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最近中美博弈的升温,军工和自主可控成为昨天A股市场表现最为亮眼的方向。
就军工而言,最近行业催化事件不断,包括:据上证报报道,产业链调研显示,今年以来多家军工上市公司发布订单合同公告,表明行业正逐步回暖,并且春节前各军工集团均表示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布局年,全年科研生产任务相较过去两年显著增长。此外,欧盟特别峰会召开在即,以加强欧洲的防务能力,让欧洲变得更加强大、更加自主、更有能力保卫自身成为大会主题之一。
结合基本面前景,锐叔就今天来聊一下板块处于相对低位的军工。
近年来,我国军费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国防预算由2019年的1.21万亿增至2024年的1.69万亿元,但是2023年和2024年军工行业受到人事调整等影响业绩表现不佳,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明显提升,企业经营现金流净额也出现大幅下滑,这表明产业链现金流传导不佳。不过,类比“十三五”末军工行业整体呈现加速发展态势,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军队人事问题或有望得到解决,届时积压已久的订单将快速落地,军工企业收入、利润将实现快速增长,现金流也将实现大幅改善。拉长时间看,锚定“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全面练兵备战”这一总目标不变,装备总量发展空间仍很大,军工产业发展确定性高。
就资本市场而言,“十四五”期间军工板块的表现也或可类比“十三五”。在“十三五”期间,2016年-2018年是军改,这三年中证军工指数年涨跌幅则相应分别为-23.8%、-18.4%、-27.2%。与之类似的是,在“十三五”期间,2022年-2024年受到人事调整影响装备发展不及预期,2022年-2023年中证军工指数年涨跌幅则相应分别为-25.7%、-11.0%;在“十三五”期间,2019年-2020年进入军工交付大年,这两年中证军工指数年涨跌幅则相应分别为22.0%、67.9%。2025年若按照上述预期,即军队人事问题或有望得到解决,届时积压已久的订单将快速落地,那么就可相应的合理推断中证军工指数有望迎来反转,也意味着当前或处于逢低布局期。
在布局方向上,关注歼-35 产业链科研转批生产,坚持弹药消耗是军工板块未来投资最大的弹性方向:1)传统优势主赛道聚焦空军;2)新兴成长赛道紧盯重点型号科研转批生产,关注航天防务装备景气反转;3)国企改革主题超前布局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