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越来越美

鹿鸣新闻 2025-04-08 09:21:18

■ 王海洋

有一个地方,在人们心中始终是美丽的、可爱的,那就是家乡。

我的家乡是豫南一个小县,古称吴房,现在叫遂平。家乡有山有水有平原,南北通达,民风淳朴。遂平遂平,万事顺遂,天下太平,家乡的名字听起来就很美。

千年古县留佳话

遂平作为县名,已经有1200多年了。

遂平古称房,早在上古时期,我们的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关于“房”的名称来源,一个说法是这个地方,正对应天上的28星宿的房星,所以称房;还有个说法是因为当地有一上古女娲庙,称为“房”,所以称房。

尧生十子。大儿子生下时全身通红,名为朱。尧死后把帝位禅让给舜。舜封朱于丹水,又名丹朱。丹朱从小聪慧,爱好围棋,为天下第一棋手。后改封丹朱为房,丹朱的儿子陵,称“房陵”。帝尧世孙,得邑为姓,所以丹朱是房姓的始祖,遂平因此成为房姓的发源地,所谓“七刘八张十二王,天下无二房”。2013年,全球房姓人来到遂平,共同祭拜他们的祖先丹朱。

沧海桑田,历史更替。春秋战国时,房被楚占领,房人南迁,即为今天湖北的房县。公元前505年,夫概趁吴王阖闾外出打仗发动政变,吴王阖闾不得不回兵平叛。夫概兵败逃往楚。楚王封夫概于房,始称吴房。西汉初年,始置吴房县。

唐朝末年,吴元济拥兵自重,在蔡州反叛朝廷。李愬临危受命,率领军队从吴房的文城栅出发,冒雪对叛军发动突然袭击,剿灭了叛乱。这个历史事件被司马光记录在《资治通鉴》中,收录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李愬雪夜入蔡州,平定吴元济叛乱,维护了国家尊严和统一。公元817年,唐宪宗听到平定叛乱,龙心大悦,敕改吴房为“遂平”,寓意是万事顺遂,天下太平。

美丽传说忠孝地

遂平是个忠孝之地,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董卓生性凶残,大逆不道,犯上作乱,废汉献帝,挟天子以令天下。文武百官敢怒不敢言。吴房人伍孚,为了维护正义,捍卫大汉江山,挺身而出。位卑不敢忘忧国,伍孚虽然是一个中层官员,面对强大邪恶人物董卓,敢于以身犯险,刺杀董卓。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他大无畏的精神却彪炳史册。

王祥卧冰的故事也发生在遂平县。王祥祖籍山东临沂,他的父亲王融为了躲避战乱,定居吴房。小王庄至今有王祥墓、王祥庙。庙里有两块石碑,一块碑上没有文字只有雕刻的图画:一只鹤叼着一条鱼,旁边站着一个戴高帽的人,寓意是王祥卧冰求鲤,上天感动,派仙鹤叼一个鱼送给王祥。另一块碑是民国三年(1914年)所立,根据碑文内容来看,在立碑时的一百多年前,也就是距今二百多年前,这个地方就已经建有王祥庙了。

王祥从小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对父母十分孝顺。更难能可贵的是,继母对他百般刁难,甚至欲加害于他,他仍然孝敬如初。继母患病,茶饭不思,想喝鲜鱼汤。此时正值寒冬腊月,天寒地冻,王祥为了让继母喝上鱼汤,来到村前封冻的河面上,脱下衣服用自己的身体去化冰求鱼。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上天派神仙下凡,从河里跳出两个鲜活的大鲤鱼送给他。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后来成为中华传统二十四孝之一。

忠孝,成为遂平人民的精神魂灵和核心价值观,支撑着遂平人民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直到永远。

开拓创新遂平人

自从遂平大地有了先民以后,这块宝地就赋予了遂平人精神和灵魂,勤劳善良,忠孝爱国,开拓创新,敢为人先。

尧帝创围棋教会丹朱,丹朱发扬光大。丹朱的棋艺大为长进,成为天下第一棋手。遂平也成为围棋的发源地。

大家都知道《渔舟唱晚》这个古筝名曲,作者魏子猷,是遂平县阳丰乡吏部张村人,他家村南不远就是汝河。汝河滋养了他,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魏子猷从小喜欢乐曲,遍寻老师,拜师学艺,吸取百家之长。

