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途中离奇一幕,数百名战士消失60多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雪青爱历史 2025-03-21 14:16:55

参考资料:

1:《红色血脉,一直在这片热土传承》中国军网

2:《铭记红军壮举 传承坚定信仰》光明网

3:《整理1200余万字,还原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壮》中国日报网

1934年,红军长征途中发生了一件“怪事”,400多名战士集体失踪,长达60多年真相不明!

有人说他们叛逃投敌,有人说他们被敌人所杀,可奇怪的是,组织上苦苦寻觅多年,既无战报记载,也未见降敌记录,始终都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一整个团的红军战士,就这样神秘地从历史长河中销声匿迹。

直至60多年后,一个偶然的发现,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团,可真相却出乎了所有人意料,当年,红军战士们不是战死,更不是叛敌,竟然是自杀!

2001年,党史研究者杨又铸,在查阅红六军团战史时,发现了这段充满蹊跷的记载,红六军团第52团,整整数百名战士,当年在贵州困牛山地区神秘失踪,可奇怪的是,六十多年时间过去,竟然一直没有任何下落和结果。他深受震撼和好奇,于是决定开始调查真相。

从第一次步行到困牛山,进行田野调查,到亲自到访困牛山,走遍村子的每个角落,在过去二十多年时间里,他走访了困牛山周边10多个村庄,采访了100多名目击者及关联人,目击者都已80多岁高龄,可遗憾的是,能确认身份的红军幸存者,已经全部离世。由于年代久远,关键证据缺失,这项调查一度陷入僵局。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桩历史调查又会不了了之的时候,一个男人突然站出来语出惊人,他不仅表示自己知晓全部真相,还说红军当年是跳崖自杀!

因为他的父亲,正是当年吹响跳崖冲锋号的红军战士,红六军团18师52团司号员陈世荣!

也正是这位知情人的出现,再次重新点燃了杨又铸调查真相的希望,也让这桩尘封了60多年,一直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终于渐渐浮出水面。

2022年,杨又铸见到了幸存者陈世荣的后代,通过他的描述得知,陈世荣当年只有17岁,因为身体瘦小,跳下去后被藤缠住捡回一条命,后来有幸被当地人收留救治,留在当地定居娶妻生子。

要知道,红18师52团的战士们,平均年龄不到20岁,但战斗力却极强。在反“围剿”中,他们屡立战功,部队行军过程中,屡做后卫,阻击敌人,开国将军萧克都称赞他们为“湘鄂赣久经战斗的部队”

红军战士有组织有信仰,在战斗中更是敢打敢拼,怎么可能会做出自杀的行为?

可当得知当年事件的前因后果,所有人都沉默了!

困牛山,地处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的一个少数民族村落,因山势蜿蜒,绝壁陡峭,即便是在这里放牛,无需看管,牛也走不出去,这个村子也因此而得名。

然而,这个村子困住的,不仅仅是牛,还有红军战士的数百条生命!

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开始长征。红六军团9000余人作为先遣部队,率先踏上征程。在转战赣、湘、桂、黔四省后,红六军团在贵州石阡县陷入国民党24个团的包围中。

为拖住敌人,掩护主力,红52团在困牛山地区与敌人开展激烈枪战。经过数日激战,原本800多人的队伍只剩下一半。

面对敌军的疯狂进攻,红军战士们边打边退,最终被逼到了悬崖边。就在这时,敌军竟然挟持当地百姓作为“挡箭牌”,逼迫红军开枪,可我军战士永远不会伤害老百姓。

前面是百姓,后面是悬崖,走投无路之际,红军突然吹响了军号,只不过这一次,吹响军号不是为冲锋,而是为牺牲。

连长高喊了一声:把枪甩下河去一起跳崖,我们不能落在敌人手里!

所有人都知道,这座悬崖很深,跳下去必死无疑,但剩下的红军战士们还是毅然决然折断枪支,集体纵身跳下20多米高的悬崖。

吹响司号员的陈世荣,当年只有17岁,由于身体瘦小,跳下去后被藤缠住捡回一条命,留在当地娶妻生子。

"红军打枪打得很高,不乱打,不打百姓。"一位目睹这一幕的老人这样回忆。陈世荣生前也经常和家里人说:"我们四百多人,全被打垮,但宁死不当俘虏,宁死不伤百姓。"

党史研究者杨又铸,在追寻史实的这路上奔波了21年,走遍了困牛山的每个角落,然而,由于困牛山的红军战士绝大多数已经牺牲,史料记载很少。

直至找到陈世荣的儿子,这才终于揭开了这桩长达六十多年的未解之谜!

如今,困牛山村的村民们过上了安宁的生活,但他们始终无法忘记,当年为保护百姓而牺牲的红军战士们。而这段悲壮的历史,也成为了红军长征精神的重要见证。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