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量”后会有新“地价”吗?

锐叔论 2025-04-22 05:23:00

上周的A股市场有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重要权重指数一旦在盘中处于调整态势,临近收盘或盘中就总会看到以沪深300ETF为代表的部分ETF出现成交量的突然迅速放大,并最终使得沪深300和三大指数基本收复失地或者录得微幅上涨。上周五的盘口也是如此,大盘在午后一度跌超0.5%的情况下,再次迎来一波快速拉升,并最终基本上以平盘报收。不过,成交量继续明显萎缩,两市成交额合计创9.24行情爆发以来的“地量”,反映交易情绪达到9.24以来最低谷。而按照以往A股市场规律,“地量”之后还有“地价”。那么,上周五出现的新“地量”,是否意味着短期内还有新“地价”呢?

锐叔以为,此次“地量”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大盘及A股市场整体后续还有一个明显的“二次探底”过程,从而破掉4月7日的低点,主要源于上周五早评中提到的管理层维护稳定市场因素。4月7日,中央汇金、中国诚通和中国国新先后发布公告称增持ETF,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4月8日,中央汇金公司首次明确自身担任资本市场“国家队”和类“平准基金”的角色,表示将继续增持ETF。央行也表示“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性。与之相应的是,从4月7日开始,部分ETF交易开始明显放量,而据相关券商研报统计,近两周相关ETF产品资金净流入规模超过2000亿元。

此前,源于本轮对等关税落地后产生超预期负向冲击,A股市场理应先会有个明显的调整过程,然后视月底重要会议上国内对冲政策落地和中美关税博弈的进一步变化再作评估。现在,由于“国家队”“真金白银”的呵护,A股市场没有按照上述逻辑来运行,而是呈现涨不上去也跌不下来的类“平准”式走势。而且,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4月18日召开的国常会强调,要持续稳定股市,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之前重要会议对于股市、楼市的提法是“稳住楼市股市”,但此次国常会的提法是股市在前、楼市在后,这一位置的变化也意味着,在当前关税博升级之后,股市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开始高于楼市,因此预计后续一段时间“国家队”仍将坚定地肩负起类“平准基金”的重任,从而让A股市场“二次探底”的系统性风险明显降低。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关税博弈已开始出现一些对中方有利的积极信号。在上周四的早评中,锐叔曾提到,接下来的6月份,美国将有6.5万亿美元的巨额美债到期,届时需要发行更高利率的美债来置换这批即将到期的低利率美债,美方面对谁来接盘这个问题可谓“压力山大”,而且高额关税势必导致其消耗完之前的囤货后国内通胀飙升,这些意味着美方将是更着急的一方。而在最新消息面上也开始验证这一判断。据央视网报道,当地时间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对中美达成协议有信心。特朗普说:“我认为我们会与中国达成协议……大概在接下来的三到四周内,事情应该能全部搞定。”锐叔认为,中美关税博弈上出现的对中方有利的积极信号,也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从而也有助于减小A股市场“二次探底”的系统性风险。

不过,A股市场“二次探底”的系统性风险明显降低,并不意味着后续没有小幅回撤的可能以及结构性风险的消失。由于4月下旬是上市公司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披露的最高峰时段,部分上市公司仍有可能会在股价上,因为业绩大幅下修或业绩验证不如预期而面临较大压力,这也是尽管有“国家队”的精心呵护,但交易情绪仍持续走低、市场明显缺乏上涨动能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锐叔仍维持自己在上周五早评中的判断,即:当前市场“下有支撑、上缺动力”的状况仍有望延续,对应的走势应该是区间震荡为主,短线节奏上则有可能先抑后扬。同时,市场结构性风险和结构性机会并存,配置上可以防御性较强的红利资产作为底仓,适当博弈有政策对冲预期的内需相关板块。拉长时间来看,A股市场中长期“慢牛”能否形成,将取决于基本面条件能否得到满足,及稳增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提振效果是否开始明确显现。而基于前述分析,建议轻仓者暂时以观望为主,但遇大幅急跌可适当加仓;重仓者则可逢高适当控制一下仓位。

0 阅读:0

锐叔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