1925年他辞官回乡。一天傍晚,他坐在汝河岸边,看到水面开阔,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河滩上的沙子在夕阳照耀下金光闪闪。打渔人摇着渔舟,唱着小曲,披着晚霞,满载而归。他灵机一动,迅速把这一幅美丽的画面谱成曲子,这就是后来闻名天下的《渔舟唱晚》。

遂平县城南8里,有一个村庄叫潘庄,出了一位了不起的遂平人,他就是现代豫剧之父、豫剧改革家樊粹庭。樊粹庭从小喜欢豫剧,在开封上学期间,就跟着戏班学戏唱戏。毕业后,到河南省教育厅任社会教育推广部主任。为了豫剧,他不惜辞去公职,组建了豫剧团,全身心地投入到豫剧事业当中,为此他的老父亲与他断绝了父子关系。抗战期间,他带领狮吼剧团,收留培养了一批流浪街头的孤儿,演出了许多宣传抗战的剧目。是他把豫剧从地摊戏搬上了舞台;是他把豫剧从口口相传,变成了有固定剧本的现代戏剧。他一生创作、改编了50多部戏,被称为豫剧大师。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遂平人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焕发出千年未有之热情,释放出极大的创造力,于1958年4月20日成立了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是遂平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的探索,它的首创精神是不可磨灭的。如今嵖岈山人民公社旧址,已经被国务院定为国家保护单位,供人们瞻仰、追思。

1975年8月,特大暴雨致使汝河上游板桥水库溃坝,地处下游的遂平大地一片汪洋,给遂平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遂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化悲痛为力量,不等不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造就了遂平人民的抗洪精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精神凝聚力量,只要有了精神,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住前进的步伐。

美丽山水甲天下

遂平美,美在山;山是名山,嵖岈山。

这是一座神奇的山,独特的山,又名嵯峨山、玲珑山。“嵖岈”二字,在新华字典中专指遂平的嵖岈山。嵖岈山怪石林立,号称“江北石林”。嵖,在当地方言中,就是胡乱摆放的意思,就是说嵖岈山是一个不规则的山。嵖岈山名字独特,山势奇特,好像是伏牛山挺起的一个坚硬的尾巴,又像是中原大地上的一颗美人痣。

嵖岈山形成于40亿年前,周围的山都是以土覆面,以柔示人,而嵖岈山是以石面世,展示出她的坚硬、倔强和不屈。她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她虽然没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黄山之壮丽,但她是秀奇的、独特的。登临嵖岈山,可以让你一日看尽长安花,不至于过度劳累,不至于胆战心惊。就好像邻家小妹,清纯漂亮,可爱可亲。可远观,可近看,可慢慢登临,细细品味。

嵖岈山象形石密布,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有“天下第一石猴”“八戒醉酒”“海豚望月”“母子石”,等等,简直就是一个“动物王国”。

这是一座英雄的山。唐末的黄巢、王仙芝,明末的李自成,清末的捻军,都曾在此安营扎寨。20世纪40年代,著名爱国人士魏朗斋在山下开办职业学校,教育救国,教化民风。著名学者范文澜曾在此讲学,刘少奇从延安去往竹沟途中,也在此作短暂停留。1944年底、1945年初,日寇纠集上千人,两次偷袭嵖岈山。共产党领导的地下抗日武装,充分利用嵖岈山地形地势,奋勇抗击,粉碎了日寇妄图消灭我抗日力量的企图,留下一段英勇抗战的传奇佳话。

如今的嵖岈山,是5A级景区、国家级文明景区。景区内设施越来越完备,游乐项目越来越多。每年来嵖岈山的游客络绎不绝,成为天中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一张闪亮的名片。遂平美,美在水,水是汝河水。那一湾河水滋润着遂平大地,养育了遂平人民。汝水汤汤,蜿蜒从县城流过,好像一条玉带环绕遂平县城。过去,汝河在遂平的历史上十年九涝,给两岸人民造成了不少灾害。

如今,遂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水润城,努力做好水文章,唱响水乐章,精心打造江北水乡,建成了汝河公园、玉湖公园。公园里亭台楼榭,奇石花草。人们迎着朝霞,踏着夕阳,在公园里,或歌唱,或跳舞,或健身,不亦乐乎。

那一湾清水,是上天赐给遂平人民的琼浆玉液,为遂平人民送来吉祥和安康。

独特的山水,美丽的传说,养育了遂平人民。如今的遂平人民正在书写新的华章,创造新的辉煌。我们有理由相信,家乡遂平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0 阅读:0

鹿鸣新闻

简介:秉持专业新闻理念,报告时代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