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相关政策调整,有望重振通信设备出海需求!

锐叔论 2025-04-22 05:22:58

在上周五的盘面上,5G/6G概念的表现最为活跃,其中6G概念板块指数涨超3%,5G概念板块内则高达17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而这一表现的背后,与消息面上的一个催化有关:4月17日,德国《经济周刊》等媒体称,正在组建新政府的德国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党制定的联盟协议中4月9日版本明确要求关键基础设施必须采用"可信国家"零部件(暗指排除中国),但在4月10日修订版中删除地域限制,仅要求"可信组件",且未点名任何企业。德国新政府联盟协议删除针对华为的“可信国家”限制条款,转而采用“可信技术标准”,标志着欧洲在5G/6G技术博弈中出现重要政策转向。就该事件的影响而言:

短期来看,协议删除“可信国家”条款后,华为或可继续参与德国5G网络建设,还可能在6G研发中获得更多机会。德国也有望成为欧洲示范市场,其政策调整可能推动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跟进松绑。若欧洲市场逐步开放,华为5G设备海外订单有望回升,将助推华为通信产业链快速发展。

长期来看,德国的改变可能为中国厂商更多的参与欧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能。此外,6G在技术研发上和国际合作上稳步推进,有望加速产业落地。4月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表示工信部指导成立了IMT-2030(6G)推进组,凝聚合力推进6G创新,发布《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等50余项研究成果,组织对通感一体化、无线AI等6G关键技术开展测试验证,加速技术成熟。同时,进一步深化与欧盟、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在6G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欧洲的 5G 覆盖率最高,占人口的72%,但是农村覆盖率相对较低,仅46%,仍然有建设空间。此外,2023年9月德国电信宣布在商用的3.6GHz频谱基础上,叠加400MHz 6GHz频谱,实现了超过12Gbps的下行峰值速率,事实上开启了5G-A网络建设,从而意味着较大的潜在相关需求。如果德国能够按照修订版执行并带动欧盟其他国家跟进,将为中国厂商带来出海需求重振的机遇。

至于6G,国内进展较快,并在技术领域,在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和国际合作上均取得显著成就:标准制定方面,2023年我国发布《6G网络架构展望》、《6G无线系统设计原则和典型特征》等核心方案,彰显了我国在6G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上的决心。ITU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初,中国在6G相关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量上位居全球前列,占比超过48%,远超美国的35.2%和日本的9.9%,确立了中国在6G领域的话语权。

技术研发方面,4月紫金山实验室构建了全球首个6G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实现了较5G提升10倍以上的极致连接能力和高精度目标感知新能力;电子科技大学研发的80Gbps太赫兹系统已在成都大运会实现无压缩8K视频传输,验证了高频段在赛事直播、工业检测等场景的可行性;中科院空天院研发的超宽带太赫兹偏振调制器,实现90%带宽内的偏振态动态调控,显著提升信号抗干扰能力,为太赫兹通信的实用化奠定基础。

国际合作与应用拓展方面,我国正在加强与欧洲、亚洲等地区在6G技术研发和应用场景探索上的交流,推动全球6G技术的共同发展,构建6G时代的全球通信新秩序。

综上所述,国内技术的发展和出海需求重振共同利好移动通信产业链,相关机会值得关注。

0 阅读:3

锐叔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