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叔叔自从年轻的时候就体格很好,平常都很少感冒生病,药总共也没吃过几次。他平常生活习惯很好,不吸烟不喝酒,而且还每年都参加单位的体检,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
去年从单位退休后,闲不住的他还又找了一份儿工作。不过,此前他总是觉得胃不舒服,就自行买了胃药服用,吃了一段时间效果不见好,便到了医院就诊排查,结果显示胃癌中期。
自认为一直生活习惯很健康的赵叔叔,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会被胃癌盯上。
医生提醒,中老年人作为癌症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被癌症盯上的风险会越来越高,一定要提高警惕!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4年全国癌症报告》显示,我国2022年一年新发癌症人数高达482.47万,平均每天约有1.3万多人确诊癌症。
从癌症发病率的年龄分布来看,从35-39岁年龄组开始,癌症发病率明显上升,在80-84岁时达到峰值。
从癌症患病人数的年龄分布来看,男性在65~69岁这个阶段的患癌人数最多,而女性则是50-54岁,都是刚好在退休年龄,为什么老年人一到退休就确诊癌症呢?
江西省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医科徐文强医生刊文介绍,老年人患癌离不开以下三大因素:
首先,致癌因子长期累积,80%的癌症病因都来自于外界致癌因素的积累,人一生中会接触各种致癌因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致癌因子累积变多,患癌几率就越大,比如长期吸烟、吸厨房油烟的人,患肺癌的概率比普通人会更高。
其次,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也会增加癌症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免疫功能会不断下降,对一些突变细胞的清除能力也会下降,这些突变细胞发生癌变的几率更高。
最后,癌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开始接触致癌物到最后患癌,可能需要十年甚至四十年的时间,癌症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年龄较大的老年人是癌症的高发人群。
如今虽然生活水平得以提升,但人们面临的压力更大,癌症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很多谈癌色变,担心被癌症盯上,如果50岁前没得过或者控制好这些疾病,或许能降低未来的患癌风险!
1、代谢性疾病
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高发,这些代谢性疾病与多种癌症相关。肥胖会导致人体激素失衡,增加胰腺癌、乳腺癌风险,血糖过高可能会损害血管,增加患癌风险,因此要积极控制代谢性疾病。
2、慢性炎症
研究发现有20%的癌症患者有慢性炎症的背景,长期慢性炎症会损害人体细胞,增加基因突变风险,甚至诱发癌变。比如慢性胃炎拖着不治可能会发展成胃癌、慢性结直肠炎会增加肠癌风险,慢性肝炎可能演变成肝癌等。
3、慢性病毒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增加胃癌风险,乙肝病毒持续感染可能会增加肝癌风险。对于病毒感染,要积极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患癌风险。
4、免疫相关疾病
免疫功能异常,会增加患癌风险,比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或增加肠癌风险。患有免疫相关疾病的人群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定期检测,以降低相关癌症几率。
都说病从口入,有些经常出现在餐桌上的食物,可能暗藏致癌隐患,尽量要少吃!
1、土榨花生油
很多人觉得土榨花生油更天然健康,但很多小作坊的土榨花生油都未经过精炼处理,可能会滋生黄曲霉毒素。经常食用黄曲霉毒素超标的土榨花生油,可能会增加肝癌风险。
2、槟榔
不少人都有嚼槟榔的习惯,但槟榔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一类致癌物。研究发现食用槟榔的人群中,各种原因致死占比14.1%,癌症致死占比24.2%。长期嚼槟榔可能会增加口腔癌风险,口腔癌五年生存率只有30%—50%。
3、酒精
我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很多生意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喜欢喝酒的人很多。但酒精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了一类致癌物,长期喝酒会增加食管癌、肝癌、乳腺癌、肠癌、喉癌等多种癌症风险。
4、鱼生
南方很多朋友喜欢吃鱼生、醉蟹等食物,但要小心这些食物含有华支睾吸虫等寄生虫,食用后可能会增加肝吸虫的感染率。
5、中式咸鱼
中式咸鱼制作时需要用大量盐分腌制,腌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摄入人体后可能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进而增加致癌风险。
致癌因素的积累、免疫功能的下降等,导致中老年人成为了癌症的高危人群。中老年人一定要关注健康,久治不愈的症状要及时就诊排查。平常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尽量远离致癌物。
参考资料:
[1] 《为什么有些人刚退休就患癌?退休后重点防好这些癌!》.河南省胸科医院体检中心.2023年11月24日
[2] 《退休老人癌症易高发,原因无非这3点......》.江西省人民医院.2024年7月5日
[3] 《这 5 种藏在家里的致癌物,很多人天天接触却不知道!快看你中招没?》.科普中国.2025年4月16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