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外部关税压力冲击外需的背景下,启动内需消费成为稳定中国经济的必然选择。而基于这一逻辑,内需相关板块依然是昨天市场的主要热点,具体来看,除了消费类品种继续轮动外,昨天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地产链了。地产链中,房产服务、装饰建材、房地产开发分别位列二级行业指数涨幅榜的第二名至第四名。
昨天地产链亮眼表现的背后,也有两个消息面的催化:一是4月15日,高层在北京调研时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着力推动“好房子”建设,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二是4月16日,据微信公众号“青岛住房和城乡建设”消息,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新政提出,发放多子女家庭购房补贴。具有青岛市户籍的二孩、三孩家庭,于2025年4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期间在我市购买新建商品房的,给予二孩家庭5万元、三孩家庭10万元购房补贴,购房补贴以货币形式发放。
锐叔在4月9日的早评中就曾提到过,其实,房地产也是内需支柱之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大消费范畴,如在3月16日中办、国办联合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住房需求就被列入“大宗消费升级”范畴。事实上,地产自身稳定对内需影响显著,而房价企稳对居民财富效应的预期改善将利好其他消费,是“稳内需”的关键。24年“926”政治局会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总体要求,“稳地产”政策思路连贯,其重要性在当前经济周期仍在持续提升。
从近期房地产行业基本面来看,去年四季度以来地产“止跌企稳”成效初显,但今年一季度仍面临边际波动,因此在当前外部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政策仍具备提前发力的必要,不排除后续国内通过降准降息和产业政策等来对冲外部压力。4月6日人民日报在《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增强有效应对美关税冲击的信心》中也曾提到,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房地产作为资金蓄水池有望受益,房贷利率或进一步下降,降低购房和持有成本。此外,后续还有核心城市限购仍有进一步松绑空间、进一步下调公积金利率、进一步打通收储及城改等政策堵点等举措也值得期待。
再回顾以往出口承压时期的地产演绎,在2008-2009、2015-2016、2019-2020、2022-2023等时期出口承压,从“房贷利率/一般贷款利率”角度观察的产业政策都有宽松,前三次地产量价也有不同程度的正面反应,但第四次对应的居民杠杆和产业周期等背景与历史差异较大,产业政策也主要聚焦防风险,地产量价并未有趋势性起色。因此,就这一角度来讲,一方面,地产基本面的修复还需要产业政策的进一步助力;另一方面,若后续政策在供需两端持续发力,地产基本面将存在从量变走向质变机会。
综上所述,在扩内需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焦点之时,叠加4月底重要会议“政策窗口期”临近,作为内需支柱之一房地产及地产链相关情绪有望持续升温,可适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