次穿膛而过。

尽管满身伤病,可他一直坚持在战场一线,直至1939年,在一次战斗总结会上,他突然晕倒在地,不久后又吐血晕倒,年仅40岁的他,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战场,几十年来都以病床为伴。

虽然没有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但毛主席却一直没有忘记他,1955年全军大授衔,徐海东自觉惭愧,请求不评衔,可毛主席却亲自点名,他一定要评大将,而是仅次于粟裕,排在第二。

1969年,九大会议召开时,徐海东并没有收到通知,一方面由于他已经被很多人遗忘,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是特殊时期,但毛主席却依然没有忘记他。大会召开前一天,临时下达通知,让徐海东参加会议

得知主席亲自点名,徐海东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他激动地说:“主席提我名,身体再不行,就是死,我也要去。”

就这样,徐海东如期出现在九大开幕式上,并且会议期间当选中央委员。他坐着轮椅,身着便服、围着围巾、戴着帽子,一人独自霸占一整排座位,因为座位特殊,十分引人瞩目!

毛主席在世时,常常惦记徐海东,而如今,两位革命家已经离开人世,但中国的人民,会世世代代永远怀念他们。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